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丁苯酞序贯治疗再灌注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经济性。方法从中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基于1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构建Markov模型,模拟无显著残疾、显著残疾、复发及死亡的动态变化。试验组为再灌注联合丁苯酞序贯治疗,对照组为再灌注联合安慰剂治疗。运用TreeAge Pro 2020软件构建药物经济学模型并模拟分析。结果模型模拟30周期后,试验组的成本和产出分别为294039.09元和4.86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QALYs);对照组的成本和产出分别为269042.84元和4.66 QALYs。相比对照组,试验组的增量成本-效用为126816.55元·QALY^(−1),小于意愿支付阈值。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经济学评价结果稳定。结论对于再灌注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相比于安慰剂,丁苯酞序贯治疗为成本-效用较好的方案。
目的:探讨干扰素喷雾剂早期干预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hasia,BPD)患儿自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出院后2年内因患肺炎再住院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7月至2...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干扰素喷雾剂早期干预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hasia,BPD)患儿自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出院后2年内因患肺炎再住院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胎龄<32周、出院诊断中度BPD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采取干扰素喷雾剂早期干预的22例为观察组,早期干预时机为:(1)密接者出现明显呼吸道症状时;和/或(2)患儿出现咳嗽、鼻塞、咽部充血、发热任意一项时。未予早期干预的24例为对照组。统计2组自NICU出院后2年内因患肺炎再次住院的次数、单次住院时长、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结果:对照组自NICU出院后2年内再次住院次数、单次住院时长、AUD均数分别为(6.13±1.54)次、(7.31±1.52)d、14.26±0.38,观察组再住院次数、单次住院时长、AUD均数分别为(4.00±1.38)次、(6.89±1.30)d、11.61±3.63。2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0、0.029及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度BPD患儿,早期予干扰素喷雾剂干预,能降低因肺炎再次住院次数,缩短单次住院时长,降低AUD,值得临床借鉴。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