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37 篇 期刊文献
  • 26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0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23 篇 工学
    • 58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3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0 篇 光学工程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613 篇 理学
    • 569 篇 化学
    • 49 篇 物理学
    • 11 篇 生物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数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23 篇 医学
    • 1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5 篇 临床医学
    • 5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68 篇 密度泛函理论
  • 57 篇 电子结构
  • 34 篇 势能面
  • 28 篇 从头算
  • 28 篇 密度泛函
  • 27 篇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7 篇 反应机理
  • 26 篇 几何构型
  • 26 篇 稳定性
  • 24 篇 量子化学
  • 23 篇 从头计算
  • 23 篇 电子光谱
  • 23 篇 耗散粒子动力学
  • 23 篇 激发态
  • 21 篇 结构
  • 20 篇 分子动力学
  • 18 篇 异构体
  • 16 篇 电荷转移
  • 15 篇 计算机模拟
  • 15 篇 理论研究

机构

  • 653 篇 吉林大学
  • 49 篇 黑龙江大学
  • 34 篇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
  • 27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14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
  • 11 篇 广东工业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
  • 9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
  • 8 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
  • 8 篇 山东大学
  • 7 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
  • 7 篇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
  • 7 篇 吉林化工学院
  • 6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6 篇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
  • 5 篇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
  • 5 篇 长春理工大学
  • 5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5 篇 黑龙江科技学院

作者

  • 118 篇 孙家锺
  • 109 篇 黄旭日
  • 97 篇 封继康
  • 90 篇 吕中元
  • 89 篇 张红星
  • 83 篇 任爱民
  • 82 篇 孙家钟
  • 63 篇 sun chia-chung
  • 52 篇 李泽生
  • 46 篇 李志儒
  • 40 篇 zhang hong-xing
  • 40 篇 吴迪
  • 31 篇 feng ji-kang
  • 29 篇 潘清江
  • 28 篇 唐敖庆
  • 27 篇 郑清川
  • 24 篇 刘靖尧
  • 24 篇 孙延波
  • 23 篇 孙昭艳
  • 23 篇 huang xu-ri

语言

  • 701 篇 中文
  • 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理论化学计算实验室"
705 条 记 录,以下是641-650 订阅
排序:
模板诱导二嵌段共聚物在三维条件下自组装的反向设计
模板诱导二嵌段共聚物在三维条件下自组装的反向设计
收藏 引用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作者: 徐丹 刘鸿 吕中元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们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在三维条件下模板诱导二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成有序结构的反向设计。二嵌段共聚物在受诱导情况下可以形成丰富且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自组装结构,在高科技设备制造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正向设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聚苯乙烯/单链聚苯乙烯交联纳米粒子复合物界面性质的多尺度模拟
聚苯乙烯/单链聚苯乙烯交联纳米粒子复合物界面性质的多尺度模拟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2016年软物质理论计算与模拟会议
作者: 贾祥蒙 钱虎军 吕中元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针对高分子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全原子模型往往受到观测时间和系统大小的限制,而"粗粒化"分子动力学(CGMD)模拟方法可以模拟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然而涉及到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等与原子细节息息相关的过程时则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界面电解质溶液体系分子模拟的算法发展与JEMS软件
界面电解质溶液体系分子模拟的算法发展与JEMS软件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
作者: 潘聪 赵英鹤 胡中汉 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
我们旨在发展对具有二维周期性的电解质溶液界面体系的长程电荷相关作用进行处理的高效、准确的算法。不同于通常情况下三维均相体系的模拟,二维周期性体系在界面法向维度(如z方向)上存在对称性残缺。相关的Ewald2D表达式较常用的Ewald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简述生物体系模拟中静电处理方法的发展和问题
简述生物体系模拟中静电处理方法的发展和问题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第十九分会:化学中的量子与经典动力学
作者: 衣沙沙 潘聪 胡中汉 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
在生物体系的计算机模拟中包含处理大量分子复杂的相互作用。在经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短程的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可以直接计算,但是对于长程的库伦相互作用发展精确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直存在的问题。我们讨论了精确处理静电的三种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纤毛状表面材料疏水性能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纤毛状表面材料疏水性能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作者: 裴汉文 刘鸿 吕中元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纤毛结构表面的疏水特性以及影响疏水性强弱的各项物理因素,如纤毛接枝密度、纤毛长度等。我们通过计算液滴在表面的接触角来描述表面的疏水性强弱,对比了无纤毛表面和有纤毛表面上液滴的接触角,并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Backmapping方法在研究聚苯乙烯熔体中的应用
Backmapping方法在研究聚苯乙烯熔体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作者: 贾祥蒙 钱虎军 吕中元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
在针对高分子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全原子模型往往受到观测时间和系统大小的限制,而"粗粒化"分子动力学(CGMD)模拟方法可以模拟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然而针对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等与原子细节的变化息息相关的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合物中环状接枝纳米粒子表面高分子结构及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复合物中环状接枝纳米粒子表面高分子结构及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研...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2016年软物质理论计算与模拟会议
作者: 施睿 于林秀子 钱虎军 吕中元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纳米粒子高分子复合物由于具有优于高分子本身的性能而应用广泛[1-3],因此,纳米粒子如何影响复合物宏观性质是近年来材料科学中重要的问题。Mackay等人[4]提出,在高分子体系中加入交联高分子纳米粒子可以大幅降低高分子复合物粘度,这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纤毛状表面材料疏水性能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纤毛状表面材料疏水性能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作者: 裴汉文 刘鸿 吕中元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纤毛结构表面的疏水特性以及影响疏水性强弱的各项物理因素,如纤毛接枝密度、纤毛长度以及纤毛的拓扑结构等。我们通过计算液滴在表面的接触角来描述表面的疏水性强弱,对比了无纤毛表面和有纤毛表面上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米类酶催化材料SERS基底的构筑及其应用研究
纳米类酶催化材料SERS基底的构筑及其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二十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2018年光谱年会
作者: 宋薇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兼具多功能性质的材料是当今表面增强拉曼(SERS)基底构筑的发展方向。纳米模拟酶催化剂近年来发展迅速,引起了不同领域包括材料、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广泛研究兴趣。与天然酶相比,纳米酶具有高稳定性和可调催化活性以及价格低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分子辅助的SERS传感技术与SERS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生物分子辅助的SERS传感技术与SERS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
作者: 徐抒平 付翠翠 梁丽佳 齐国华 徐蔚青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以生物成分为敏感元件,研究生物分子间、生物分子与底物、给受体间相互作用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传感技术是目前研究较为热点的传感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临床检验、疾病诊断等众多领域。该报告将展示本课题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