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1 篇 期刊文献
  • 2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8 篇 农学
    • 72 篇 作物学
    • 1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植物保护
    • 3 篇 林学
    • 1 篇 园艺学
  • 10 篇 工学
    • 8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理学
    • 5 篇 生态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主题

  • 32 篇 玉米
  • 22 篇 产量
  • 14 篇 春玉米
  • 12 篇 耕作方式
  • 11 篇 秸秆还田
  • 11 篇 保护性耕作
  • 10 篇 黑土
  • 5 篇 光合特性
  • 5 篇 施氮量
  • 5 篇 生长发育
  • 5 篇 品质
  • 4 篇 有机肥
  • 4 篇 种植密度
  • 4 篇 土壤水分
  • 3 篇 土壤结构
  • 3 篇 叶片衰老
  • 3 篇 深松
  • 3 篇 土壤
  • 3 篇 东北黑土区
  • 3 篇 密度

机构

  • 22 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17 篇 吉林农业大学
  • 14 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14 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13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 10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7 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7 篇 延边大学
  • 6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 6 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6 篇 吉林大学
  • 6 篇 农业部东北作物生...
  • 5 篇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
  • 5 篇 农业部东北地区作...
  • 5 篇 梨树县蔡家镇农业...
  • 5 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4 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4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4 篇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
  • 4 篇 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33 篇 曹庆军
  • 32 篇 李刚
  • 31 篇 罗洋
  • 31 篇 杨粉团
  • 31 篇 郑金玉
  • 28 篇 刘武仁
  • 28 篇 李瑞平
  • 28 篇 郑洪兵
  • 26 篇 王浩
  • 19 篇 姜晓莉
  • 14 篇 孔凡丽
  • 14 篇 张卫建
  • 13 篇 王永军
  • 13 篇 隋鹏祥
  • 12 篇 李伟堂
  • 11 篇 吕艳杰
  • 10 篇 宋振伟
  • 10 篇 郭金瑞
  • 8 篇 李贺
  • 8 篇 杨浩

语言

  • 9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97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硫肥施用对鲜食糯玉米籽粒风味物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粮油学报 2025年 第4期40卷 23-31页
作者: 李辛琲 苏德悦 杨粉团 孔凡丽 杨浩 沙芳宇 曹庆军 李刚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农业农村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62 延边大学农学院 延吉133002 镇赉县特色产业综合服务中心 镇赉137300
为探究硫对鲜食糯玉米籽粒风味物质的影响,以松糯9(Sn9)和万糯2000(Wn2000)为实验材料,设置施硫组与对照组(不施硫),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适采期鲜食糯玉米籽粒鲜样以及蒸煮后的风味化合物组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最小数据集评价耕作方式对黑土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玉米科学 2023年 第4期31卷 148-157页
作者: 袁野 王浩 罗洋 隋鹏祥 李瑞平 郑洪兵 朴锦 刘武仁 郑金玉 延边大学农学院 吉林延吉13330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33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土壤质量优劣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本研究以吉林耕法定位试验为平台,对连续35年传统耕作(CT)、间隔深松(ST)、免耕(NT)及翻耕(MP)4种耕作方式下的0~20cm土壤进行土壤质量评价。选取26个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播期对鲜食糯玉米商品质量与食用品质影响初探
收藏 引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23年 第10期50卷 30-36页
作者: 李辛琲 曹庆军 陈莫军 杨浩 杨粉团 孔凡丽 苏德悦 李刚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吉林长春130062 延边大学农学院 吉林延吉133002
【目的】探究播期对吉林省鲜食糯玉米商品质量与食用品质的影响,为提高鲜食糯玉米加工产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市场主推品种‘万糯2000’为试验材料,设置5月12日(SD1)、5月26日(SD2)、6月9日(SD3)、6月22日(SD4)4个播期处理,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综合农艺措施实现东北玉米生产和环境效益及土壤肥力的同步提升
收藏 引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3年 第1期29卷 18-30页
作者: 曹玉军 姚凡云 吕艳杰 魏雯雯 刘小丹 刘志铭 徐文华 梁杰 王立春 王永军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吉林长春130033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吉林长春130118
【目的】东北春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种植密度偏低、肥料施用不合理、耕层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玉米持续增产及养分效率的提升。研究综合农艺措施下玉米产量、植株氮素吸收与利用及土壤氮素平衡,为春玉米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熟期玉米叶片衰老特性及其对叶际细菌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植物学报 2024年 第6期59卷 1024-1040页
作者: 杨文丽 李钊 刘志铭 张志华 杨今胜 吕艳杰 王永军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长春130118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33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吉林省植物遗传改良工程实验室 长春130062
叶片作为植物的光合器官,其衰老进程对于产量形成有重要影响,但关于叶片衰老与叶际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为探讨玉米(Zeamays)叶片衰老过程对叶际细菌群落的影响,以东北春玉米区3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早熟品种黑科玉17(H17)、中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温胁迫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萌发的生理响应
收藏 引用
玉米科学 2023年 第3期31卷 74-82页
作者: 杨浩 曹庆军 杨粉团 孔凡丽 苏德悦 李刚 延边大学农学院 延吉13300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33 吉林农业大学/国家人参工程中心 长春130118
以耐低温玉米品种吉单89与低温敏感型玉米品种吉单50为材料,研究在适温(25℃)与低温(10℃)条件下,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淀粉代谢以及氧化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吉单89与吉单50发芽势较适温条件下分别降低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条耕种植对薄层黑土区玉米物质积累、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西北农业学报 2025年 第3期34卷 415-422页
作者: 殷志国 曹庆军 杨浩 孔凡丽 杨粉团 李刚 马闫 闫加永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62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130118 榆树市农机技术推广服务总站 吉林榆树130499
为探究保护性耕作条耕种植(ST)对高纬度薄层黑土区玉米物质积累、转运、分配与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常规垄作(CT)以及保护性耕作免耕种植(NT)为对照,分析了CT、NT与ST等3种种植方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相关的性状。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耕作措施土壤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玉米科学 2022年 第4期30卷 83-89页
作者: 隋鹏祥 罗洋 李瑞平 郑洪兵 郑金玉 王浩 刘武仁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33
综述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影响土壤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相比,免耕、深松及其秸秆覆盖还田增加表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稳定性,提高大孔隙数量和孔隙度。轮耕系统对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花粒期冠层不同位叶片的衰老特性
收藏 引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2年 第12期30卷 1925-1937页
作者: 王丹 吕艳杰 姚凡云 徐文华 陈帅民 邵玺文 曹玉军 王永军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长春130118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33
开花后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期,阐明该时期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冠层不同位叶片的衰老特性,有助于理解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差异的形成机制,为不同栽培模式玉米植株衰老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对密度、耕作方式和肥料运筹等农艺措施进行不同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期宽窄行交替种植条带深松对农田黑土理化特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玉米科学 2024年 第9期32卷 70-77页
作者: 周思琪 罗洋 隋鹏祥 王浩 任英 郑洪兵 李瑞平 赵宇 袁野 田圣陶 傅民杰 郑金玉 刘武仁 延边大学农学院 吉林延边13300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农业部东北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33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呼和浩特010019 松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吉林松原138000
分析定位试验23年后传统耕作(CT)和宽窄行交替种植条带深松(ST)两种耕作方式土壤剖面理化特性和玉米产量差异,探明保护性耕作对农田黑土结构特性、肥力和玉米产量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与CT处理相比,ST处理显著降低0~20 cm土层容重和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