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e,MMN)在评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器质性(脑外伤)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被鉴定人35名(病例组),年龄、性别构成比、文化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24名(正常对照组)。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进行评估,完成事件相关电位检查。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名被鉴定人和24名正常对照完成研究。病例组的ADL及SDSS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例组Fz、FCz、Cz和Pz的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5)。病例组Fz、FCz、Cz和Pz的潜伏期与ADL及SD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以ADL评分,SDSS评分,Fz、FCz、Cz和Pz的潜伏期和波幅为协变量,是否患有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为因变量,可以较好地拟合得到方程。结论MMN的潜伏期可以作为潜在评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程度的指标,即MMN潜伏期越长,提示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症状可能更为严重。联合运用ADL、SDSS和MMN可以作为初步判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客观指标。
目的研究不同眼球运动参数在识别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在图片填充测验过程中合作与不合作的准确性差异。方法收集进行精神伤残程度评定的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40例,以韦氏智力测验中“图片填充”的21张图片作为刺激图片,根据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及鉴定专家意见分为合作组与不合作组,通过SMI眼动追踪系统获取研究对象在完成21张图片填充过程中的眼球运动参数,利用ROC曲线评估眼球运动参数在识别颅脑外伤患者在精神伤残程度评定中合作与不合作的准确程度。结果就整个图片填充测验过程而言,眨眼次数、注视次数、瞳孔直径、眼跳次数、眼跳潜伏期、眼跳平均加速度、眼跳平均纵向速度、眼跳峰值纵向速度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大于0.5,其中眨眼次数的AUC值为0.645,优于其他眼球运动参数。具体到单个刺激图片,眨眼次数在特定刺激图片下的AUC值可大于0.8,瞳孔X轴直径的AUC值可大于0.7。结论眼球运动参数识别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合作与不合作的准确程度与刺激图片有关,眨眼次数分辨合作与不合作的准确性要优于其他眼球运动参数。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