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9 篇 期刊文献
  • 2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8 篇 医学
    • 3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4 篇 临床医学
    • 2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 篇 工学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理学
    • 3 篇 生物学
  • 3 篇 农学
    • 3 篇 作物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8 篇 流行性出血热
  • 7 篇 hbv
  • 7 篇 hbsag
  • 7 篇 病毒性肝炎
  • 6 篇 乙型肝炎病毒
  • 6 篇 dna
  • 5 篇 动物模型
  • 5 篇 血吸虫病
  • 5 篇 乙型肝炎
  • 5 篇 日本血吸虫
  • 5 篇 出血热
  • 5 篇 乙肝病毒
  • 5 篇 丙型肝炎病毒
  • 4 篇 重组bcg-sj26gst疫...
  • 4 篇 hbcag
  • 4 篇 感染
  • 4 篇 病理
  • 4 篇 抗原
  • 3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3 篇 病毒感染

机构

  • 41 篇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
  • 24 篇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
  • 16 篇 同济医科大学
  • 11 篇 传染病学教研室
  • 10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7 篇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 6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5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
  • 4 篇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
  • 4 篇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
  • 4 篇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
  • 3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3 篇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
  • 3 篇 同济大学
  • 3 篇 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 3 篇 安徽省结核病防治...
  • 2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2 篇 湖北省江陵县血吸...
  • 2 篇 同济医科大学协和...

作者

  • 29 篇 郝连杰
  • 25 篇 杨东亮
  • 19 篇 宋佩辉
  • 15 篇 曾令兰
  • 15 篇 罗端德
  • 13 篇 李方和
  • 10 篇 田拥军
  • 8 篇 贺永文
  • 8 篇 陈龙邦
  • 7 篇 汪由坤
  • 6 篇 李文桂
  • 6 篇 石佑恩
  • 6 篇 孟忠吉
  • 5 篇 赵琦
  • 5 篇 石淑仙
  • 5 篇 徐飚
  • 5 篇 王宝菊
  • 5 篇 喻植群
  • 5 篇 张正茂
  • 5 篇 朱传武

语言

  • 10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不同流行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血清与特异性病毒多肽成分的反应
收藏 引用
中华流行病杂志 1988年 第1期9卷 58页
作者: 陈龙邦 李方和 宋佩辉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现在第四军医大学传染科攻读博士生)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来源: 评论
阿苯达唑治疗肺囊虫病两例报道
收藏 引用
中国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杂志 1988年 第3期 53-53页
作者: 苏佩芬 牛安欧 顾寄真 同济医科大学基础部寄生虫学教研室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科
猪囊尾蚴多侵犯人体皮下组织、肌肉及脑部,侵犯肺部者罕见,现报道阿苯达唑治疗的两例。 例1为女性,23岁,汽车司机。因间歇性头痛3年余,近2月加重,伴视力障碍,于1984年6月23日入院。患者出现头痛后,体表出现结节22个,结节活检病理报告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内HBV抗原表达与肝细胞坏死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同济医科大学 1987年 第2期 116-119页
作者: 胡克勤 宋佩辉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本文报告了90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内HBsAg、HBcAg表达方式与肝脏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HBsAg和HBcAg的膜表达与肝病的活动性有关;浆膜型HBcAg可能是机体免疫攻击导致肝细胞坏死的主要靶抗原,但也不排除膜型HBsAg与肝细胞坏死有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内HBV抗原表达与肝细胞坏死关系的初步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华病理杂志 1987年 第2期16卷 86-89+162页
作者: 胡克勤 宋佩辉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本文探讨90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内HBsAg、HBcAg表达方式与肝脏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HBsAg和HBcAg的膜表达与肝病的活动性有关;浆-膜型HBcAg可能是机体免疫攻击导致肝细胞坏死的主要靶抗原,但也不能排除膜型HBsAg与肝细胞坏死有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组分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华医杂志 1987年 第5期67卷 247-249+308页
作者: 郝连杰 陈龙邦 宋佩辉 李方和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采用免疫转印技术,对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抗原组分及其临床意义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来源的兔抗EHF血清可与5种组分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同流行地区的EHF病人血清则主要与分子量在68和66Kd左右的两种多肽成分发生反应,提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地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与特异性病毒多肽成份的反应
收藏 引用
同济医科大学 1987年 第6期 421-423页
作者: 陈龙邦 李方和 宋佩辉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本文研究了安徽、湖北、山西、河南91份临床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与特异性病毒多肽成份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患者血清均可与分子量在68kd和66kd左右的两种多肽发生反应,河南及湖北部分病例血清尚可识别75kd和61kd左右的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肝细胞癌癌组织、癌外肝组织内HBV标志的免疫组织化研究
收藏 引用
华中科技大学报(医版) 1987年 第1期 42-45+78页
作者: 胡克勤 石淑仙 张永源 李方和 汪由坤 宋佩辉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本文用PAP法观察50例早、中期肝细胞癌(HCC)癌组织,癌外肝组织和40例慢性肝病肝组织内HBsAg、HBcAg的检出率与表达方式。HCC癌外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检出率分别为76%和30%,癌组织内相应的检出率为14%和6%;癌外肝组织HBAg的检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艾滋病与胃肠道感染
收藏 引用
国外医.流行病传染病学分册 1987年 第1期14卷 17-19页
作者: 陈龙邦 李方和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由人类 T 细胞白血病Ⅲ型病毒(HTLV-Ⅲ)引起的以继发性严重免疫缺陷为特征的传染病。胃肠道为 AIDS 时许多机会性感染的靶器官,因此胃肠道感染是 AIDS 及 AIDS相关复合症(ARC)常见的临床表现且为致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肝脏特异性膜脂蛋白在肝炎发病机理中作用的再认识
收藏 引用
国外医.流行病传染病学分册 1987年 第2期14卷 59-63页
作者: 陈龙邦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自从1972年 Meyer zum Büschenfel-de 首次报告从肝匀浆中分离出肝特异性膜脂蛋白(Liver specific membrane lipo-protein,LSP)以来,对 LSP 的自身免疫
来源: 评论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对特异性病毒多肽成份的抗体应答
收藏 引用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87年 第2期5卷 65-67页
作者: 郝连杰 陈龙邦 宋佩辉 李方和 陈红云 汪由坤 喻植群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本文采用免疫转印技术测定了临床诊断为热行性出血热(EHF)的现症患者76例和随访患者13例血清中针对特异性病毒多肽成份的Ig臼抗体.结果表明,抗P68和抗P66抗体是机体感染EHF病毒后产生的主要特异性IgG抗体,并对这些抗体的动态变化、持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