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3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 篇 医学
    • 26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主题

  • 6 篇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 5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3 篇 血管内超声
  • 2 篇 影像学
  • 2 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 2 篇 高血压
  • 2 篇 腔内影像学
  • 2 篇 冠心病
  • 2 篇 急性冠脉综合征
  • 2 篇 易损斑块
  • 2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2 篇 糖尿病
  • 2 篇 心肌梗死
  • 1 篇 冠脉
  • 1 篇 血清标志物
  • 1 篇 临床应用
  • 1 篇 树突状细胞
  • 1 篇 免疫
  • 1 篇 细胞焦亡
  • 1 篇 支架血栓形成

机构

  • 31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4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 3 篇 哈尔滨市心肌缺血...
  • 1 篇 黑龙江省医学科学...
  • 1 篇 黑龙江省泛血管疾...
  • 1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
  • 1 篇 心肌缺血教育部重...

作者

  • 12 篇 于波
  • 6 篇 杨帆
  • 6 篇 吴建军
  • 4 篇 田进伟
  • 3 篇 张毛毛
  • 3 篇 邓润薇
  • 3 篇 吴健
  • 3 篇 吴炳祥
  • 3 篇 贾海波
  • 3 篇 邹昕宇
  • 3 篇 邢磊
  • 2 篇 房绍红
  • 2 篇 侯静波
  • 2 篇 张有奇
  • 2 篇 候静波
  • 2 篇 彭向
  • 2 篇 蔡恒烜
  • 2 篇 代建南
  • 2 篇 王善杰
  • 2 篇 房超

语言

  • 3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肌缺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1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硫化氢调控肺动脉高压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 第9期29卷 137-140页
作者: 杨帆 吴建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肌缺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以肺动脉远端进行性狭窄为特征的复杂疾病,其最终可导致患者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近年研究表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可诱导血管收缩和血管重塑,引起肺血管病理结构异常及肺血管阻力持续升高,进而促进PAH的发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9年度腔内影像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0年 第1期3卷 1-6页
作者: 陈曦 贾海波 于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50001
引言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腔内影像学[尤其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以其分辨率高且可实时反映血管壁情况的优势,从冠状动脉疾病的机制探讨、手术策略选择及优化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非罪犯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 第1期28卷 44-46页
作者: 蔡恒烜 于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教育部心肌缺血重点实验室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目前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未来10年内,我国ACS患病及死亡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尽管临床上采取积极的药物及冠状动脉介入等干预治疗策略,但我国城乡居民ACS发病率及死亡率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3期25卷 399-405页
作者: 彭向 田进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肌缺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in-stent neoatherosclerosis, ISNA)是导致晚期支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支架血栓形成(stent thrombosis, ST)和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ISNA具体机制未清且尚缺乏有效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米载药在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1年 第11期29卷 989-994页
作者: 朴明慧 曲文博 刘冰 田进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81 哈尔滨市心肌缺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 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北方转化医学研究合作中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81
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的恶性心律失常和病理性心重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药物治疗是目前稳定斑块及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手段。近来研究显示,纳米载药在靶向治疗、增强药物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纳米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斑块应用的进展
收藏 引用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9年 第3期28卷 373-376页
作者: 王宁 于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肌缺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的应用可以提供精确的斑块形态学特征,识别易损病变,优化支架植入并指导血运重建策略。其对于易损斑块的识别为个性化风险的评估铺平道路,并为改善临床预后提供可能。本文就OCT对冠脉斑块的应用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原苏木素A调控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功能状态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7年 第4期26卷 359-364页
作者: 孙萍 张寒璐 郑阳 李爽 吴健 张毛毛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肌缺血与诊疗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的:探讨原苏木素A(PrA)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SPF级雄性Wistar大鼠,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在脂多糖(LPS)诱导DC成熟过程中,使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筛选PrA的作用浓度。使用不同浓度PrA预处理LPS诱导的DC,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作用
收藏 引用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7年 第6期38卷 676-679页
作者: 王欣欣 刘琦 代丽媛 何淼 杜文娟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肌缺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细胞功能障碍所致的血管壁疾病,异常血脂为其重要导火索。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Wnt蛋白在不同种类细胞中广泛表达,并且对内皮损伤,巨噬细胞泡沫化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现具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学检查进展
收藏 引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 第6期41卷 368-370页
作者: 蒋再新 侯静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150001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各类无创血管分子影像学检查和有创血管内高敏感光学成像可用于检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该文就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阶段的影像学检查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来源: 评论
MicroRNA let-7i对脂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及亚群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 第1期46卷 5-9页
作者: 李立群 吴健 张毛毛 刘芳 韩晓丽 谭妙欣 史呈伟 刘心平 王菲 于丹丹 于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科研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肌缺血机理与诊疗技术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目的探讨miRNA let-7i对脂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及亚群功能的影响。方法在LPS诱导DC成熟过程中,用miRNA let-7i抑制剂进行干预,然后用RT-PCR检测miRNA let-7i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DC的表型;用免疫磁珠将let-7i抑制剂处理的DCs分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