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9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5 篇 文学
    • 13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2 篇 法学
    • 12 篇 社会学
  • 11 篇 教育学
    • 11 篇 教育学
  • 7 篇 历史学
    • 7 篇 中国史
    • 3 篇 考古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农学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6 篇 赣语
  • 5 篇 都昌方言
  • 5 篇 实际语音
  • 4 篇 既然
  • 4 篇 文学创作
  • 4 篇 清代书院
  • 4 篇 广丰方言
  • 4 篇 语音
  • 4 篇 比喻词
  • 3 篇 客家话
  • 3 篇 人称代词
  • 3 篇 历史层次
  • 3 篇 徽语
  • 3 篇 篇章功能
  • 3 篇 等韵理论
  • 3 篇 汉语方言
  • 3 篇 词典释义
  • 3 篇 金庸小说
  • 3 篇 比喻关系
  • 3 篇 方言

机构

  • 143 篇 南昌大学
  • 10 篇 河北大学
  • 8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5 篇 NOT FOUND
  • 5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2 篇 江西南昌大学
  • 2 篇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人文学院
  • 1 篇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
  • 1 篇 南昌市社会科学院...
  • 1 篇 北京语言大学
  • 1 篇 美国长滩加州州立...
  • 1 篇 南昌大学中文系南...
  • 1 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
  • 1 篇 南昌县莲塘一中

作者

  • 25 篇 李军
  • 19 篇 卢继芳
  • 18 篇 li jun
  • 17 篇 付欣晴
  • 16 篇 李胜梅
  • 13 篇 程嫩生
  • 12 篇 胡松柏
  • 9 篇 徐采霞
  • 7 篇 li sheng-mei
  • 7 篇 cheng nen-sheng
  • 6 篇 lu jifang
  • 6 篇 xu cai-xia
  • 6 篇 lu ji-fang
  • 6 篇 刘静
  • 5 篇 张静
  • 4 篇 刘小川
  • 4 篇 刘海波
  • 4 篇 陈海燕
  • 4 篇 fu xin-qing
  • 3 篇 hu song-bai

语言

  • 15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异类组配句式“既然p,何况q”的反向显性推断
收藏 引用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46卷 106-114页
作者: 张静 欧阳志风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31
“既然p,何况q”是较为特殊的复句句式,属于“推断+递进”的异类组配。“既然”句与“何况”句原本分属不同的复句类别,但它们都具有推断性的语义,共性的语义促成了接口的产生。在该接口的作用下这两类复句进行了概念整合,重新组配成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固本兴新——战国楚简中的“治邦之道”
收藏 引用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 第1期47卷 61-67页
作者: 高罕钰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31
以湖南、湖北为代表的战国楚地所出土的简帛,简称战国楚简。战国楚简是珍贵可信的同时材料,能够真实反映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面貌。文章以战国楚简材料为中心,对其中有关国家治理理念的“治邦之道”进行梳理,并探讨其对当今社会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抄本《方韵相转谱》的等韵理论及其所记“中州音”
收藏 引用
长江学术 2025年 第1期 99-112页
作者: 李军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31
清抄本《方韵相转谱》以《直图》韵图形式展现“中州音”,以之作为等韵通转的标准,将十四通(即“摄”)各韵母方音通转、古音叶音关系直观地反映出来。《方韵相转谱》虽沿袭了《直图》三十二声母系统,但以直观的方式反映了实际语音的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代书院诗赋教育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14年 第2期34卷 85-93,99页
作者: 程嫩生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处于科举背景下,清代很多书院重视试帖诗与律赋教育。有些书院在从事科考诗赋教育时,还从事其他种类的诗赋教育。清代书院从事各体诗赋教育的意义在于:可使生徒所作的诗赋去俗趋雅,与朝廷推行的清真雅正的衡文准则相符合;可使生徒在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两百年前的宁波方言韵母系统及其演变特征
收藏 引用
古汉语研究 2019年 第2期 18-30,103页
作者: 李军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清代宁波镇海吴善述《二十三母土音表》以韵图的形式、以符号说明的方式,对土音与正音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辨析。论文以韵图列字为基础,通过对相关说明及韵图列字符号进行综合考察,参考作者的另一部稿本韵书《音韵书图》,归纳了《二十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语黎川话的将来时间副词“在来”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22年 第6期 711-716,767页
作者: 付欣晴 刘奕伶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南昌
黎川话副词“在来”是一个以进行体结构形式表达“将来时”语义的单位,它还兼有“预测”情态义,表示对事件将要发生或事态行将进入某情状的推断和预测。将来时间副词“在来”由短语“在+来”语法化而来。“去、到”等趋向动词进入组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江西上犹(清溪)方言的“V-NEG无-NP”正反问句
收藏 引用
方言 2022年 第3期44卷 311-319页
作者: 付欣晴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南昌
江西上犹(清溪)家话的“V-NEG无-NP”式正反问句中的“无”是具有称代性的否定词,功能类同于普通话的“否”。该句式与普通话的“V-否-NP”正反问句形成机制相同:不是“VP-NEG-VP”式正反问句删略的结果,也不是“V-NP-NEG”式正反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江西黎川方言表示复合位移事件结束的“到”
收藏 引用
方言 2024年 第4期46卷 452-459页
作者: 付欣晴 刘奕伶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南昌
江西黎川方言位移动词“到”可关联复合位移事件,表示“(目的)位移事件已然结束且动体离开了位移终点”。“结束”义“到”是在典型结构“到+处所”中,由“到到达+了+处所词+去”演变而来的,演变过程中,转喻(语义引申)和句法省略两种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沙县夏茂方言中古影云以日母今读m声母的现象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20年 第3期 283-286页
作者: 郑君龙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南昌
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沙县属闽语闽中区。夏茂镇是沙县西部重镇,人口有四万之多。夏茂方言内部差异很小,只有镇东部分村落的口音略为不同。夏茂方言与沙县城关方言有较大差别,但由于城关方言的影响,夏茂本地人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古透定母方音看鄱阳湖文化的多元性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 第2期32卷 205-209页
作者: 卢继芳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方言是民俗文化的组成成分,其自身的发展及变异蕴含着历史人文因素。鄱阳湖畔各县市古透定母今读类型中蕴含着多个历史层次,是文化融合吴楚、中原文化并结合自身变异发展的结果。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徙是推动文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