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79 篇 期刊文献
  • 5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3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43 篇 医学
    • 24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98 篇 临床医学
    • 16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6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3 篇 中西医结合
    • 20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50 篇 理学
    • 43 篇 生物学
    • 3 篇 化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37 篇 工学
    • 21 篇 生物工程
    • 1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35 篇 农学
    • 18 篇 作物学
    • 13 篇 兽医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畜牧学
  • 18 篇 教育学
    • 18 篇 教育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3 篇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 22 篇 人乳头瘤病毒
  • 18 篇 医学微生物学
  • 15 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14 篇 腺病毒
  • 14 篇 hiv-1
  • 14 篇 博尔纳病病毒
  • 13 篇 乙型肝炎病毒
  • 12 篇 基因表达
  • 12 篇 肺炎克雷伯菌
  • 12 篇 基因重组
  • 11 篇 结核分枝杆菌
  • 11 篇 疫苗
  • 11 篇 纯化
  • 11 篇 感染
  • 11 篇 包膜
  • 10 篇 宫颈癌
  • 10 篇 病毒样颗粒
  • 10 篇 流感病毒
  • 10 篇 表达

机构

  • 619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 27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17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16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11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11 篇 黑龙江省医院
  • 9 篇 日本大阪大学
  • 8 篇 黑龙江省感染与免...
  • 8 篇 牡丹江医学院
  • 6 篇 齐齐哈尔医学院
  • 5 篇 伍连德研究所
  • 5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5 篇 佳木斯大学
  • 5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4 篇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
  • 4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
  • 4 篇 微生物学教研室
  • 4 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 4 篇 俄罗斯伊尔库茨克...
  • 4 篇 哈尔滨学院

作者

  • 155 篇 张凤民
  • 152 篇 谷鸿喜
  • 113 篇 凌虹
  • 99 篇 钟照华
  • 53 篇 曲章义
  • 49 篇 庄敏
  • 49 篇 商庆龙
  • 45 篇 李绍贤
  • 44 篇 魏兰兰
  • 43 篇 李迪
  • 41 篇 郭彩玲
  • 40 篇 王燕
  • 39 篇 付英梅
  • 36 篇 李呼伦
  • 33 篇 宋武琦
  • 28 篇 李妍
  • 25 篇 翟爱霞
  • 22 篇 陈小贝
  • 22 篇 王甲业
  • 22 篇 赵文然

语言

  • 636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637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游离循环小RN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收藏 引用
国际遗传杂志 2020年 第5期43卷 295-299页
作者: 韩雪 李婷 范云帆 顾伟 付英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感染人数众多。控制结核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而目前的结核病诊断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灵敏度低、周期长等问题, 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通过测序发现血液中存在许多游离的小RNA, 且血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功能性自身抗体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免疫杂志 2019年 第10期35卷 906-911页
作者: 孟彩云 宋武琦 哈尔滨医科大学病原微生物学教研室
随着对自身抗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功能性自身抗体已成为自身抗体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这类免疫球蛋白大多为受体抗体,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目前的热点研究内容。该类抗体对介导机体心血管功能异常、内分泌紊乱以及神经系统传导功能异常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RIM21胞内免疫功能与治疗应用
收藏 引用
国际免疫杂志 2021年 第3期44卷 290-295页
作者: 彭楚 张雪莹 凌虹 庄敏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黑龙江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1
三基序蛋白21(tripartite-motif protein 21,TRIM21)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胞质内的泛素连接酶,也是一类胞内抗体受体或者感应器,成为抵御病毒入侵的固有免疫防线。对于在细胞外已经逃逸了中和抗体作用,并被非中和抗体吸附而通过细胞膜侵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病毒样颗粒的免疫原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国际免疫杂志 2021年 第5期44卷 557-562页
作者: 杨德辉 徐鑫钰 凌虹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黑龙江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1
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是一类不同于可溶性重组抗原的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与亲本病毒一样,VLP既可以是无包膜的,也可以是带包膜的。根据VLP的复杂性,它可以在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中使用重组载体生产。到目前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对新冠病毒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国际免疫杂志 2021年 第5期44卷 487-492页
作者: 张哲 马莹 董妥 王迎晨 曲章义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微生物学教研室 15008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50081 哈尔滨医科大学中俄医学研究中心环境相关疾病研究所自然疫源性疾病研究室 150081
随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2,SARS-CoV-2)疫苗的研发上市,接种疫苗已成为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传播的最有效途径。然而,SARS-CoV-2变异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GO在非编码RNA功能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学 2019年 第6期41卷 1144-1149页
作者: 张美玲 陈思佳 钟照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AGO(argonaute)蛋白家族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物种中,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碱性蛋白。AGO蛋白在细胞整个生命进程中发挥重要角色,参与m RNA降解、基因沉默、蛋白翻译等多种细胞进程。AGO蛋白也可与不同的非编码RNA结合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非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链非编码RNA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热带医 2021年 第9期21卷 889-893页
作者: 刘兆基 于鑫 考文萍 王燕 翟爱霞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伍连德研究所黑龙江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团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广东深圳518033
许多人类肿瘤是由致瘤病毒引起的,除病毒编码蛋白外,大量证据表明,由致瘤病毒诱导宿主转录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也是促进肿瘤产生的重要辅佐因子。在早期,由于ncRNA不能编码蛋白质,因而被研究者认为是无用的RNA,但随着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疫苗佐剂对免疫细胞的激活机制
收藏 引用
国际免疫杂志 2021年 第3期44卷 335-339页
作者: 曹露千 王欢 凌虹 李妍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黑龙江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1
预防性疫苗是控制感染性疾病流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疫苗佐剂可以增强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提高特异性抗体的滴度。佐剂通过与不同种类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s,NLRs)或环磷酸鸟苷-腺苷合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CRISPR/Cas9靶向细胞内整合的HPV E6、 E7基因治疗宫颈癌
收藏 引用
国际遗传杂志 2020年 第2期43卷 69-75页
作者: 陈思佳 穆宇松 张林月 钟照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及伍连德研究所 150081
目的:通过突变整合于宿主细胞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16型的 E6、 E7致癌基因,探索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新方法。 方法:以SiHa细胞系为研究对象,设计靶向其内整合的HPV16 E6和 E7基因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医杂志 2020年 第11期30卷 107-113页
作者: 夏晴 纪羽婷 刘海亮 宋武琦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伍连德研究所黑龙江省免疫与感染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多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累及关节,最终会导致关节的畸形,在自然病程中,10年致残率可超过60%,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类风湿关节炎的动物模型在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治疗靶点等方面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主要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