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医学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1 篇 铁沉积
  • 1 篇 感染率
  • 1 篇 医学教育
  • 1 篇 铁代谢
  • 1 篇 病原物
  • 1 篇 动物模型
  • 1 篇 数据收集
  • 1 篇 病原体
  • 1 篇 华支睾吸虫病
  • 1 篇 流行特征
  • 1 篇 金属蛋白
  • 1 篇 华支睾吸虫
  • 1 篇 学科支撑
  • 1 篇 免疫抑制
  • 1 篇 科研训练
  • 1 篇 铁蛋白
  • 1 篇 隐孢子虫
  • 1 篇 创新能力
  • 1 篇 寄生虫病
  • 1 篇 导师引领

机构

  • 5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 1 篇 牡丹江医学院
  • 1 篇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

作者

  • 4 篇 凌虹
  • 3 篇 张晓丽
  • 3 篇 韩苏
  • 3 篇 张凤民
  • 2 篇 董云霞
  • 1 篇 zhang feng-min
  • 1 篇 葛涛
  • 1 篇 李妍
  • 1 篇 han su
  • 1 篇 于新慧
  • 1 篇 ling hong
  • 1 篇 庄敏
  • 1 篇 文景山
  • 1 篇 钟照华
  • 1 篇 姚岚
  • 1 篇 张晓莉
  • 1 篇 zhang xiao-li
  • 1 篇 陈小贝
  • 1 篇 王甲业
  • 1 篇 李迪

语言

  • 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教研室"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黑龙江省桦川县华支睾吸虫病调查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地方病杂志 2013年 第6期32卷 651-653页
作者: 韩甦 张晓丽 董云霞 凌虹 张凤民 葛涛 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教研室、黑龙江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及普通高校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150081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寄生虫病防治所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桦川县居民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1、2012年,在桦川县通过整群随机抽样,采集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华支睾吸虫虫卵,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年龄、性别、职业、饮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创新型医学科研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收藏 引用
基础医学教育 2015年 第8期17卷 743-745页
作者: 庄敏 李迪 李妍 王甲业 姚岚 钟照华 凌虹 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哈尔滨150081 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医学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外,创新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医学科研人才是医学高校面临的新挑战。通过以校、学院科支撑、导师引领与科研训练相结合的教模式,培养具有宽厚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病原体感染与铁代谢
收藏 引用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1年 第4期9卷 240-242页
作者: 韩甦 张晓丽 陈小贝 张凤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教研室、黑龙江省病原生物学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中心
铁(Iron)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广泛参与机体生命代谢活动,如通过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参与细胞线粒体内电子传递和能量的代谢:参与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在组织间协助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参与免疫反应、遗传物质DNA的合成等。铁缺乏会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鼠隐孢子虫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收藏 引用
牡丹江医学院 2007年 第2期28卷 26-28页
作者: 于新慧 凌虹 张晓莉 牡丹江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 157011 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 寄生虫学教研室 牡丹江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目的:建立稳定的隐孢子虫(CPS)感染小鼠动物模型,为其防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经口灌服醋酸地塞米松(DEX)抑制BALB/C小鼠免疫功能,7d后经口灌服CSO感染小鼠。结果:使用三组不同剂量的DEX免疫抑制小鼠都能感染隐孢子虫,DEX(6mg/kg)免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317例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热带医学杂志 2013年 第4期13卷 489-491页
作者: 韩甦 张晓丽 文景山 李懿宏 舒晶 董云霞 凌虹 张凤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教研室 黑龙江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及普通高校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流行病特征变化,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0年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体寄生虫病研究所就诊的疑似患者875人,采用Kato-Katz方法和酶联免疫方法分别对受检者的1 950份粪便样本和875份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