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机器人引导自发性脑内幕上大量血肿分区微创穿刺抽吸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自发性脑内幕上大量血肿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3例,采用机器人引导分区微创穿刺抽吸手术)与对照组(21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0d病死率、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Barthel指数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P<0.01),30d病死亡率更低,术后6个月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与颅内感染更少,脑积水发生率更低(均P<0.05),术后6个月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住院费用亦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机器人引导分区微创穿刺抽吸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内幕上大量血肿,是一种有效、安全与经济的脑内血肿治疗手段。
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高糖培养条件下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表达的影响,探讨Res减轻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
详细信息
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高糖培养条件下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表达的影响,探讨Res减轻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病变效应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将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给予Res或PTEN抑制剂SF1670预处理后,分别设正常糖组(NG)、正常糖+SF1670组(NS)、高糖组(HG)、高糖+SF1670组(HS)、高糖+不同浓度(5、10、25μmol·L^(-1))Res处理组。采取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E-cadherin、α-SMA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E-cadherin、α-SMA、p-Akt^((Thr308))、collagen Ⅳ蛋白的表达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PTE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NG组相比,HG组PTEN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而α-SMA、p-Akt^((Thr308))、collagenⅣ蛋白表达增多。与HG组相比,随Res剂量增加,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上调,α-SMA、collagen Ⅳ、p-Akt^((Thr308))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调,呈量效依赖性。与NG组相比,NS组无明显差异。与HG组相比,HS组E-cadherin蛋白表达进一步减少,α-SMA、p-Akt^((Thr308))、collagen Ⅳ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多,而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使用PTEN抑制剂后不影响PTEN,但其他蛋白表达变化均与Res处理后的效应相反,且加重了纤维化病变效应,提示SF1670产生作用是通过抑制PTEN,激活Akt,增加collagen Ⅳ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合成,从而促进纤维化。结果表明,Res可拮抗高糖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病变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TEN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