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 篇 期刊文献
  • 1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3 篇 医学
    • 39 篇 口腔医学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 篇 工学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主题

  • 10 篇 牙周炎
  • 3 篇 间充质干细胞
  • 3 篇 牙槽骨
  • 3 篇 口腔医学
  • 2 篇 细胞焦亡
  • 2 篇 牙龈成纤维细胞
  • 2 篇 脂多糖
  • 2 篇 牙周膜
  • 2 篇 干细胞
  • 2 篇 牙周组织再生
  • 2 篇 束缚应激
  • 2 篇 水凝胶
  • 2 篇 非阻生第三磨牙
  • 2 篇 细胞外囊泡
  • 2 篇 磨牙, 第三
  • 2 篇 下颌骨
  • 2 篇 临床决策
  • 2 篇 外泌体
  • 2 篇 骨稳态
  • 2 篇 牙体预备

机构

  • 27 篇 口颌系统重建与再...
  • 17 篇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
  • 3 篇 第四军医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93...
  • 2 篇 口颌系统重建与再...
  • 2 篇 口颌系统重建与再...
  • 1 篇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
  • 1 篇 西安医学院
  • 1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1 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 1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
  • 1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1 篇 空军军医大学
  • 1 篇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
  • 1 篇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1 篇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
  • 1 篇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 1 篇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
  • 1 篇 深圳市口腔医院
  • 1 篇 日本大阪歯科大学

作者

  • 13 篇 陈发明
  • 8 篇 贺小涛
  • 7 篇 李璇
  • 7 篇 陈永进
  • 6 篇 王勤涛
  • 6 篇 于世宾
  • 6 篇 李强
  • 5 篇 何峰
  • 4 篇 张旻
  • 4 篇 邓道坤
  • 4 篇 田义
  • 3 篇 郑晨曦
  • 3 篇 郭艳霞
  • 3 篇 杨平
  • 3 篇 张玖久
  • 3 篇 叶庆元
  • 3 篇 田蓓敏
  • 3 篇 李蕊
  • 3 篇 王垭铮
  • 3 篇 王津津

语言

  • 4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疾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病科"
4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非阻生第三磨牙与邻牙牙周稳态
收藏 引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 第2期59卷 138-144页
作者: 曲红蕾 陈发明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牙周病科 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疾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由于萌出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第三磨牙(M3s)常发生阻生并诱发多种口腔疾病, 可对其相邻的第二磨牙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长期以来, 大量研究聚焦于阻生M3s对邻牙健康的危害, 而对已经萌出的非阻生M3s(N-M3s)关注较少。然而, 越来越多的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牙周微生物稳态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及其治疗前景
收藏 引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 第8期59卷 851-856页
作者: 孔令雯瑶 贺小涛 陈发明 李璇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牙周病科、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疾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西安710032
口腔是人体的第二大微生物库,含700多种微生物。牙周微生物是口腔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牙菌斑生物膜作为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富含多种口腔微生物。牙周组织复杂的解剖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的牙周微生物群丰度。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牙周微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牙周组织再生--当前治疗策略和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 第4期59卷 312-317页
作者: 陈发明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牙周病科、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疾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西安710032
牙周炎所致的牙周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是成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传统牙周治疗虽可控制牙周炎症、延缓或阻止疾病进程,却不能使缺失的牙周组织获得良好的再生。以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牙周骨移植技术为代表的再生治疗策略,虽可有效减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甲氨蝶呤载药囊泡在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 第7期59卷 681-689页
作者: 杨建花 何小宁 刘治 王文哲 李蓓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研室、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疾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西安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西安710032
目的探究甲氨蝶呤载药囊泡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的细胞外囊泡(EVs)。构建甲氨蝶呤(MTX)载药囊泡(MTX-EVs)并通过扫描电镜及动态光散射仪(DLS)对构建的载药囊泡进行形态大小分析,通过蛋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牙周炎症环境中内皮细胞焦亡现象的体内外研究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 第5期59卷 486-495页
作者: 李蕊 王晓雨 叶庆元 王垭铮 张曦戈 葛晓彤 王勤涛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疾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西安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数字化口腔医学中心 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32
目的通过体内外模型观察牙周炎局部组织内皮细胞在炎症环境下是否发生焦亡,为探究牙周炎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牙周病2018年新分类标准收集无全身疾病、牙周健康者及Ⅲ~Ⅳ期C级牙周炎患者的牙龈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牙龈组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单细胞测序分析颌骨和长骨间充质干细胞特性差异
收藏 引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 第3期59卷 247-254页
作者: 王浩 周泽楷 隋秉东 金钫 周峻 郑晨曦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研室、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疾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西安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西安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西安710032
目的研究颌骨和长骨全骨髓细胞组成并比较下颌骨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MSC)与股骨来源间充质干细胞(F-MSC)异质性,探讨不同谱系来源骨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功能特性差异。方法对文献中下颌骨与股骨全骨髓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数据集,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牙龈卟啉单胞菌外膜囊泡携带脂多糖激活Toll样受体2促进破骨细胞分化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 第3期59卷 237-246页
作者: 邹捷康 曹宇蒙 田义 李璇 吴瑞鑫 田蓓敏 孙海花 陈发明 贺小涛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疾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西安710032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安710069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急诊与综合临床科、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疾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西安710032
目的探索牙龈卟啉单胞菌(Pg)来源的外膜囊泡(OMV)对巨噬细胞破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透射电镜和纳米颗粒追踪分析仪对Pg OMV进行鉴定和表征;使用1、3和10 mg/L的Pg OMV处理破骨前体细胞,分别为1、3和10 mg/L OMV处理组,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阻生第三磨牙的“拔”与“留”
收藏 引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 第8期58卷 858-863页
作者: 田蓓敏 陈发明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牙周病科 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疾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非阻生第三磨牙(nonimpactedthirdmolars, N-M3s)是指萌出到达平面且无明显扭转的第三磨牙(thirdmolars, M3s)。虽然口腔医师多认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thirdmolars, I-M3s)应尽早拔除, 但N-M3s的"拔"与"留"却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细胞外基质囊泡模拟物制备及其生物学性能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 第7期59卷 663-671页
作者: 张忻妤 李琳 李思瑶 梁嘉鑫 陈发明 殷园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32
目的探讨运用机械挤压法制备细胞外基质囊泡模拟物的生物学性能及其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细胞活性和成骨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制备PDLSC来源细胞外基质囊泡,机械挤压法制备亲本细胞来源囊泡模拟物;将获取的天然细胞外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间充质凝聚指导牙发育与再生的理论与实践
收藏 引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 第5期59卷 418-425页
作者: 隋秉东 金岩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组织工程研发中心 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疾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西安
间充质干细胞在基因以及微环境的时空调控下可自发聚集形成致密化区域, 这一现象称为间充质凝聚。间充质凝聚是跨物种保守的发育事件, 对启动牙及全身器官的形态发生至关重要。间充质干细胞在培养中也具有自组装聚集能力, 利用此特性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