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3 篇 期刊文献
  • 2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6 篇 医学
    • 147 篇 临床医学
    • 2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9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9 篇 工学
    • 30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 篇 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19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15 篇 超声心动描记术
  • 12 篇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 10 篇 冠心病
  • 9 篇 易损斑块
  • 8 篇 冠状动脉疾病
  • 8 篇 心室功能
  • 8 篇
  • 8 篇 心肌梗死
  • 7 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 6 篇 心血管疾病
  • 5 篇 心室功能,左
  • 5 篇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
  • 5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4 篇 扩张型心肌病
  • 4 篇 血管内超声
  • 4 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4 篇 干细胞
  • 4 篇 瞬时波强
  • 4 篇 支架

机构

  • 163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40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 8 篇 心肌缺血教育部重...
  • 6 篇 心肌缺血省部共建...
  • 4 篇 鸡西市人民医院
  • 3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
  • 3 篇 哈尔滨市心肌缺血...
  • 3 篇 心肌缺血机理与诊...
  • 3 篇 厦门医学院
  • 3 篇 香港大学
  • 2 篇 大连枫叶国际学校
  • 2 篇 天津大学
  • 2 篇 盐城师范学院
  • 2 篇 教育部心肌缺血重...
  • 2 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2 篇 天津恒宇医疗科技...
  • 1 篇 意大利圣拉斐尔科...
  • 1 篇 意大利卡塔尼亚大...
  • 1 篇 意大利教皇约翰二...
  • 1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

作者

  • 62 篇 于波
  • 32 篇 田家玮
  • 21 篇 杜国庆
  • 20 篇 侯静波
  • 17 篇 田进伟
  • 15 篇 姜双全
  • 14 篇 贾海波
  • 14 篇 任敏
  • 13 篇 王旭东
  • 11 篇 蒋树林
  • 11 篇 吴健
  • 11 篇 邢磊
  • 10 篇 康凯
  • 7 篇 张毛毛
  • 7 篇 房绍红
  • 7 篇 谢宝栋
  • 7 篇 杨帆
  • 7 篇 吴建军
  • 6 篇 宿阳
  • 6 篇 孙勇

语言

  • 18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肌缺血重点实验室"
184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免疫相关GTP酶-Irgm1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调节发生机制的研究
免疫相关GTP酶-Irgm1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调节...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
作者: 房绍红 田江天 李吉 万聪 李呼伦 于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肌缺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肌缺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评论
应用OCT研究STEMI患者罪犯与非罪犯血管上原位非罪犯斑块的形态学差异
应用OCT研究STEMI患者罪犯与非罪犯血管上原位非罪犯斑块的形态学...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
作者: 蔡恒烜 胡思宁 冯娜 李路路 房超 赵晨 刘齐 赵琳琳 侯静波 张少松 贾海波 于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教育部心肌缺血重点实验室
来源: 评论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国际免疫学杂志 2018年 第3期41卷 354-359页
作者: 林鹏 万聪 孙博 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生物教研室 15008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省部共建心肌缺血实验室 150081
炎症和缺氧是相互依存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作为缺氧的关键调节剂,会根据氧含量的差异作用于不同的通路进而发挥作用,然而由于病原体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种类是复杂多样的,HIF-1α在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iRNA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8年 第10期26卷 1052-1056页
作者: 王鹏宇 田江天 冯玉宽 田进伟 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肌缺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胆固醇逆向转运(RCT)是体内清除胆固醇的唯一机制,对维持体内胆固醇稳态具有积极意义。miRNA是具有转录后调节基因表达能力的非编码RNA。现已在人体中鉴定出数百种miRNA,它们几乎参与所有过程的调节,包括胆固醇转运、新陈代谢和维持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声及CTA对主动脉夹层Stanford细化分型的诊断价值
超声及CTA对主动脉夹层Stanford细化分型的诊断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
作者: 俞卫东 杜国庆 田家玮 姜双全 邸郅欣 王旭东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心肌缺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目的探讨超声、CT血管造影(CTA)及两者联合对主动脉夹层Stanford细化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8例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和CTA检查,并依据Stanford细化分型做出诊断,该分型包括A1、A2、A3型和B1、B2、B3型,其中每个亚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新生的形成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年 第23期18卷 4593-4596页
作者: 曲艺南 房绍红 李呼伦 万聪 王希 孙博 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肌缺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血管新生是一种由体内产生的某些生物分子严格控制的,以原有血管系统为基础,从血管外膜再发展出新的毛细血管网,从而形成一个完整血流供应系统的正常和复杂的生理过程。血液构成胚胎发育的第一个器官,供应着组织机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冠状动脉内影像学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第一部分):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与优化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 第1期47卷 5-25页
作者: Lorenz Raber Gary S Mintz Konstantinos C Koskinas Thomas W Johnson Niels R Holm Yoshinubo Onuma Maria D Radu Michael Joner Bo Yu Haibo Jia Nicolas Meneveau Jose M.de la Torre Hemandez Javier Escaned Jonathan Hill Francesco Prati Antonio Colombo Carlo di Mario Evelyn Regar Davide Capodanno William Wijns Robert A Byme Giulio Guagliumi 瑞士伯尔尼大学医院心内科 法国让·明乔兹大学医院心内科 法国勃艮第弗朗什孔德大学 西班牙瓦尔德里亚马克大学医院心内科 西班牙圣卡洛斯临床医院和康普顿斯大学 英国国王学院医院心内科 意大利圣乔万尼医院心内科 意大利圣拉斐尔科学研究所介入科、心胸血管科 意大利卡雷奇大学医院结构介入心脏病学 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心血管外科 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路得里医院心胸血管和移植科、维托里奥诊所 美国纽约心血管研究基金会 爱尔兰萨尔塔大学医疗集团、爱尔兰戈尔韦国立大学兰贝转化医学和康复研究 意大利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医院心内科 英国布里斯托尔心脏研究所、布里斯托尔大学医院国民健康基金会信托基金 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心内科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医疗中心心脏介入科、胸部中心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国王医院心脏中心 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德国慕尼黑心脏中心 德国慕尼黑心血管研究中心、合作网站慕尼黑心脏联盟 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教育部心肌缺血重点实验室
欧洲心血管介入协会(EAPCI)专家组系统总结了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这两种血管内影像学检查临床应用指征的现有证据,提供了关于IVUS和OCT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应用价值,并明确了最可能从腔内影像学指导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 第3期4卷 17-21页
作者: 者春阳 高红霞 胡思宁 贾海波 于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教育部心肌缺血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威胁我国国民健康最主要的心血管疾病,梗死后早期有效的再灌注治疗则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和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有效措施.然而,再灌注本身也会带来额外的心肌结构及功能的损伤,忽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保护治疗往往会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 第2期19卷 211-213页
作者: 王玉 张慧 侯静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心肌缺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0086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是一种主要累及大中肌性动脉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组织学特征是富含脂质的粥样斑块,其中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内膜中,同时伴随单核细胞黏附于管腔的内皮细胞上。单核细胞受炎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带PE38生物毒素杀伤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7年 第3期12卷 227-231页
作者: 纪巧 周显礼 凌耿强 王晓蕾 韦虹 杜琳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处超声科 150086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肌缺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0086
目的研究超声微泡造影剂PLGA-COOH联合生物毒素PE38对内皮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制备超声微泡造影剂PLGA-COOH,包裹生物毒素PE38后形成复合物,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辐照微泡组、PE38组、复合物组、辐照复合物组,以TUNEL实验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