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沙冬青是一种豆科,常绿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蒙古沙冬青作为沙生植物的一种,有很强抗旱能力。蒙古沙冬青具有很低的蒸腾强度,其蒸腾作用与气孔的活动密切相关。气孔开放过程,保卫细胞质膜上的内向钾离子通道介导钾离子进入保卫细胞。本研究通过观测蒙古沙冬青和拟南芥气孔及保卫细胞原生质体,结果显示,蒙古沙冬青气孔密度明显比拟南芥气孔密度要低;蒙古沙冬青气孔保卫细胞周长是拟南芥的1.7倍;而蒙古沙冬青保卫细胞的体积约是拟南芥的3倍。通过膜片钳技术,记录蒙古沙冬青和拟南芥保卫细胞原生质体内向钾离子通道电流,膜电位为-180 m V时,蒙古沙冬青电流密度明显小于拟南芥。蒙古沙冬青保卫细胞内向钾离子通道转运钾离子的能力比较弱,可推测蒙古沙冬青气孔不易开放。通过比较发现,旱生植物蒙古沙冬青低的气孔密度和保卫细胞弱的转运钾离子能力,是其具有低的蒸腾强度关键。
灵菌红素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红色素的总称,主要由粘质沙雷氏菌产生,通常都有3个吡咯环组成的甲氧基吡咯骨架结构。灵菌红素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抗菌性、抗疟疾等多种生物学活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碳源、氮源、无机盐、表面活性剂、初始p H、培养温度等因素对粘质沙雷氏菌生长量及灵菌红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最佳产灵菌红素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8℃,p H 7.0,培养基中碳源为淀粉,氮源为乙酸铵,无机盐为Fe Cl3,表面活性剂为二甲亚砜(DMSO),在此条件下粘质沙雷氏菌产灵菌红素条件为最佳。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