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85 篇 期刊文献
  • 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9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1 篇 法学
    • 157 篇 法学
    • 53 篇 公安学
    • 3 篇 社会学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17 篇 工学
    • 94 篇 公安技术
    • 1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05 篇 医学
    • 8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0 篇 临床医学
    • 5 篇 特种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6 篇 理学
    • 15 篇 化学
    • 2 篇 生物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农学

主题

  • 44 篇 法医临床学
  • 32 篇 司法鉴定
  • 28 篇 法医学
  • 27 篇 法医病理学
  • 12 篇 法庭科学
  • 11 篇 事实认定
  • 10 篇 综述
  • 9 篇 损伤程度
  • 9 篇 鉴定意见
  • 7 篇 证据法
  • 7 篇 技术标准
  • 7 篇 法医遗传学
  • 6 篇 医疗纠纷
  • 6 篇 标准化
  • 6 篇 证据
  • 6 篇 死亡时间
  • 5 篇 短串联重复序列
  • 5 篇 庭审实质化
  • 5 篇 视野
  • 5 篇 医疗损害鉴定

机构

  • 230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113 篇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
  • 57 篇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
  • 23 篇 “2011计划”司法文...
  • 18 篇 2011计划司法文明...
  • 18 篇 "2011计划"司法文...
  • 9 篇 中国政法大学吉林...
  • 7 篇 西北政法大学
  • 7 篇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
  • 6 篇 上海市现场物证重...
  • 5 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5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3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3 篇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
  • 3 篇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
  • 3 篇 吉林中正司法鉴定...
  • 3 篇 陕西省西安市公安...
  • 3 篇 西北大学
  • 3 篇 南阳师范学院
  • 2 篇 美国加州大学

作者

  • 85 篇 王旭
  • 60 篇 wang xu
  • 40 篇 杨天潼
  • 38 篇 刘鑫
  • 34 篇 张海东
  • 31 篇 liu xin
  • 26 篇 yang tiantong
  • 26 篇 于天水
  • 24 篇 项剑
  • 24 篇 张保生
  • 22 篇 于丽丽
  • 21 篇 郭兆明
  • 21 篇 郝红霞
  • 18 篇 狄胜利
  • 17 篇 赵东
  • 16 篇 刘冉
  • 16 篇 xiang jian
  • 16 篇 hao hongxia
  • 16 篇 朱海标
  • 15 篇 zhao dong

语言

  • 29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9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缺血性心脏病死后生化标志物检验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刑事技术 2025年
作者: 王天琦 马星宇 潘颖 赵东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心源性猝死案例在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常见,而因缺乏特异性病理形态学改变的早期缺血性心脏病导致的死亡,是法医病理鉴定中的难点。死后生化检验可为辅助诊断死因鉴定提供客观依据。研究证实,心源性猝死的死后生化标志物,如NT-proBN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动驾驶治理的中国路径——《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的背景与创新
收藏 引用
数字法治 2025年 第1期 120-132页
作者: 赵精武 郑志峰 郑飞 陈吉栋 张建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 西南政法大学科技法学研究院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同济大学法学院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随着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自动驾驶汽车的功能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武汉市“萝卜快跑”等自动驾驶汽车的试点实践如火如荼,不仅引发对技术应用是否安全可靠的热议,还引发自动驾驶在遭遇紧急情况时究竟如何作出利害选择等科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芴酮衍生物在有机光电领域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分析试验 2025年 第3期44卷 450-461页
作者: 刘向 吕书音 刘倩云 丁晖 杜宪超 邱东方 郝红霞 袁茂森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南阳473061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 杨陵712100
有机光电材料是一类具有光电活性的有机材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及科学研究。开发设计新型有机光电活性材料,制备高效光电器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工作。芴酮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光电材料,具有廉价易得和易于修饰等特点。芴酮分子平面刚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毒驾”案件中质谱证据的采集及应用
收藏 引用
质谱学报 2015年 第2期36卷 141-147页
作者: 王元凤 闫惠 杜然 刘建伟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0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100025
吸毒后驾驶(简称"毒驾")案件中,科学证据的检验方法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以及案件公平公正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微量陈旧血样中安非他明类毒品为分析目标,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正离子化学电离-串联质谱(GC/PCI-MS/M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JNK信号通路在氧化应激诱导的小鼠施万细胞自噬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2年 第3期38卷 471-478页
作者: 张晓莉 裴雨洋 于天水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8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在氧化应激(OS)诱导的施万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小鼠坐骨神经施万细胞,利用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建立施万细胞OS模型,并对已经OS的小鼠施万细胞施加JNK抑制剂SP60012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分析试验 2021年 第9期40卷 1100-1108页
作者: 何宁 王玲 郝红霞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100088
实时、原位的现场检测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化学分析工作的速度与效率,特别是在环境损害应急事故、军事化学毒物威胁、刑事侦查鉴定取证等紧急情形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受控实验室之外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事实认定及其在法律推理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浙江社会科学 2019年 第6期 25-42,155,156页
作者: 张保生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法律推理包括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两个阶段,但在学术研究中一直存在着热衷于探究法律适用中的实质推理问题,忽视事实认定及其作用的倾向。事实认定是运用证据推理寻求事实真相的过程,主要任务是为法律推理提供小前提。法律适用则是根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子证据真实性的三个层面--以刑事诉讼为例的分析
收藏 引用
法学研究 2018年 第4期40卷 121-138页
作者: 褚福民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电子证据真实性的三个层面是指电子证据载体的真实性、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和电子证据内容的真实性。从电子证据真实性的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有关电子证据真实性的规则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真实性审查规则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以审判为中心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收藏 引用
比较法研究 2019年 第1期33卷 41-54页
作者: 褚福民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从以审判为中心的视角审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监察机关调查活动中的刑事调查分,与刑事诉讼程序具有密切联系,为以审判为中心的视角分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供了正当性基础。从以审判为中心证据规则方面的要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法学与历史学事实认定方法的比较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1期70卷 1-12页
作者: 张保生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在事实认定或知识获取问题上,历史学和法学都属于证据科学的研究领域,二者拥有共同的研究对象,运用大致相同的证据推理方法,遵循着事实认定的一般规律,并面临着同样的科技挑战。同时,在事实认定的目的、时限与结果等方面,法官和历史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