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抗阻训练联合8000步快步走有氧运动对年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 tervention,PCI)后患者康复的影响,以便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年轻冠...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联合8000步快步走有氧运动对年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 tervention,PCI)后患者康复的影响,以便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年轻冠心病行PCI治疗的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分别52例。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抗阻训练,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8000步快步走有氧运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各项心功能指标、运动耐力指标、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后各项心功能指标、运动耐力指标、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干预前,而且试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组间或组内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年轻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给予实施抗阻训练联合8000步快步有氧运动,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评价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功能及运动同步性,并探讨2D-STE参数在预测房颤消融术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3-06至2015-05期间诊断为孤立性房颤患者50例,为孤立性房颤组,另选我院的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孤立性房颤组中,有34例患者的左心房无扩大为左心房无扩大亚组,另外16例为左心房扩大亚组。在窦性心律的条件下,应用2D-STE技术,获得左心房长轴整体及各个节段的应变及应变率曲线。测量左心房在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变(PALS)及应变率(SRs)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ACLS)及应变率(SRa),并测量各个节段达峰值应变时间,并计算各个节段的达峰时间标准差(TPSD)。心室收缩期的TPSD,命名为SDs,舒张晚期的TPSD,命名为SDa。结果:孤立性房颤组的PALS(28.34±8.57 vs 38.73±6.13)、SRs(1.17±0.31 vs 1.57±0.25)、ACLS(14.11±4.91vs 18.86±3.57)、SRa(-1.41±0.58 vs-1.90±0.30)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SDs[(8.11±3.00)%vs(4.67±1.48)%]、SDa[(5.57±2.26)%vs(3.11±1.13)%]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大(P均<0.05)。另外,孤立性房颤组中的左心房无扩大亚组的PAL、SRs、ACLS、SRa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SDs,SDa大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s,SDa能够较传统参数更有效的区分孤立性房颤和对照组(SDs:敏感度83%,特异度72%;SDa:敏感度81%,特异度76%)。SDs,SDa的增大是预测孤立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最佳因素(SDs:敏感度80%,特异度71%;SDa:敏感度86%,特异度79%)。结论:2D-STE技术能够检测出孤立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功能降低和运动不同步,左心房无扩大的孤立性房颤患者,2D-STE参数仍有显著异常。SDs、SDa能够较传统参数更有效的区分孤立性房颤和健康者,而且是预测房颤术后复发的最佳因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