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7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0 篇 文学
    • 47 篇 新闻传播学
    • 2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6 篇 艺术学
    • 1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0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9 篇 管理学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工商管理
  • 8 篇 法学
    • 3 篇 政治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社会学
  • 8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2 篇 世界史
    • 1 篇 考古学
  • 2 篇 工学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主题

  • 6 篇 短视频
  • 3 篇 诗词
  • 2 篇 文艺报刊
  • 2 篇 雷蒙·威廉斯
  • 2 篇 数字人文
  • 2 篇 莫言
  • 2 篇 艺术创作
  • 2 篇 文艺创作
  • 2 篇 互联网
  • 2 篇 经典电影
  • 2 篇 大众文化
  • 2 篇 融媒体
  • 2 篇 新媒体时代
  • 2 篇 华文媒体
  • 2 篇 传播模式
  • 2 篇 《生死疲劳》
  • 2 篇 女性
  • 2 篇 话语
  • 2 篇 媒介化消费
  • 1 篇 徐神翁

机构

  • 94 篇 吉林大学
  • 3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3 篇 山东大学
  • 3 篇 山东理工大学
  • 3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2 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北京语言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上海大学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烟台大学
  • 1 篇 长春理工大学
  • 1 篇 长春光华学院
  • 1 篇 安徽大学
  • 1 篇 广西大学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聊城大学

作者

  • 5 篇 孔朝蓬
  • 4 篇 鞠惠冰
  • 4 篇 王汝蕙
  • 4 篇 焦宝
  • 4 篇 张斯琦
  • 4 篇 任传功
  • 3 篇 刘鸣筝
  • 3 篇 白龙跃
  • 3 篇 jiao bao
  • 3 篇 翟琨
  • 3 篇 彭程
  • 3 篇 林海曦
  • 2 篇 徐正考
  • 2 篇 郁越
  • 2 篇 崔燕
  • 2 篇 韩钰洁
  • 2 篇 孙嘉谣
  • 2 篇 梁德学
  • 2 篇 张沈琦
  • 2 篇 kong zhaopeng

语言

  • 10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传播学院"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莫言《生死疲劳》英译本在美国的译介效果研究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23年 第6期 178-183页
作者: 王汝蕙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
《生死疲劳》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向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致敬的一部长篇巨作,于2006年在国内首次出版发行,并很快被各大出版社多次再版,销量火爆。2008年,美国著名翻译家、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将《生死疲劳》译成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媒介化消费的生成及实践:机制重构与再驯化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4年 第8期46卷 153-160页
作者: 鞠惠冰 白龙跃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
在数字时代的媒介实践范式下,新消费缘何产生、消费实践规则如何重构等成为核心议题。以数字化为表征的深度媒介化社会凸显的媒介“可供性”推动了媒介化消费的生成,与之相对的媒介“可操作性”重塑了媒介化消费的实践规则。媒介化消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后疫情时代中国影院电影的重映现象:文化意义与产业机制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2021年 第12期 77-82页
作者: 孔朝蓬 李忆农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 吉林大学文学院
本文以后疫情时代中国影院电影重映为研究对象,探讨经典重映的价值与意义。从经典重读标准、集体记忆、情感认同等多维视角来看,经典电影重映是一种在开放式历史之维中追寻人类精神与文化延续性的方式。针对后疫情时代中国影院经典电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世纪文学作品中刑事犯罪案例分析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22年 第9期 195-199页
作者: 林海曦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传播学院 吉林大学法学院
新世纪以来,文学作家在考察现实社会基础上,一方面突出法律秩序维护者的英雄形象,另一方面针对社会刑事犯罪事件的增多现状,撰写许多有关刑事犯罪的文学作品。刑事犯罪,即包括侵害人身性杀人、强奸等犯罪,侵害财产类抢劫、盗窃等扰乱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宋代话本小说叙事的媒介特征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17年 第12期 177-182页
作者: 张斯琦 吉林大学文学院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话本文学在宋代崛起,成为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由雅而俗,由起步到渐趋成熟的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由于这种叙事文学样态是在古代历史中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的多样化媒介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其叙事模式势必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媒介印记。对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网络舆论的价值极化:特征、机制与反思
收藏 引用
中国出版 2020年 第12期 14-17页
作者: 杨嘉博 王俊秋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
通过话语分析方法,对围绕特朗普弹劾案的4412条推文进行话语分析,归纳出在当下的网络舆论环境下,价值极化的表达行为的四个主要特征:预设立场的再确认、批评的去语境化、极端的表达方式、对行动的直接指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技术批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强化汉字教学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能
收藏 引用
世界汉语教学 2019年 第2期33卷 155-156页
作者: 徐正考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其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基石是否坚实.所谓“基石”,我们认为非内容莫属,亦即“知识体系”.与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的知识包罗万象,但在构建科学而可行的知识体系时,又必须要从中做出合理的选择并使之系统...
来源: 评论
贾樟柯式现实主义的迭嬗——以英国《视与听》杂志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20年 第11期 181-185页
作者: 王佳怡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
英国《视与听》(Sight and Sound)华语电影批评状况是华语电影海外传播的有力参照。《视与听》作为英语世界最著名的电影研究刊物具有国际化视野,它秉承着加文·兰伯特(Gavin Lambert)、林赛·安德森(Lindsay Anderson)、佩内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漫威电影的艺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要素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22年 第12期 180-184页
作者: 张遥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大众艺术,从诞生之初就具有与其他传统文艺形式不同的商品属性,以艺术创新为基础的市场化特征和经济价值追求成为其生产和传播的重要目的。在新媒体时代,这种艺术生产的文化消费形态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普遍化的市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柯文思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情感叙事建构研究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24年 第12期 188-192页
作者: 孔朝蓬 刘乃千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
一、情感转向与情感叙事学的研究视角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是自身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影响下的结果。在艺术创作中,情感既是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是连接创作者和受众并实现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的纽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