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4 篇 期刊文献
  • 2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9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4 篇 经济学
    • 152 篇 应用经济学
    • 79 篇 理论经济学
  • 197 篇 管理学
    • 60 篇 工商管理
    • 60 篇 公共管理
    • 5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51 篇 工学
    • 24 篇 城乡规划学
    • 13 篇 农业工程
    • 1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建筑学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7 篇 理学
    • 20 篇 数学
    • 10 篇 生态学
    • 7 篇 地理学
    • 7 篇 大气科学
    • 5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25 篇 农学
    • 2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水产
  • 16 篇 法学
    • 9 篇 政治学
    • 7 篇 社会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4 篇 文学
    • 4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25 篇 粮食安全
  • 23 篇 长江经济带
  • 23 篇 中部地区
  • 23 篇 粮食主产区
  • 13 篇 经济特区
  • 12 篇 中国
  • 12 篇 高质量发展
  • 11 篇 经济增长
  • 9 篇 城镇化
  • 7 篇 影响因素
  • 6 篇 生态足迹
  • 6 篇 指标体系
  • 6 篇 定价
  • 6 篇 生态安全
  • 6 篇 基尼系数
  • 6 篇 长江中游城市群
  • 6 篇 环境规制
  • 6 篇 产业结构
  • 6 篇 全要素生产率
  • 6 篇 空间分异

机构

  • 394 篇 南昌大学
  • 11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8 篇 深圳技术大学
  • 7 篇 江西财经大学
  • 6 篇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
  • 5 篇 南昌航空大学
  • 5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5 篇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
  • 4 篇 景德镇学院
  • 4 篇 江西农业大学
  • 4 篇 重庆大学
  • 4 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 3 篇 上海财经大学
  • 3 篇 湖南科技大学
  • 3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3 篇 太原师范学院
  • 3 篇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 3 篇 吉林大学
  • 3 篇 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62 篇 罗海平
  • 55 篇 王圣云
  • 38 篇 刘耀彬
  • 28 篇 彭迪云
  • 27 篇 傅春
  • 24 篇 liu yaobin
  • 24 篇 wang shengyun
  • 22 篇 彭继增
  • 21 篇 luo haiping
  • 17 篇 温湖炜
  • 12 篇 fu chun
  • 12 篇 姚成胜
  • 11 篇 胡学英
  • 10 篇 潘柳欣
  • 9 篇 金亮
  • 9 篇 peng jizeng
  • 9 篇 wen huwei
  • 9 篇 邵汉华
  • 9 篇 liu yao-bin
  • 9 篇 luo hai-ping

语言

  • 39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39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绿色技术创新对省域减污与降碳协同水平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
收藏 引用
经济地理 2025年 第1期45卷 17-24,35页
作者: 邵汉华 王庆祥 何铿辉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江西南昌330036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江西南昌330036
文章基于2006—2020中国30个省份数据量化评估减污降碳协同水平,通过Dagum基尼系数、空间马尔可夫链等方法分析减污降碳协同水平的时空演变趋势,实证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对减污降碳协同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中国减污降碳协同水平整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及其多尺度效应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25年 第4期 1009-1030页
作者: 王圣云 潘柳欣 王振波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不断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是中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本文融合夜间灯光数据与GDP统计数据构建实际经济指数(GEI),运用泰尔指数、尺度方差模型和空间过滤模型对2000—2020年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字金融、绿色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收藏 引用
当代经济科学 2025年 第2期47卷 97-112页
作者: 彭继增 朱远航 陈腾背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31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330031
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和中低端收入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如何有效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2012—2021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数字金融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粮食主产区政策的粮食生产安全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5年 第1期 1-14页
作者: 何筠 桂俊练 罗海平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昌33003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330031
设立粮食主产区是国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实证检验粮食主产区政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能为粮食政策改革提供一定参考。文章基于1997—2022年全国31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粮食主产区政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粮食主产区政策的粮食安全保障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经济研究 2025年 第2期 79-93页
作者: 何筠 桂俊练 罗海平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昌33003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330031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战略和民生,粮食主产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考察粮食主产区政策对粮食安全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粮食主产区政策的实施有效保障了地区粮食安全;粮食主产区政策的粮食安全保障效应因地理位置、劳动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及其促进策略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5年 第1期35卷 133-143页
作者: 田西 袁可欣 温湖炜 刘耀彬 南昌大学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31 南昌大学流域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31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330031 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江西南昌330013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但动力电池回收的关键技术瓶颈尚未得到有效突破。在此背景下,2018年工信部等7部门出台《关于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推动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体系规范、高效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中的经济效率演进及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17年 第12期72卷 2179-2198页
作者: 李汝资 刘耀彬 谢德金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330031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昌330031
现代经济增长过程表明,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效率演进关系密不可分,具体反映在区域发展的阶段性与异质性上。运用DEA-BCC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中国三次产业静态综合效率与动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部门与区域变动情况,并基于DEA-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畜牧业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及空间分异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7年 第12期33卷 10-19页
作者: 姚成胜 钱双双 毛跃华 李政通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昌大学计量经济研究会
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贡献部门。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法全面测度了2000-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畜牧业碳排放,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将畜牧业碳排放分解为畜牧业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80—2019年中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与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收藏 引用
资源科学 2021年 第6期43卷 1234-1247页
作者: 罗海平 邹楠 胡学英 王圣云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330031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南昌330108
随着全球性极端气候频发,粮食生产安全越来越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实现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意义重大。粮食主产区是粮食安全保障的核心区域,本文应用逐级订正的机制法模型测算了1980—2019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玉米、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区域合作牵引及衰变研究
收藏 引用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3年 第5期29卷 142-150页
作者: 罗海平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330047
通过对中部六省与东部沿海十个省市区位条件、合作牵引力及衰变路径的实证分析,探寻中部各省最优的东部沿海合作省份和合作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立"以开放促进一体化,通过一体化带动发展"的中部和东部合作战略、在中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