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0 篇 期刊文献
  • 26 篇 专利
  • 24 篇 会议
  • 3 件 标准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8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0 篇 理学
    • 137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生物学
  • 12 篇 工学
    • 5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题

  • 15 篇 双偏振雷达
  • 11 篇 台风
  • 8 篇 冰雹
  • 7 篇 数值模拟
  • 7 篇 列车效应
  • 6 篇 暴雨
  • 6 篇 风廓线雷达
  • 5 篇 微物理特征
  • 5 篇 相控阵雷达
  • 5 篇 海雾
  • 5 篇 厦门
  • 5 篇 风场反演
  • 4 篇 质量控制
  • 4 篇 颗粒物污染
  • 4 篇 福建省
  • 3 篇 厦门地区
  • 3 篇 区域传输
  • 3 篇 超级单体
  • 3 篇 强降水
  • 3 篇 评估

机构

  • 80 篇 厦门市气象台
  • 54 篇 海峡气象开放实验...
  • 35 篇 厦门市海峡气象开...
  • 28 篇 福建省灾害天气重...
  • 24 篇 厦门市气象局
  • 20 篇 厦门市气象灾害防...
  • 20 篇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
  • 18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8 篇 厦门市气象局海峡...
  • 10 篇 福建省气象信息中...
  • 10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9 篇 福建省气候中心
  • 8 篇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
  • 8 篇 福建省气象台
  • 7 篇 福建省漳州市气象...
  • 7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6 篇 福建省厦门市气象...
  • 6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6 篇 山东省气象防灾减...
  • 6 篇 厦门市气象服务中...

作者

  • 39 篇 陈德花
  • 34 篇 赵玉春
  • 32 篇 张伟
  • 19 篇 王叶红
  • 19 篇 郑辉
  • 18 篇 潘佳文
  • 18 篇 zhang wei
  • 17 篇 罗昌荣
  • 17 篇 chen dehua
  • 16 篇 zhao yuchun
  • 15 篇 胡雅君
  • 14 篇 吕巧谊
  • 14 篇 蒋永成
  • 14 篇 池艳珍
  • 13 篇 pan jiawen
  • 13 篇 荀爱萍
  • 12 篇 黄惠镕
  • 11 篇 王彦明
  • 11 篇 崔梦雪
  • 10 篇 陈赛

语言

  • 18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
184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基于对流风暴结构的双偏振雷达Z_(DR)柱识别及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3年 第6期81卷 943-957页
作者: 潘佳文 徐鸣一 吴举秀 吴伟杰 郑秀云 彭婕 韩颂雨 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 厦门市气象局厦门361012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北京100081 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气象工程技术中心济南250031 浙江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 杭州310000
双偏振雷达观测到的垂直伸展至环境0℃层之上的柱状差分反射率因子增强区(即Z_(DR)≥1 dB),被称为Z_(DR)柱。Z_(DR)柱可以提供对流风暴上升气流的位置和强度信息,是分析对流风暴演变的有力工具。为了实现对Z_(DR)柱的自动识别并提供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闽西南地区一次高架雷暴中尺度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热带气象学报 2023年 第1期39卷 55-65页
作者: 张伟 陈琳 黄惠镕 黄昕 胡雅君 陈德花 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12 厦门市气象台 福建厦门361012 厦门市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福建厦门361012 翔安区气象局 福建厦门36110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闪电定位仪资料、福建龙岩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20年春季闽西南地区的一次强对流过程。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地面锋线北侧冷区内,属于典型的高架雷暴过程,产生的灾害性天气包括冰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莫兰蒂”台风(1614)登陆阶段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0年 第5期44卷 935-959页
作者: 王叶红 赵玉春 厦门市气象局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 厦门36101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北京100029 福建省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1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 v3.8中的YSU、MYJ、QNSE、ACM2、UW、GBM、Boulac七种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采用高分辨率(1.33 km)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边界层方案对模拟台风"莫兰蒂"(1614)登陆减弱阶段的移动路径、强度、结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AMDAR数据分析厦门、泉州双雷达三维风场反演误差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0年 第4期43卷 699-706页
作者: 张晗昀 罗昌荣 崔梦雪 蚁志鸿 张伟 陈德花 厦门市气象局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12 厦门市气象台 福建厦门361012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运行风险控制部 福建厦门361012
利用2016年全年进出厦门机场和晋江机场航班的AMDAR(Aircraft Meteorological DAta Relay)数据对双雷达反演风场进行检验,分析了厦门、泉州双雷达风场反演的总体误差,研究结果表明:1)验证了双雷达连线附近区域反演风场的平均绝对误差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冰雹大小识别研究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3年 第5期81卷 801-814页
作者: 吴举秀 胡志群 夏凡 潘佳文 山东省气象工程技术中心 济南250031 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济南25003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济南250031 厦门市气象局 厦门361012 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 厦门361012
冰雹大小直接影响到产生灾害的程度,针对冰雹大小识别的需求,基于济南和青岛两部S波段双偏振雷达探测的冰雹统计信息建立数据集,获取小冰雹、大冰雹、特大冰雹的雷达水平反射率因子(ZH)、差分反射率(Z_(DR))和相关系数(CC)的概率分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泰山一次强雹暴微物理特征双偏振雷达和雨滴谱观测分析
收藏 引用
气象 2024年 第9期50卷 1129-1141页
作者: 夏凡 吴举秀 申高航 潘佳文 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济南25003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济南250031 长岛国家气候观象台 山东长岛265800 山东省气象工程技术中心 济南250031 山东省临沂市气象局 临沂276004 厦门市气象局 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12
为了研究雹暴的微物理特征,利用双偏振雷达和雨滴谱仪探测资料,结合粒子相态分类算法,对2020年6月1日发生在泰山的一次降雹天气进行了分析,获得了雹暴云影响泰山站时附近区域雷达参量、水凝物粒子、降水粒子谱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雹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偏振雷达水凝物分类算法优化及在雹暴云的应用分析
收藏 引用
气象 2023年 第11期49卷 1343-1358页
作者: 夏凡 龚佃利 潘佳文 史茜 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济南250031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济南250031 山东省长岛国家气候观象台 长岛265800 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济南250031 厦门市气象局 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12 山东省气象台 济南250031
为提升我国多普勒双偏振雷达水凝物分类的应用水平,在美国强风暴实验室(NSSL)研发的水凝物分类算法(HCA)基础上,通过增加冰雹区与三体散射区水凝物类型的订正识别、选用数值模式温度分析场识别融化层、引入水凝物类型垂直分布限制条件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强降雹超级单体风暴湍流结构的双偏振回波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3年 第1期42卷 139-149页
作者: 吴举秀 魏鸣 刁秀广 潘佳文 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山东济南250031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山东省气象台 山东济南250031 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气象局 福建厦门361012
对流风暴通过湍流实现动量的传输,因此深入认识强对流风暴湍流结构的回波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关注5 m·s^(-1)以上的速度谱宽,对比分析了两次具有不同中气旋强度的强降雹超级单体风暴的湍流强度,揭示了气流结构和湍流增强的关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福建省PM_(2.5)-O_(3)双高特征与天气形势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23年 第8期32卷 1440-1448页
作者: 郑秋萍 李菲 赵芮 蒋冬升 王宏 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12 厦门市气象台 福建厦门361012 福建省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7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07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福建福州350003
为理清福建省天气形势对PM_(2.5)与O_(3)演变的影响,识别二者的不同趋势与特点,揭示双高过程的气象场特征,利用2015-2021年PM_(2.5)与O_(3)连续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合成、天气学诊断等方法,探究PM_(2.5)与O_(3)变化趋势、污染状况及其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雷达风场反演拼图在登陆台风“莫兰蒂”(1614)强降水精细预报中的同化应用试验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19年 第4期77卷 617-644页
作者: 王叶红 赵玉春 罗昌荣 韩颂雨 厦门市气象局 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厦门361012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72 浙江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 杭州310001
利用福建龙岩、漳州、泉州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厦门海沧双偏振雷达探测资料,采用动态地球坐标系下双雷达三维风场反演与拼图技术,基于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及其资料同化系统,对登陆台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