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71 篇 期刊文献
  • 1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71 篇 历史学
    • 335 篇 中国史
    • 41 篇 考古学
    • 36 篇 世界史
  • 124 篇 法学
    • 97 篇 政治学
    • 7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8 篇 社会学
    • 5 篇 法学
    • 5 篇 民族学
  • 40 篇 管理学
    • 20 篇 公共管理
    • 9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5 篇 经济学
    • 25 篇 应用经济学
    • 12 篇 理论经济学
  • 24 篇 哲学
    • 24 篇 哲学
  • 20 篇 工学
    • 8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文学
    • 11 篇 新闻传播学
    • 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6 篇 理学
    • 9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4 篇 地理学
    • 2 篇 生态学
  • 10 篇 教育学
    • 10 篇 教育学
  • 10 篇 医学
    • 9 篇 中医学
  • 8 篇 艺术学
    • 6 篇 美术学
  • 3 篇 军事学
    • 2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2 篇 农学

主题

  • 14 篇 日常生活
  • 14 篇 中国
  • 13 篇 清代
  • 9 篇 日常生活史
  • 9 篇 社会史
  • 7 篇 唐代
  • 7 篇 明清
  • 7 篇 统治思想
  • 7 篇 徽州
  • 7 篇 中共革命
  • 7 篇 宗族
  • 6 篇 社会文化史
  • 6 篇 江南
  • 6 篇 环境史
  • 6 篇 蒋介石
  • 6 篇 近代
  • 6 篇 南开大学
  • 6 篇 商业
  • 5 篇 明代
  • 5 篇 天津

机构

  • 480 篇 南开大学
  • 6 篇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
  • 4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史学会
  • 3 篇 NOT FOUND
  • 2 篇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
  • 2 篇 河北大学
  • 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2 篇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2 篇 山西财经大学
  • 2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2 篇 国际易学联合会
  • 2 篇 长治学院
  • 2 篇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
  • 1 篇 中国生态环境史研...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临沂师范学院
  • 1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作者

  • 57 篇 李金铮
  • 45 篇 常建华
  • 35 篇 余新忠
  • 24 篇 朱彦民
  • 23 篇 侯杰
  • 22 篇 王先明
  • 20 篇 夏炎
  • 17 篇 张分田
  • 17 篇 li jinzheng
  • 15 篇 冯尔康
  • 13 篇 江沛
  • 12 篇 hou jie
  • 12 篇 杜家骥
  • 12 篇 许檀
  • 10 篇 yu xinzhong
  • 10 篇 王跃生
  • 9 篇 张传勇
  • 9 篇 zhu yanmin
  • 9 篇 王利华
  • 9 篇 xia yan

语言

  • 48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489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北人”“南物”与唐后期南北问题的重新审视——以南贬北人间的礼物馈赠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4期31卷 115-124,196-197页
作者: 夏炎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唐后期,南贬北人之间存在一种互赠南方物产的风气。在一些独特的南方物产交换行为的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某种南北互动信息。蕲州簟与文石枕的赠送既能够使双方的情感得以交织与升华,更重要的是使南贬北人在自己编织的礼物交换网络中逐渐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代中叶聊城商业规模的估算——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2期30卷 78-85,188-189页
作者: 许檀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商人会馆碑刻是目前所见能够藉以对古代商镇规模进行估算的最好资料。对聊城山陕会馆碑刻资料的考察可见,清代中叶山陕商人在聊城的经营规模增长迅速,乾隆初年仅数十万两,嘉庆时增至一百数十万两;道光年间即便以千分之一的抽厘率从低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以法理天下”的君道理论与隋唐法制的政治特征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2011年 第4期31卷 127-133页
作者: 张分田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政治制度是政治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因而帝制的制度原理和政治特征是研究占统治地位的中国传统理想政治模式理论的重要材料。本文从理念与制度结合的角度,考察"以法理天下"的君道理论与隋唐法制的政治特征。从政治思想研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必须拓展学术视野
收藏 引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2期32卷 25-31页
作者: 张分田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思想"与"政治"都具有现象的弥散性和载体的多样性,而"历史研究"属于问题研究范畴。这就决定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领域相当宽泛,内容十分丰富,视角颇为众多。因此,凡是志在有所创见的研究者,都不应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元江南地区的籍没及其社会影响新探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 2016年 第9期 128-139页
作者: 李治安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元代江南籍没,来自蒙古等北方籍没制随军事征服由北而南的推衍或复活。籍没妻子主要适用于"新附地面"谋逆反叛和妖言惑众等,皇帝亦可随时降旨处罚。包括朱清、张瑄等被籍没妻子沦为官奴,流窜远方,少数或借充怯薛及皇帝特恩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五星聚东井”天象与楚汉变局中的张耳归汉
收藏 引用
中国史研究 2024年 第2期 70-89页
作者: 杨旭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五星聚东井”天象在《史记》《汉书》中被认为是汉朝兴起的象征之一。在中国古代不断有人质疑这一天象的真实性,但限于当时天文学的发展水平而停留在真伪莫究的模糊阶段。现代学者通过科学计算提出了“五星聚东井”出现的可能时间,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省思与超越——近十年来梁启超研究之探讨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 2004年 第3期 112-118,125页
作者: 侯杰 林绪武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梁启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大师 ,梁启超研究史学界长期以来的重点和热点。近十年来 ,梁启超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 ,这主要是由于史观发生了转换 ,从而带来梁启超研究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也与新方法、新视角的采用 ,新理论和范畴的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贩夫走卒与神异高士:明清时期磨镜人诸形象研究
收藏 引用
民俗研究 2020年 第1期 60-69页
作者: 吴琼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磨镜人是一个存在时间比较长的职业,其最早何时产生暂不可考,但至少汉魏时就已经出现。作为诸多行业之一的磨镜匠,其营业方式多为走街串巷摇响器招徕买卖。文献记载中,除了市中贩夫走卒的身份,磨镜人还拥有道教神仙、医家、隐逸高士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根济与近代天津医疗事业考论--兼谈“马大夫”与李中堂“兴医”的诉求歧异与相处之道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 2012年 第3期 195-202页
作者: 余新忠 杨璐玮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马根济是中国近代医学史和天津地方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医学传教士,虽然目前对其已有一些相关的论述,但还存在着一些相互矛盾、似是而非之处。实际上,马根济创设的施医院是一个性质未明、中外合作的慈善机构,流行的所谓中国最早的公立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媒、政争、工商业与五四运动的形成
收藏 引用
中共党史研究 2019年 第9期 52-67页
作者: 江沛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近代传媒业、邮政业兴起,奠定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传播的技术前提;通过传媒技术实现了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信息在欧亚大陆间的传播,新式学堂最为集中的北京,成为近代思潮的集中载体,五四运动应运而生;因时局变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