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8 篇 期刊文献
  • 4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6 篇 医学
    • 55 篇 临床医学
    • 2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5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理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11 篇 沙尔威辛
  • 8 篇 肿瘤
  • 8 篇 抗肿瘤作用
  • 7 篇 抑制剂
  • 5 篇 细胞凋亡
  • 4 篇 端粒酶活性
  • 4 篇 抗肿瘤药物
  • 4 篇 分子机制
  • 4 篇 肿瘤转移
  • 4 篇 化合物
  • 4 篇 c-jun
  • 3 篇 mdr-1基因
  • 3 篇 抗肿瘤
  • 3 篇 土槿皮乙酸
  • 3 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3 篇 基因表达
  • 3 篇 预后标志物
  • 3 篇 生物标志物
  • 3 篇 非小细胞肺癌
  • 3 篇 自身抗体

机构

  • 17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
  • 1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
  • 11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
  • 9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 篇 国家癌症中心
  • 6 篇 南华大学
  • 5 篇 肿瘤药理组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 篇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
  • 3 篇 沈阳药科大学
  • 2 篇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
  • 2 篇 深圳大学
  • 1 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
  • 1 篇 岳阳市中心医院
  • 1 篇 肿瘤研究所

作者

  • 62 篇 丁健
  • 20 篇 缪泽鸿
  • 16 篇 林莉萍
  • 12 篇 蒙凌华
  • 11 篇 陈奕
  • 11 篇 韩晓红
  • 10 篇 石远凯
  • 6 篇 章雄文
  • 6 篇 童林江
  • 5 篇 陈勤
  • 4 篇 黄敏
  • 4 篇 杨娜
  • 4 篇 谢华
  • 3 篇 张永炜
  • 3 篇 蒋轶
  • 3 篇 chris liang
  • 3 篇 李美红
  • 3 篇 高茹云
  • 3 篇 萧东
  • 3 篇 张超

语言

  • 8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原创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肿瘤药理组"
88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c-Jun的非转录功能:与ODD结构域结合地阻断缺氧诱导因子HIF-1泛素化降解
c-Jun的非转录功能:与ODD结构域结合地阻断缺氧诱导因子HIF-1泛素...
收藏 引用
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
作者: 于冰 缪泽鸿 蒋轶 李美红 杨娜 李婷 丁健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药理课题组
缺氧诱导因子HIF-1属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其调控的目的基因涉及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肿瘤血管新生、侵袭与转移以及对化疗药物耐药性的产生等广泛的病理生理过程,是重要的抗癌分子靶点,其转录活性调控是研究热点。HIF-1由和亚基成;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Src激酶抑制剂PH006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新型Src激酶抑制剂PH006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
作者: 马金贵 黄河 蒙凌华 柳红 丁健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药理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DDDC药物化学合成研究室
目的:以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药物研发是目前抗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PH006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设计合成的新型选择性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本研究主要探讨了PH006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其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建立的基于酶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上调与雷公藤甲素对人卵巢癌SK-OV-3的细胞毒性作用相关
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上调与雷公藤甲素对人卵巢癌SK-OV-3的细...
收藏 引用
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
作者: 周兆丽 缪泽鸿 于冰 蒋轶 童林江 丁健 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药理课题组
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s,HIFs)是调控织细胞对缺氧适应性反应的转录因子,包括HIF-1、HIF-2、HIF-3;其中HIF-1因普遍表达于各织、调控基因众多而备受关注。HIF-1由、亚基成,亚基为成性表达;而亚基的水平则受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洋来源的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Echinoside A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海洋来源的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Echinoside A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收藏 引用
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
作者: 李明 缪泽鸿 陈志 陈勤 桂敏 林莉萍 孙鹏 易扬华 丁健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药理课题组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海洋药物研究中心
海洋生物中存在大量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特殊的活性物质,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潜在的重要来源备受关注。我们对从海洋黑乳海参中提取分离得到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Echinoside A,本文对其抗肿瘤作用及机制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来源: 评论
雷公藤类化合物的新构效关系及其新衍生物LLDT-67的抗肿瘤作用
雷公藤类化合物的新构效关系及其新衍生物LLDT-67的抗肿瘤作用
收藏 引用
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
作者: 周兆丽 李征 缪泽鸿 林莉萍 童林江 李援朝 丁健 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药物化学合成研究室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药理课题组
雷公藤甲素是来自中药雷公藤的双萜三环氧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其研发一直为人们所关注。2003年,体内可转化成雷公藤甲素的前体药物PG490-88,在欧洲进入I期研究。但是,这一唯一进入临床阶段的雷公藤类化合物(作为抗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同时靶向PI3K/mTOR和微管的双重抑制剂的S9抗肿瘤作用
同时靶向PI3K/mTOR和微管的双重抑制剂的S9抗肿瘤作用
收藏 引用
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
作者: 张超 杨娜 杨春皓 丁华胜 罗成 张余 吴茂江 章雄文 沈旭 蒋华良 蒙凌华 丁健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药理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有机合成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
磷脂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失调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而且,信号通路激活程度也是预后的重要指标,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DAMs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癌症杂志 2008年 第2期18卷 142-146页
作者: 陈勤 蒙凌华 丁健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国家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肿瘤药理组上海201203
ADAMs(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是一类具有多个功能结构域和多种功能的跨膜糖蛋白,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它们在肿瘤中高表达,并且具有与肿瘤发展密切相关的蛋白水解和粘附活性,因此ADAMs可以作为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系统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理科学进展 2007年 第4期38卷 295-300页
作者: 黄敏 缪泽鸿 丁健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肿瘤药理组 上海201203
多种内源或外源因素都能造成细胞基因DNA损伤,细胞内建立了复杂的修复系统来应对不同形式的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作为最严重的损伤形式,主要激活同源重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和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新药杂志 2007年 第13期16卷 990-1000页
作者: 黄敏 丁健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肿瘤药理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肿瘤药理组 上海201203
拓扑异构酶Ⅰ(topoisomeraseⅠ,TopoⅠ)是抗肿瘤研究的重要靶点,以TopoⅠ为靶点的药物在肿瘤化疗中被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使用或处于临床前研究的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主要分为喜树碱类(camptothecin,CPT)和非喜树碱类(non-camptothecin 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ombretastatin A4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新药杂志 2007年 第17期16卷 1336-1341页
作者: 任萱 林莉萍 丁健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药理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药理组 上海201203
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完整的血管系统提供氧气、养料并输送废物,同时提供转移的主要路线,因此肿瘤血管成为肿瘤治疗中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靶点。以往大量的研究集中在抗新生血管生成方面,近年来对于肿瘤血管靶向药物(Vascular targeti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