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醋酸镍和葡萄糖溶于水中,与氧化石墨烯(GO)水悬浮液均匀混合,在180℃下水热处理24 h,再在Ar中700℃下炭化3 h,然后在空气中300℃下煅烧3 h得到三维Ni/NiO@C/GN。结果表明,水热处理过程中葡萄糖衍生的炭层将Ni(OH)2完全包裹,并在炭化过程中转化为金属Ni,部分金属Ni在空气中煅烧中被氧化为NiO。当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时,其初始容量为711.6 mA h g^(-1),300次循环后增加到772.1 mA h g^(-1)。作为对比,没有添加GO的材料的初始容量较低,仅为584.7 mA h g^(-1),300次循环后下降到148.8 mA h g^(-1)。这些结果表明炭层可以抑制Ni/NiO纳米颗粒的团聚,有效缓解锂化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抑制循环过程中的电极开裂。GO的加入可形成丰富的导电网络,提高导电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可增加活性位点,有利于电解液快速浸润电极材料。这些因素显著改善了Ni/NiO@C/GN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为了得到适用于高效液相烷基化反应需求的β分子筛材料,通过调变钠/硅摩尔比(简称钠/硅比)条件,水热合成得到不同的β分子筛样品,采用XRD、ICP、FT-IR、TG-DTA、UV-Raman、SEM、N_(2)吸附-脱附、NH_(3)-TPD和^(29)Si、^(27)Al MAS NMR...
详细信息
为了得到适用于高效液相烷基化反应需求的β分子筛材料,通过调变钠/硅摩尔比(简称钠/硅比)条件,水热合成得到不同的β分子筛样品,采用XRD、ICP、FT-IR、TG-DTA、UV-Raman、SEM、N_(2)吸附-脱附、NH_(3)-TPD和^(29)Si、^(27)Al MAS NMR等表征手段对分子筛样品进行分析,考察了不同钠/硅比对产物晶相组成、晶体尺寸、孔结构与酸性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钠合成的产品结晶度较低;而过高的钠/硅比则容易诱导杂相的形成;相对低含量的碱金属钠离子作为助剂,可以充分协同发挥微量L-赖氨酸中活性氨基的络合限域效用,大幅增强模板剂季铵根阳离子在β合成中的结构导向作用,有效促进更多的Si、Al原子进入分子筛骨架,提升晶体结构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并具有高产率、高结晶度和良好分散性等优点。钠/硅比0.02合成的纳米β分子筛具有更高孔体积和多级孔贯通性好的优势,在床层温度为160℃、反应压力为3.5 MPa、质量空速为6.0 h^(-1)、n(苯)/n(乙烯)为3条件下,催化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制乙苯反应,反应时间为12 h时,该H-β催化剂上的乙烯转化率达到82.3%,产物中乙基、乙苯的选择性达到99.9%、73.2%,展现出优异的低温活性和产物选择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