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56 篇 期刊文献
  • 379 篇 会议
  • 6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专利
  • 2 篇 成果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1,14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34 篇 工学
    • 398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9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4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34 篇 光学工程
    • 12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0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5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64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63 篇 软件工程
    • 48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47 篇 电气工程
    • 37 篇 机械工程
    • 15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矿业工程
    • 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8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7 篇 农业工程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公安技术
  • 158 篇 军事学
    • 131 篇 军队指挥学
    • 27 篇 军制学
    • 21 篇 战术学
    • 5 篇 军事训练学
  • 123 篇 理学
    • 49 篇 系统科学
    • 35 篇 物理学
    • 34 篇 数学
  • 47 篇 管理学
    • 4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艺术学
    • 7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5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74 篇 正交频分复用
  • 48 篇 光通信
  • 46 篇 水声通信
  • 19 篇 无线通信
  • 18 篇 信道估计
  • 16 篇 ofdm
  • 16 篇 电力线载波通信
  • 13 篇 电力线载波
  • 12 篇 资源分配
  • 11 篇 峰均功率比
  • 11 篇 多输入多输出
  • 10 篇 电力载波
  • 10 篇 同步
  • 10 篇 载波同步
  • 10 篇 fpga
  • 10 篇 可见光通信
  • 9 篇 无线传感器网络
  • 9 篇 光纤通信
  • 9 篇 通信技术
  • 9 篇 单载波频域均衡

机构

  • 79 篇 重庆邮电大学
  • 57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50 篇 解放军理工大学
  • 46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38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3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2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29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3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23 篇 东南大学
  • 23 篇 通信指挥学院
  • 22 篇 空军工程大学
  • 21 篇 西安通信学院
  • 20 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18 篇 通信工程学院
  • 17 篇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
  • 17 篇 上海大学
  • 16 篇 吉林大学
  • 15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4 篇 清华大学

作者

  • 25 篇 张天骐
  • 13 篇 乔钢
  • 12 篇 李广侠
  • 10 篇 王相海
  • 10 篇 殷敬伟
  • 10 篇 孙小菡
  • 9 篇 余建军
  • 9 篇 张大明
  • 8 篇 邱昆
  • 8 篇 刘凇佐
  • 8 篇 柯熙政
  • 8 篇 王安帮
  • 8 篇 赵知劲
  • 7 篇 韩笑
  • 7 篇 王云才
  • 7 篇 马璐
  • 7 篇 程恩
  • 7 篇 张静
  • 6 篇 卢嘉
  • 6 篇 肖江南

语言

  • 1,14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通信工程学院载波通信教研室!南京210016"
1147 条 记 录,以下是791-800 订阅
排序:
一种竞争型的临近空间通信网多址接入协议仿真
收藏 引用
电讯技术 2010年 第8期50卷 111-115页
作者: 仝亚光 梁俊 朱子行 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 西安710077
为实现移动终端对临近空间物理链路资源的有效共享,提出将基于竞争机制的载波侦听型多址接入协议(CSMA)应用到临近空间通信网中,并采用理论推导和OPNET建模仿真的方法对其吞吐量和时延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常规的用户数量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Turbo码的无线光通信载波误码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10年 第10期30卷 2859-2863页
作者: 陈丹 柯熙政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48
介绍了湍流信道条件下光强闪烁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结合大气信道特点,在不同光强闪烁效应下,对比分析了几种未编码大气激光通信载波系统的误码性能。采用Turbo码性能限分析了基于Turbo编码的无线光通信载波调制系统误码性能,并对T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GNSS卫星信号模拟器码和载波NCO研究与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子测试 2010年 第11期21卷 24-28页
作者: 冀臻 孙运强 姚爱琴 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西太原030051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山西太原030051
NCO是卫星信号模拟器中频信号处理的关键部分。介绍了GNSS卫星信号模拟器码NCO和载波NCO的原理及作用,建立DDS模型,确定基本参数并根据参数设计了码NCO和载波NCO基本结构。给出了码NCO和载波NCO的实现过程,利用verilog在Xilinx’ISE11.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OFDMA的TDM-PONONUs互通系统
收藏 引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第9期38卷 5-9页
作者: 邓磊 张敏明 刘德明 钱银博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4
研究了一种支持多个光网络单元(ONU)之间直接通信的时分无源光网络(TDM-PON)系统.使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技术来传输ONU之间的互通数据,在频谱上区分ONU互通数据和TDM数据以兼容现有TDM-PON系统.根据ONU互通网络架构改进和优化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橘园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节点部署方式下的射频信号传播试验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 2010年 第6期26卷 211-215页
作者: 文韬 洪添胜 李震 黄森 李加念 叶智杰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 广州510642
为解决橘园中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规划和快速部署问题,该文基于无线射频信号的传播特性,研究了橘园中WSN射频信号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试验中选取433MHz载波频率,基于连续无线电波分析了WSN射频信号受植被深度、天线高度和通信距离等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扩展收敛域CORDIC算法的FM信号数字化解调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子技术应用 2010年 第1期36卷 53-56页
作者: 何晓华 谢建精 郭洪志 李式巨 浙江传媒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浙江杭州31001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浙江杭州310018 浙江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27
提出一种新的FM信号数字化解调实现方案。该方案在研究CORDIC算法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对其收敛域范围进行了扩展,能解调调制指数较大的宽带调频信号,适合在软件无线电中的应用。扩展收敛域CORDIC算法模块免去了传统的CORDIC算法中的预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预编码设计的载频间干扰抑制
收藏 引用
通信学报 2010年 第5期31卷 122-127页
作者: 王霞 朱世华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4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71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归一化频偏所引起的载频间干扰(ICI)系数分布特点,设计了一种通用的OFDM预编码传输方案。可将ICI系数更好地集中在较少的子载波位置上,使接收端的干扰矩阵成为稀疏的矩阵,简化信号检测。从理论分析与系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内可见光通信亮度控制方法
收藏 引用
光电子.激光 2011年 第7期22卷 1013-1017页
作者: 张建昆 刘博 杨宇 陈雄斌 陈弘达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3
为了解决内无线可见光通信中照明光源亮度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以脉冲宽度调制(PWM)波形作为载波的编码调制方法,设计了基于该方法的发射器和接收器。PWM波形在逻辑1和逻辑0时的载波占空比相同,频率分别为38 kHz和7 kHz。...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控系统以太网接口技术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微电机 2010年 第12期43卷 58-61页
作者: 丁懋卿 许雄 熊振华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40
以太网用于数控系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实时性问题,而实时性问题主要来源于冲突检测载波监听多点访问(CSMA/CD)机制。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总帧,应用于环型拓扑结构的确定性通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各节点的顺序、分时收发数据,有效地避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BPEL描述的移动工作流的协同机制与实现
基于BPEL描述的移动工作流的协同机制与实现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全国智能信息网络学术会议
作者: 徐光平 张桦 王法玉 薛彦兵 天津市智能软件及其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84 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天津 300384 天津市智能软件及其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84
移动工作流是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研究了移动工作流的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流程中的Web服务接口及其消息驱动的协同机制;流程节点之间的流转体现出复杂的协同关系,利用BPEL重点对逻辑规则和时间规则进行了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