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984 篇 期刊文献
  • 95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94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803 篇 工学
    • 2,587 篇 土木工程
    • 92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832 篇 水利工程
    • 795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06 篇 建筑学
    • 175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9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9 篇 矿业工程
    • 30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1 篇 机械工程
    • 20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0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8 篇 软件工程
    • 1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5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5 篇 农业工程
    • 12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81 篇 理学
    • 25 篇 数学
    • 20 篇 地球物理学
    • 14 篇 地质学
    • 9 篇 地理学
  • 49 篇 管理学
    • 2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0 篇 公共管理
  • 42 篇 教育学
    • 42 篇 教育学
  • 16 篇 农学
    • 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 篇 经济学
  • 4 篇 法学
  • 2 篇 艺术学

主题

  • 250 篇 数值模拟
  • 205 篇 盾构隧道
  • 157 篇 模型试验
  • 149 篇 隧道工程
  • 86 篇 岩石力学
  • 73 篇 基坑开挖
  • 68 篇 数值分析
  • 66 篇 土力学
  • 63 篇 深基坑
  • 62 篇 砂土
  • 61 篇 隧道
  • 57 篇 有限元
  • 53 篇 本构模型
  • 52 篇 有限元分析
  • 50 篇 沉降
  • 47 篇 地表沉降
  • 45 篇 软土
  • 44 篇 抗剪强度
  • 44 篇 基坑
  • 44 篇 离散单元法

机构

  • 3,895 篇 同济大学
  • 171 篇 岩土及地下工程教...
  • 63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48 篇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
  • 40 篇 教育部城市环境与...
  • 37 篇 长安大学
  • 35 篇 中南大学
  • 32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30 篇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
  • 30 篇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
  • 28 篇 郑州大学
  • 26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6 篇 浙江大学
  • 25 篇 山东科技大学
  • 25 篇 河海大学
  • 24 篇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
  • 24 篇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
  • 23 篇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
  • 23 篇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
  • 20 篇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

作者

  • 254 篇 黄茂松
  • 220 篇 高广运
  • 218 篇 丁文其
  • 164 篇 朱合华
  • 134 篇 黄宏伟
  • 131 篇 叶为民
  • 122 篇 徐超
  • 122 篇 蒋明镜
  • 108 篇 李镜培
  • 101 篇 夏才初
  • 101 篇 石振明
  • 101 篇 周健
  • 99 篇 赵春风
  • 98 篇 叶观宝
  • 93 篇 陈宝
  • 93 篇 huang mao-song
  • 89 篇 ding wenqi
  • 80 篇 艾智勇
  • 80 篇 唐益群
  • 78 篇 薛亚东

语言

  • 3,94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942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接缝对高压实膨润土工程屏障自封闭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年 第3期31卷 618-624页
作者: 陈宝 陈建琴 曹永超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以高庙子膨润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制的多功能膨胀–渗透仪,对不同初始干密度的试样进行不同接缝宽度条件下的膨胀力和渗透试验,并对水化后的膨润土进行水银孔隙率定试验,从微观结构层面分析接缝对膨润土渗透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膨润土-红黏土混合土对NaCl溶液的渗透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 第4期49卷 910-915页
作者: 陈永贵 雷宏楠 贺勇 叶为民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针对不同质量配比的膨润土-红黏土混合土压实样,开展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渗透试验;基于扩散双电层理论和土颗粒微观结构,分析溶液浓度对不同质量配比混合土渗透系数的影响机理;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混合土渗透系数与膨润土掺量(质量分数)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化−力耦合作用下石墨烯改性GMZ膨润土的膨胀变形特性
收藏 引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 第3期52卷 820-827页
作者: 胡毓浩 陈永贵 蔡叶青 叶为民 王琼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针对作为我国高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首选缓冲/回填材料的高庙子(GMZ)膨润土,通过掺入石墨烯进行物理改性以改善其膨胀性能;采用一维膨胀变形试验仪,研究不同荷载与不同NaCl浓度作用下膨润土/石墨烯混合物的膨胀变形规律;并对试验结束后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应变增量迭代的单桩分析方法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 第7期43卷 993-999页
作者: 杨军 杨敏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结合单桩荷载传递模型基本假定,提出一种计算分层土中竖向受荷单桩桩身变形和内力的迭代算法.该算法在假定桩顶沉降的前提下,通过对桩身应变和桩周土弹簧反力积分,求得桩身各位的变形、内力应变,并以桩身应变增量收敛控制迭代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模型实验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 第10期36卷 1337-1343页
作者: 熊巨华 李锋利 朱小军 杨敏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设计了单桩、三桩、九桩十五桩等4种(9组)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模型实验,介绍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设备、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结果以实验误差原因.实验结果表明,组合桩基础中的短桩承载性状没有明显变化,而长桩则明显受到短桩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贝叶斯分层模型的液化侧移稳健的易损性分析方法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第11期52卷 1658-1669页
作者: 葛一荀 张洁 黄宏伟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分层模型的液化侧移稳健的易损性分析方法。采用贝叶斯分层模型量化不同增量动力分析(IDA)曲线间的差异,结合抽样方法预测潜在侧移的分布,建立液化侧移稳健的易损性曲线和超越概率曲线。以一处实际发生过液化侧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碱溶液对高庙子膨润土侵蚀作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岩土工程学报 2013年 第1期35卷 181-186页
作者: 陈宝 张会新 陈萍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采用NaOH溶液模拟高放射性核废物处置库中可能产生的高碱性孔隙水,对初始干密度为1.70 g/cm3的高庙子(GMZ)膨润土试样进行渗透侵蚀试验,借助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侵蚀后试样的表观特性进行观察分析,对碱溶液侵蚀对膨润土试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岩石流变力学工程应用研究的若干进展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年 第6期26卷 1081-1106页
作者: 孙钧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讨论岩石流变力学工程应用研究近年来的若干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对岩石工程流变学问题的综述性介绍、软岩和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的流变试验研究、流变模型辨识与参数估计、流变力学手段在收敛约束法隧道结构设计优化中的应用、高地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泰州大桥北塔群桩基础三维动力非线性抗震计算研究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年 第A01期29卷 3071-3081页
作者: 戚玉亮 冯紫良 余俊 刘成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采用三维八节点等参单元与无限元相组合的数值方法进行土和大桥桩基的地震反应分析。基于ABAQUS软件,建立"承台-群桩-土体系统"的大型三维非线性时域地震动力反应分析的弹塑性模型与相应的计算方法。承台和桩采用混凝土损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层状地基三维Biot固结问题的一个解耦解法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 第5期38卷 816-820页
作者: 艾智勇 成志勇 吴超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通过引入位移函数和中间变量,并对时间t进行Laplace变换,对坐标x,y进行双重Fou-rier变换,将直角坐标系下通常包含8个相互耦合状态量的三维Biot固结方程解耦成一组包含6个状态量和一组包含2个状态量的2组方程;进而获得了单层地基三维Bi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