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71 篇 期刊文献
  • 1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71 篇 历史学
    • 335 篇 中国史
    • 41 篇 考古学
    • 36 篇 世界史
  • 124 篇 法学
    • 97 篇 政治学
    • 7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8 篇 社会学
    • 5 篇 法学
    • 5 篇 民族学
  • 40 篇 管理学
    • 20 篇 公共管理
    • 9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5 篇 经济学
    • 25 篇 应用经济学
    • 12 篇 理论经济学
  • 24 篇 哲学
    • 24 篇 哲学
  • 20 篇 工学
    • 8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文学
    • 11 篇 新闻传播学
    • 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6 篇 理学
    • 9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4 篇 地理学
    • 2 篇 生态学
  • 10 篇 教育学
    • 10 篇 教育学
  • 10 篇 医学
    • 9 篇 中医学
  • 8 篇 艺术学
    • 6 篇 美术学
  • 3 篇 军事学
    • 2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2 篇 农学

主题

  • 14 篇 日常生活
  • 14 篇 中国
  • 13 篇 清代
  • 9 篇 日常生活史
  • 9 篇 社会史
  • 7 篇 唐代
  • 7 篇 明清
  • 7 篇 统治思想
  • 7 篇 徽州
  • 7 篇 中共革命
  • 7 篇 宗族
  • 6 篇 社会文化史
  • 6 篇 江南
  • 6 篇 环境史
  • 6 篇 蒋介石
  • 6 篇 近代
  • 6 篇 南开大学
  • 6 篇 商业
  • 5 篇 明代
  • 5 篇 天津

机构

  • 480 篇 南开大学
  • 6 篇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
  • 4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史学会
  • 3 篇 NOT FOUND
  • 2 篇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
  • 2 篇 河北大学
  • 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2 篇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2 篇 山西财经大学
  • 2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2 篇 国际易学联合会
  • 2 篇 长治学院
  • 2 篇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
  • 1 篇 中国生态环境史研...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临沂师范学院
  • 1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作者

  • 57 篇 李金铮
  • 45 篇 常建华
  • 35 篇 余新忠
  • 24 篇 朱彦民
  • 23 篇 侯杰
  • 22 篇 王先明
  • 20 篇 夏炎
  • 17 篇 张分田
  • 17 篇 li jinzheng
  • 15 篇 冯尔康
  • 13 篇 江沛
  • 12 篇 hou jie
  • 12 篇 杜家骥
  • 12 篇 许檀
  • 10 篇 yu xinzhong
  • 10 篇 王跃生
  • 9 篇 张传勇
  • 9 篇 zhu yanmin
  • 9 篇 王利华
  • 9 篇 xia yan

语言

  • 48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489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雍正帝打击太监魏珠原因新探——魏珠其人其事考
收藏 引用
史研究 2013年 第3期 17-26页
作者: 常建华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魏珠大约生活于康熙中期到乾隆中叶,有关他的记载是在康熙五十四五年以后大量出现的,可能这时魏珠担任了总管太监。魏珠因皇帝信任以及担任宫中要职,行为有失约束。雍正帝不喜欢魏珠,寻找借口打击他,魏珠被派往康熙帝景陵,受到看管。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个人·地方·总体史——以晚清法云和尚为个案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史研究 2014年 第3期95卷 92-106页
作者: 余新忠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本文通过晚清时期笔者的一位在京城有一定书法声名的族人(浙江昌化人)法云和尚故事的钩沉,对如何认识民间传说以及如何让微观史和地方史研究走向总体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民间的传说未必全然无据,而正式的文献记载也不见得全然可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朝前期西洋传教士笔下中国人性格与中国政体
收藏 引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5期36卷 14-26页
作者: 冯尔康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清朝前期西洋传教士的书简、著作中,将中国人性格概括为爱钱财、怕皇帝、自负为世界文化中心,并赞颂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及其形成的原因。抱持互鉴的态度,应当承认他们的见识颇有值得称道的成分。但传教士对中国君主集权制政体的赞扬,历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战时国民政府治黄体制的运行及其困境——以黄泛区治黄工程为中心
收藏 引用
近代史研究 2023年 第2期 30-46,M0003页
作者: 张岩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治黄纳入战时运行轨道,专司黄河兴利防患事务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隶属行政院经济部的同时,亦受到第一战区司令部的指挥监督,形成一种双重管隶、三方关联的繁复运作模式。在此治理模式下,泛区治黄工程的运作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儒家愚民思想的经典依据——略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读之争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 2009年 第6期 131-137页
作者: 张分田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儒家愚民思想的经典依据,而一些现代学者却力图借助一种牵强的解读方式予以回护。然而,《论语》词义研究不支持孔子没有愚民思想说,思想体系分析不利于愚民违背孔学宗旨说,儒家文献不支持"不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以新守旧以中化西——近代天津名医丁国瑞的中西医汇通之道
收藏 引用
近代史研究 2022年 第3期 4-21,M0003页
作者: 余新忠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丁国瑞是近代天津地区的名医和社会活动家。作为回族精英和地方名医,学界虽已有不少研究,但未对他讨论甚多的中西医汇通问题给予关注,而且也未能从生命史学的视角去呈现其生命历程和精神世界。丁国瑞以传统文化和中医为本位,批判现实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康熙朝的珐琅器礼物与皇权
收藏 引用
中国史研究 2020年 第3期 160-176页
作者: 常建华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中国画珐琅产生于康熙时期,康熙二十五年(1686)赏赐大臣的内制珐琅日用器物,当是铜胎掐丝珐琅器。康熙朝工匠借鉴西洋方法烧造珐琅彩,康熙五十五年(1716)以降朱批奏折中有关珐琅的记载较多,广州已烧造带有珐琅的时辰表、鼻烟壶等仿西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代的世子长子问题
收藏 引用
史研究 2013年 第4期 120-125页
作者: 杜家骥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清代承袭以前中原汉族王朝之制,将宗室亲王一子封为世子、郡王一子封长子,又曾将世子、长子列入宗室所封的爵等之中,世子列在亲王之下、郡王之上,长子列在郡王之下、贝勒之上。但传统的世子、长子并非爵称,也不是爵位,所以世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拉名下:明代宦官政治权力之传承与派系生成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2015年 第2期 30-41页
作者: 李军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明代宦官间盛行拉名下现象,大珰通过拉名下的手段,与小阉结成情同父子的本管/名下关系。双方关系一经确立,便须各尽义务,尽心维系。本管对于名下,行使家长的抚育、管教之责,并尽力提拔,将其培植成自己在内廷的政治权力接班人。名下对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士习文风:清代的科举考试与移风易俗——以《乾隆中晚期科举考试史料》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史林 2008年 第2期 58-70,189-190页
作者: 常建华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清朝巡抚、学政等官员有整饬士习、振兴文风的职责,皇帝要求他们以奏折报告有关生童岁试、录取举人乡试的情形,乾隆朝奏折保留了这方面的资料。清朝把科举考试中整饬士习、振兴文风作为移风易俗看待,乾隆帝对此尤为强调,旨在将科举考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