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82 篇 期刊文献
  • 1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9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44 篇 哲学
    • 540 篇 哲学
  • 272 篇 法学
    • 20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2 篇 政治学
    • 17 篇 社会学
    • 6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33 篇 文学
    • 17 篇 新闻传播学
    • 1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0 篇 经济学
    • 25 篇 理论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25 篇 历史学
    • 25 篇 世界史
    • 2 篇 中国史
  • 18 篇 管理学
    • 13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7 篇 教育学
    • 15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6 篇 工学
    • 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理学
    • 1 篇 物理学

主题

  • 86 篇 马克思
  • 54 篇 辩证法
  • 49 篇 正义
  • 46 篇 黑格尔
  • 42 篇 平等
  • 39 篇 政治哲学
  • 38 篇 自由
  • 37 篇 《资本论》
  • 28 篇 历史唯物主义
  • 21 篇 分配正义
  • 20 篇 自由主义
  • 20 篇 现代性
  • 20 篇 形而上学
  • 20 篇 罗尔斯
  • 19 篇 政治经济学批判
  • 17 篇 社群主义
  • 16 篇 哲学
  • 16 篇 实践
  • 15 篇 理性
  • 15 篇 道德

机构

  • 780 篇 吉林大学
  • 17 篇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
  • 5 篇 长春工程学院
  • 4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3 篇 黑龙江科技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 3 篇 武汉大学
  • 3 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 2 篇 教育部哲学学科教...
  • 2 篇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
  • 2 篇 通化师范学院
  • 2 篇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 2 篇 吉林省哲学学会
  • 2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2 篇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 2 篇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纽约大学

作者

  • 104 篇 姚大志
  • 90 篇 贺来
  • 47 篇 白刚
  • 40 篇 韩志伟
  • 37 篇 王福生
  • 37 篇 王庆丰
  • 35 篇 张盾
  • 30 篇 he lai
  • 29 篇 yao dazhi
  • 26 篇 孙利天
  • 26 篇 bai gang
  • 21 篇 王立
  • 19 篇 王天成
  • 18 篇 葛宇宁
  • 17 篇 李大强
  • 15 篇 zhang dun
  • 13 篇 李慧娟
  • 13 篇 曲红梅
  • 12 篇 高超
  • 11 篇 漆思

语言

  • 79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796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从政治观念论到社会理论:斯密、康德与黑格尔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2014年 第2期 58-64页
作者: 袁立国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在近代思想史上,亚当·斯密开辟了现代社会理论传统,以一种对市民社会的经验性分析取代了政治观念论的方法,确立了现代政治的核心是市民社会。与此同时,康德在更高的层次上恢复了观念论的超越性,通过把现代市民社会置于历史哲学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得和工资——应得作为分配正义原则的解释性运用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 2018年 第4期 107-114页
作者: 王立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应得正义观作为平等正义观的挑战者和批判者,其思想和地位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平等正义观的批判中,应得无法扮演分配正义原则的角色和功能。应得缺乏制度性的理论要件,它只能作为批判性的道德判断体现在"前制度应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也论分配正义——兼评姚大志教授和段忠桥教授关于正义之争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14年 第10期 22-28页
作者: 王立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无论是对于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哲学研究趋势)还是现实生活(国家和社会要求“公平正义”像阳光一样普照),“正义”在当前中国都的确是一个关键词。如何诊断、理解和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正义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学者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麦金太尔的历史主义:三种不同的版本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 2012年 第2期 132-138页
作者: 姚大志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麦金太尔以历史主义闻名于世,但是为了避免陷入相对主义,他不得不一再修正自己的观点,以致出现了三种不同版本的历史主义:第一种版本的历史主义初现于《德性之后》,第二种版本的历史主义体现在《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而第三种版本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由个性的实现——《资本论》的自由观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2017年 第3期 40-46页
作者: 白刚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资本论》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并否定了资本主义"商品交换"所体现的"形式自由"和资产阶级"财产权"背后所掩盖的"虚假自由",在扬弃这些"自由"所依赖的资本主义私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正义的张力:马克思和罗尔斯之比较
收藏 引用
文史哲 2009年 第4期 130-138页
作者: 姚大志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马克思和罗尔斯在探讨社会政治问题之时有共同的出发点,即现实的社会环境。探讨正义的基准包含两个问题:一是谁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二是他们在哪些方面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马克思和罗尔斯都表达了关于自由和平等的理想,但二者对自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后形而上学视域与教育理念的转换
收藏 引用
学习与实践 2013年 第9期 112-119+2页
作者: 贺来 郭春明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教育问题根本上是人的问题。在我们多年的教育践行过程中,本真的教育始终难以出场,其原因在于形而上学教育理念对学生个体及其鲜活个性的抽离;与之相对,马克思所开启的后形而上学视域能够为教育理念的转换提供重大启示意义。在此基础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三重内涵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 2023年 第10期 1-9页
作者: 白刚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大理论任务和历史使命。面对“两个大局”,建构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必须深刻把握它的三重内涵:其理论内涵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使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拥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哲学研究的主体自觉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 第1期53卷 44-49,175页
作者: 孙利天 高苑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自近代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以来,数代中国哲学家就共有一个理想,即创造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并使中国哲学走向世界进而产生重大的世界影响。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来说,现在需要做的更真实的工作是如何去寻求、建构、凝练当代哲学的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周敦颐“人极”标准思想的哲学意义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 2006年 第6期 36-41页
作者: 张连良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周敦颐以其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三位一体”的哲学立场,提出了“圣人定之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的“人极”标准的思想。这一思想往往被把握为是周敦颐对“人极”标准是什么的直接规定。其实不然。我认为,这不是“人极”标准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