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 篇 法学
    • 12 篇 政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4 篇 协商治理
  • 4 篇 协商民主
  • 3 篇 中国式民主
  • 2 篇 全过程人民民主
  • 2 篇 基层治理
  • 1 篇 嵌入型治理
  • 1 篇 责任型民主
  • 1 篇 南宋
  • 1 篇 人的解放
  • 1 篇 注意力分配
  • 1 篇 制度建设
  • 1 篇 概念建构
  • 1 篇 金国
  • 1 篇 国家—社会关系
  • 1 篇 自我革命
  • 1 篇 党建引领
  • 1 篇 人民政协
  • 1 篇 “名”
  • 1 篇 村规民约
  • 1 篇 民主参与

机构

  • 15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政治学会

作者

  • 9 篇 张力伟
  • 8 篇 zhang liwei
  • 4 篇 马雪松
  • 2 篇 高子涵
  • 2 篇 li yuhan
  • 2 篇 gao zihan
  • 2 篇 ma xuesong
  • 2 篇 李宇晗
  • 1 篇 冯源
  • 1 篇 于海洋
  • 1 篇 张保杰
  • 1 篇 莫凤斌
  • 1 篇 陈虎
  • 1 篇 xiao chuanlong
  • 1 篇 yu haiyang
  • 1 篇 feng yuan
  • 1 篇 肖传龙
  • 1 篇 张贤明
  • 1 篇 zhang xianming
  • 1 篇 zhang baojie

语言

  • 1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名”“实”之辨:协商民主内生性问题探赜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 第03期 164-174+238页
作者: 张力伟 莫凤斌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
协商民主是民主理论谱系中的重要概念,中国与西方都在倡导发展协商民主,但二者之间的概念内涵却不尽相同。中国的协商民主具有内生性特征,从其“名”“实”关系中就可见一斑。西方协商民主中的deliberation强调沟通中的“慎思”,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层矛盾在地化解:历史传统、现实指向与治理价值
收藏 引用
政治学研究 2025年 第1期 135-147,190,191页
作者: 张力伟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130012 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 吉林省长春市130012
以“矛盾不上交”为特色的基层矛盾在地化解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展现了独特价值。基层矛盾在地化解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基层社会自治传统与基层无讼式调解机制,在传统治理和现代治理的通约中塑造了“矛盾不上交”的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字民主视域下人民政协协商治理机制与路径
收藏 引用
理论探讨 2024年 第2期 40-47+2页
作者: 马雪松 陈虎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
人民政协是加强数字民主建设和推动数字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载体,以数字技术赋能人民政协的履职工作,有益于优化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凝聚共识功能,提升人民政协的协商能力与治理水平。数字时代的民主实践与人民政协协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走向日常生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质探源
收藏 引用
社会主义研究 2023年 第2期 103-110页
作者: 张力伟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
日常生活为民主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回归日常生活理解民主,可以从“人”的角度进一步把握民主的价值意蕴。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度嵌入在日常生活之中,打破了民主实践于政治生活场景的局限,找回了民主的参与价值,夯实了“参与”的社会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决策框架如何对外交决策产生影响--基于南宋对金政策的辩论
收藏 引用
国际政治研究 2024年 第4期45卷 86-111,7页
作者: 于海洋 张保杰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130012 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 130012
外交决策理论有关决策框架的研究关注到两个相互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决策框架约束了决策者的认知和选择,另一方面,决策者利用决策框架对决策进行“语义操纵”。但是,既有研究对二者间的互动逻辑,缺乏更进一步的描述。框架垄断现象的剖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置身事内”:理解协商民主的中国逻辑——从历史传统和现代生活的角度看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研究 2024年 第3期 105-115页
作者: 张力伟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130012
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关键在于跳出西方协商民主的既有范式,重新在中国场景中理解协商民主。以“置身事内”的视角,在中国语境的“协商”概念基础上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代生活中剖析协商民主的历史继承和当代实践,为构建社会主义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政治学“制度”概念的本土建构:内在张力、多维特征与基本面向
收藏 引用
学海 2023年 第1期 61-73页
作者: 马雪松 冯源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长春130012 吉林大学廉政研究院 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
概念建构反映了在具体研究理论研究间架设桥梁的学术努力,政治学具有整合“制度”概念多重内涵、实现“制度”概念综合功能的重要潜力。政治学“制度”概念的本土建构在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等多重张力的影响下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定位、体系建构与基本进路
收藏 引用
政治学研究 2023年 第1期 42-50,M0004,M0005页
作者: 张贤明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 吉林省长春市130012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新时代全面发展协商民主,需要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中明晰价值定位、构建完备体系、探索基本进路。就价值定位而言,既要在历史传承和现实需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责任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生性特质
收藏 引用
行政论坛 2024年 第1期31卷 25-33页
作者: 张力伟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130012
领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质,需要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中寻找全过程人民民主得以建构与发展的要素,以突显其内生性。在文化传统、政治保障与实践指向上,全过程人民民主都表现出一种鲜明的内生性责任理念,具体表现在: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嵌入、整合与共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协商治理的三重逻辑
收藏 引用
长白学刊 2023年 第6期 26-33页
作者: 张力伟 高子涵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130012
融合理论与现实,当下党建引领城市基层协商治理呈现出三重逻辑。一是嵌入型治理。党组织以嵌入基层的内在优势,为基层协商治理的多元主体行动结构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二是整合型治理。通过党建引领,基层的碎片化资源能够在党组织的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