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3 篇 期刊文献
  • 17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4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91 篇 工学
    • 46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8 篇 光学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490 篇 理学
    • 461 篇 化学
    • 27 篇 物理学
    • 7 篇 生物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数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5 篇 医学
    • 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兽医学

主题

  • 64 篇 密度泛函理论
  • 48 篇 电子结构
  • 34 篇 势能面
  • 28 篇 密度泛函
  • 27 篇 从头算
  • 25 篇 反应机理
  • 25 篇 几何构型
  • 25 篇 稳定性
  • 24 篇 量子化学
  • 23 篇 电子光谱
  • 23 篇 激发态
  • 21 篇 耗散粒子动力学
  • 19 篇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9 篇 从头计算
  • 19 篇 结构
  • 17 篇 分子动力学
  • 17 篇 异构体
  • 15 篇 理论研究
  • 14 篇 分子对接
  • 11 篇 电荷转移

机构

  • 517 篇 吉林大学
  • 44 篇 黑龙江大学
  • 30 篇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
  • 24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11 篇 广东工业大学
  • 8 篇 山东大学
  • 8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
  • 7 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
  • 6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
  • 5 篇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
  • 5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5 篇 黑龙江科技学院
  • 4 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
  • 4 篇 延边大学
  • 4 篇 理论化学与计算国...
  • 4 篇 哈尔滨理工大学
  • 4 篇 牡丹江师范学院
  • 4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

作者

  • 112 篇 孙家锺
  • 101 篇 黄旭日
  • 87 篇 封继康
  • 82 篇 张红星
  • 78 篇 孙家钟
  • 74 篇 任爱民
  • 62 篇 sun chia-chung
  • 52 篇 吕中元
  • 47 篇 李泽生
  • 42 篇 李志儒
  • 39 篇 zhang hong-xing
  • 35 篇 吴迪
  • 26 篇 feng ji-kang
  • 26 篇 郑清川
  • 25 篇 潘清江
  • 24 篇 唐敖庆
  • 23 篇 huang xu-ri
  • 23 篇 丁益宏
  • 23 篇 孙延波
  • 21 篇 李莹

语言

  • 548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和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549 条 记 录,以下是201-210 订阅
排序:
用可解的六次势研究9-羟基苯嵌萘酮的基态能级劈裂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2年 第5期23卷 941-943页
作者: 刘海英 丁世良 山东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 济南250100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与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23
质子转移(PT)得到了理论实验方面广泛的研究[1~10], 9-羟基苯嵌萘酮(9-HPO)是一个典型体系. 在荧光光谱中, 观测到氘化的9-HPO的基态能级劈裂, 结合其它光谱和X射线衍射数据, 提出用四次函数V(R)=A(R4-BR2)作为势能函数[1].
来源: 评论
ClO自由基与CN自由基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B辑) 2009年 第11期39卷 1514-1521页
作者: 杨宇红 黄旭日 孙家锺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 长春130023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ClO与CN的双自由基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lO自由基的O原子进攻CN自由基的C原子是主要的进攻方式,并形成了中间体1ClOCN.随后,中间体1发生异构化和分解反应得到热力学上可行的3种产物P4(ClN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含氧有机小分子的内禀特征轮廓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03年 第11期48卷 1148-1151页
作者: 宫利东 赵东霞 杨忠志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借助于电子运动的经典转折点,将量子化学精密从头计算方法和由光电子能谱实验测定的电离能结合起来,定义和计算了分子的内禀特征轮廓。对几个含氧有机小分子的内禀特征轮廓进行了研究,经过大量的计算,绘出它们的三维立体图像。对其中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分子固化分布函数的内禀对称性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B辑) 1993年 第9期23卷 897-904页
作者: 李泽生 肖兴才 孙家钟 唐敖庆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23
本文研究了高分子固化的分布函数,找到了分布函数的内禀对称性,这种对称性揭示了凝胶点前的化学变化和凝胶点后的化学变化有内在联系,即掌握了前者的变化规律,就可以得到后者的变化规律。文中还讨论了这种对称性的重要应用。
来源: 评论
B_nX_n^(0,2-)(X=H,Cl;n=4,6,8,9,10,12)稳定性的从头计算研究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4年 第3期15卷 418-422页
作者: 于微舟 张明瑜 李晓天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用双ζ型收缩高斯基对全卤代硼烷B_nX_n^(0,2-)及相应硼烷B_nX_n^(0,2-)(n=4,6,8,9,10,12)进行了从头计算。讨论中性卤代硼烷稳定存在的原因及B_nCl_n与B_nX_n^(0,2-)稳定性随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的分子调控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2年 第4期50卷 798-804页
作者: 陈弢 刘鸿 吕中元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1
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三嵌段共聚物的链构型对其在本体中自组装行为产生的影响.通过系统调节共聚物的链构型,得到了形态各异的嵌段共聚物相态结构,如规则层状结构、小尺寸相区无规堆积结构以及扭曲阶梯状结构等.为使体系总的自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_6(D_(6h))和P_(12)(D_(6h))的从头算研究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6年 第7期17卷 1112-1115页
作者: 冯健男 黄旭日 李泽生 孙家锺 张刚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利用Gaussian-92从头算程序,在6-31G ̄*基组下优化P_6(D_6h)分子和P_(12)(D_(6h))原子簇,并进行了振动频率的计算.得到2P_6(D_(6h))→P_(12)(D_(6h))总能量的相对值,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价化合物NLi_4^(n+)和OLi_4^(n+)电子结构和性质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8年 第12期19卷 1997-2000页
作者: 郑祥娥 王志中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以6-31G*基组利用HF、MP2和DFT方法优化了超价化合物NLin+4和OLin+4的几何构型.研究结果表明,MP2和DFT法计算出的OLi4分子解离出Li和Li2的反应能与已有的实验值吻合.对于NLi4分子,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N)X2]-(M=Ru,Os;X=S2C6H4,mnt)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年 第11期30卷 2284-2287页
作者: 李明霞 周欣 张红星 付宏刚 孙家锺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3 黑龙江大学功能无机材料化学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80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优化了氮化钌和氮化锇配合物[M(N)X2]-[M=Ru,Os;X=S2C6H4,mnt(maleonitriledithiolate)]的基态几何结构,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采用TD-DFT方法,得到了配合物在CH3CN溶液中的激发态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_f型自由基均聚反应的固化理论(Ⅱ)──凝胶网络的结构参数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8年 第10期19卷 1680-1683页
作者: 王海军 吕中元 黄旭日 李泽生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用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给出Af型自由基均聚反应在不同反应程度时的弹性有效链及悬吊链的链数、链节数和平均链长,也得到了体系的有效交联点数和弹性模量,进而给出弹性有效链的数量和重量分数。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