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1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6 篇 医学
    • 2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3 篇 临床医学
    • 1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9 篇 工学
    • 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5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电气工程
  • 8 篇 理学
    • 6 篇 生物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3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6 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5 篇 结核分枝杆菌
  • 5 篇 发光二极管
  • 5 篇 类风湿关节炎
  • 3 篇 单克隆抗体
  • 3 篇 巨噬细胞
  • 3 篇 自身免疫病
  • 2 篇 癌症
  • 2 篇 中和抗体
  • 2 篇 乙型肝炎病毒
  • 2 篇 抗体
  • 2 篇 小rna
  • 2 篇 肺结核
  • 2 篇 原核表达
  • 2 篇 感染
  • 2 篇 抗病毒
  • 2 篇 系统性红斑狼疮
  • 2 篇 细菌
  • 2 篇 630 nm红光
  • 2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机构

  • 61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 5 篇 伍连德研究所
  • 4 篇 黑龙江省感染与免...
  • 3 篇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
  • 2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2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2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哈尔滨市医科颈椎...
  • 1 篇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
  • 1 篇 哈尔滨市传染病院
  • 1 篇 卫生部医院
  • 1 篇 五大连池市第一人...
  • 1 篇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1 篇 黑龙江省密山市裴...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基...
  • 1 篇 微生物学教研室

作者

  • 29 篇 张凤民
  • 16 篇 zhang fengmin
  • 13 篇 付英梅
  • 13 篇 宋武琦
  • 12 篇 凌虹
  • 9 篇 庄敏
  • 9 篇 考文萍
  • 8 篇 song wuqi
  • 8 篇 刘海亮
  • 7 篇 李爱梅
  • 7 篇 翟爱霞
  • 7 篇 liu hailiang
  • 7 篇 张文莉
  • 6 篇 zhuang min
  • 6 篇 ling hong
  • 6 篇 fu yingmei
  • 5 篇 zhang feng-min
  • 5 篇 赵吉子
  • 4 篇 bu tong
  • 4 篇 kao wenping

语言

  • 65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研究所"
6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研究所
收藏 引用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 第8期18卷 F0003-F0003页
作者: 张庆猛 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研究所 基础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博士是国际著名医学家、公共卫生学家、微生物学家,是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杂志》创始人。1910年12月至1931年在哈尔滨期间,博士成功控制了哈尔滨鼠疫大流行,创立了“肺鼠疫”学说,证实了旱獭在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630 nm发光二极管照射脂多糖刺激的THP-1来源巨噬细胞的多组学分析
收藏 引用
照明工程学报 2025年 第2期36卷 39-48页
作者: 任丹丹 毕婉莹 谢文婷 吴佳欣 宋武琦 张凤民 刘海亮 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哈尔滨医学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低能量光疗(Low-level Light Therapy,LLLT),已被证实可以治疗肺损伤、肌腱病、神经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本研究采用630 nm LED红光作为光源,分析630 nm LED红光照射脂多糖(Lipop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产生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1年 第1期41卷 69-73页
作者: 王迪 吴静 于丽 肖骁 张凤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伍连德研究所150081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一种由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网状纤维结构,是机体固有免疫的一部分,其形成过程称为NETosis。近年研究发现NETs是一把双刃剑。在正常条件下,NETs的产生可以发挥清除病原体等作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与RNA病毒的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0年 第1期15卷 107-110,114页
作者: 那睿思 李颜超 陈硕 李玉军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天然免疫是宿主细胞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抵御外来侵袭的第一道防线。病毒感染后通过信号转导机制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作为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重要接头蛋白,可以接收上游Toll样受体(TLR)和维甲酸诱导基因I(R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阴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鉴定及诊断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1年 第10期33卷 1220-1223页
作者: 孙艺歌 陈小贝 张文莉 张凤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伍连德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检验中心
阴道感染性疾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的类型有细菌性阴道病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目前的临床诊断主要包括病原体的显微镜观察以及病原体代谢物的检测等,但因其诊断阳性率低、敏感性低等限制,导致抗感染药物选择困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细菌鸟氨酸脱羧酶作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0年 第6期32卷 725-730页
作者: 赵倩 付英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研究所黑龙江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多胺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其合成的关键限速酶是鸟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和多胺共同参与生物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细菌鸟氨酸脱羧酶在结构上和真核生物略有不同,但是功能类似,其能通过促进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结核分枝杆菌小RNA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0年 第9期32卷 1094-1097,1102页
作者: 吴桐 赵吉子 付英梅 肖骁 张凤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研究所 黑龙江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细菌小RNA是一类长度在50~500个核苷酸之间的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但具有转录后调控作用的RNA,在细菌中参与调控细菌多种生理和病理活动,如调节细菌代谢和毒力作用等过程。近年来,在结核分枝杆菌已经鉴定出近200种小RNA,并证明这些小R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抗微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3年 第4期39卷 507-515页
作者: 黄萍 孟庆泰 张凤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研究所黑龙江省免疫与感染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1
人核糖核酸酶A(human RNase A)超家族包含13个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成员(RNase 1~RNase 13),其蛋白质结构除具有催化保守序列外,还具有显著多样性的序列,决定了人类核糖核酸酶A可发挥核糖核酸酶活性之外的生物学功能。人核糖核酸酶A超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630nm LED照射促进TRPV1表达诱导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
收藏 引用
激光生物学报 2022年 第3期31卷 224-233页
作者: 吴昊 刘倩楠 刘海亮 张凤民 宋武琦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研究所哈尔滨15008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类以滑膜增生、滑膜关节损害、活动功能不全为主要特点的慢性全身性自我免疫炎症性病变。目前,对于RA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物理疗法。物理疗法中光疗法由于其无侵袭力、无痛等优势,被用作辅助治疗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630 nm LED照射阻滞STAT1核转位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
收藏 引用
激光生物学报 2021年 第6期30卷 541-547页
作者: 潘越 宋武琦 张凤民 刘海亮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研究所哈尔滨150081
M1型巨噬细胞为经典活化型巨噬细胞,可分泌多种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促进炎症的发展。我们前期研究已经证明,630 nm发光二极管(LED)照射能抑制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然而,630 nm LED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