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8 篇 期刊文献
  • 9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7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82 篇 医学
    • 237 篇 临床医学
    • 1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9 篇 中西医结合
    • 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6 篇 口腔医学
    • 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70 篇 理学
    • 66 篇 生物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物理学
  • 19 篇 工学
    • 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生物工程
    • 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教育学
    • 16 篇 教育学
  • 14 篇 农学
    • 12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0 篇 地中海贫血
  • 18 篇 产前诊断
  • 12 篇 基因表达
  • 11 篇 突变
  • 11 篇 细胞凋亡
  • 10 篇 高血压
  • 10 篇 喉癌
  • 9 篇 医学遗传学
  • 9 篇 β-地中海贫血
  • 8 篇 精神分裂症
  • 8 篇 基因诊断
  • 8 篇 表达
  • 7 篇 启动子
  • 7 篇 分子诊断
  • 7 篇 基因突变
  • 7 篇 乙酰化
  • 6 篇 凋亡
  • 6 篇 胃癌
  • 6 篇 基因缺失
  • 6 篇 β地中海贫血

机构

  • 162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115 篇 南方医科大学
  • 39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 22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14 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
  • 12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9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8 篇 香港科技大学
  • 7 篇 宁夏医科大学
  • 7 篇 中山大学
  • 6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6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 6 篇 东北大学
  • 5 篇 南京医科大学
  • 5 篇 中南大学
  • 4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4 篇 白求恩医科大学
  • 4 篇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4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作者

  • 58 篇 孙开来
  • 42 篇 徐湘民
  • 39 篇 金春莲
  • 32 篇 赵彦艳
  • 29 篇 商璇
  • 27 篇 林长坤
  • 25 篇 周万军
  • 25 篇 sun kai-lai
  • 23 篇 熊符
  • 23 篇 富伟能
  • 21 篇 李岭
  • 21 篇 李英慧
  • 19 篇 邱广蓉
  • 16 篇 jin chun-lian
  • 15 篇 赵存友
  • 14 篇 shang xuan
  • 13 篇 李福才
  • 13 篇 傅松滨
  • 12 篇 郭艳
  • 12 篇 lin chang-kun

语言

  • 366 篇 中文
  • 5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371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喉癌中STK15基因扩增及表达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6年 第3期23卷 326-329页
作者: 叶燕 李福才 王淑云 李婵媛 袁海明 赵旭 富伟能 徐振明 孙开来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沈阳110001 空军463医院耳鼻喉科
目的研究喉癌中STK15基因扩增、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差异PCR方法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对照组织STK15基因扩增的情况;应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同批标本STK15mRNA表达情况;用免疫组织化方法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胎盘四氯二苯二噁英表达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诱导胎鼠发育异常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年 第14期16卷 2137-2140,2144页
作者: 王珺 赵彦艳 李光宇 李英慧 刘洪 吕晶玉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目的研究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对胎鼠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growthfactor2,IGF2)的关系。方法经灌胃给予孕10d大鼠10μg/kgTCDD,20d剖宫取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孕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个顺式作用元件调节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与分子生物 1998年 第5期14卷 492-497页
作者: 赵彦艳 孙开来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血管紧张素原是最强的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Ⅱ的唯一前体,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其水平各异.为了研究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的调控,将人血管紧张素原基因5′端侧翼序列1.2kb同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编码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F8基因倒位检测及其在甲型血友病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7年 第4期24卷 405-408页
作者: 綦凌燕 金春莲 林长坤 任梅红 董文翰 孙开来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沈阳110001 附属第二临床医院小儿内科
目的建立尼基因第22内含子倒位突变检测新方法,应用于甲型血友病(hemophilia A)基因诊断。方法应用长距离PCR(long distanc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D-PCR)、倒位PCR(inversion-PCR,I-PCR)技术检测31例甲型血友病患者尼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NA测序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对策
收藏 引用
中国医科大学 2002年 第5期31卷 366-367页
作者: 贺光 邱广蓉 孙开来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辽宁沈阳110001
DNA测序在现代分子生物实验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进行其他研究的基础和前提。DNA测序方法有酶促双脱氧法和化法。在DNA测序中存在一些问题 ,可能降低测序的效能 ,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及重复性。本文就测序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作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SRY基因、ZFX/ZFY基因和DYZ1顺序检测性发育异常
收藏 引用
中国医科大学 2002年 第4期31卷 257-259页
作者: 林长坤 金春莲 姜莉 孙开来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辽宁沈阳110001
目的 :从基因水平进行性别检测 ,为性发育异常患者的基因结构分析提供依据和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PCR技术 ,扩增SRY基因、ZFX/ZFY基因、DYZ1顺序进行性发育异常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 :检测 14例患者中 ,1~ 4例为SRY基因异常所致的性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US81基因在喉癌中的突变和表达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8年 第5期25卷 560-565页
作者: 李婵媛 王淑云 袁海明 李巍 李子政 李晓渝 郭星 李福才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沈阳11000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耳鼻喉科
目的探讨MUS81基因突变和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结合DNA测序检测分析了42例喉癌患者MUS81基因第9、10外显子的突变;应用半定量逆转录-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MUS81基因在喉癌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4年 第5期13卷 528-530页
作者: 梁梦妮 方萍 李亮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广州510515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活产婴儿的发病率为1/6000~1/10 000,人群携带者频率为1/40~1/50[1];病变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和躯干肌肉无力、瘫痪和萎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重置换扩增方法在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7年 第2期24卷 196-199页
作者: 刘维瑜 金春莲 刘丽英 林长坤 王雁 孙开来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沈阳110001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技术中心三部 沈阳110001
目的探讨多重置换扩增(multipl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MDA)方法应用到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的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对12例孕7~25周的孕妇外周血用Pcre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参二醇组皂甙对小鼠骨髓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抑制作用
收藏 引用
白求恩医科大学 1994年 第2期20卷 113-114页
作者: 刘冰 庞慧民 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本实验观察了人参二醇组皂甙对小鼠骨髓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和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二醇组皂甙对遗传物质无诱变作用。二醇组皂甙可明显抑制丝裂霉素所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且预防给药后抑制效果最佳,与诱变剂同时给药效果次之。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