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3 篇 期刊文献
  • 4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9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6 篇 工学
    • 9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2 篇 机械工程
    • 15 篇 电气工程
    • 4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4 篇 冶金工程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生物工程
  • 27 篇 理学
    • 21 篇 化学
    • 6 篇 物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9 篇 农学
    • 3 篇 植物保护
    • 2 篇 园艺学
    • 1 篇 作物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主题

  • 10 篇 镁锂合金
  • 10 篇 耐蚀性
  • 7 篇 力学性能
  • 7 篇 电化学行为
  • 7 篇 复合材料
  • 7 篇 电化学性能
  • 6 篇 不锈钢
  • 6 篇 聚氨酯
  • 5 篇 恒电位电解
  • 5 篇 组织结构
  • 4 篇 镁合金
  • 4 篇 腐蚀
  • 4 篇 氯化物熔盐
  • 4 篇 硬度
  • 4 篇 热力学性质
  • 4 篇 熔盐电解
  • 3 篇 水滑石
  • 3 篇 动态断裂韧性
  • 3 篇 高吸油树脂
  • 3 篇 循环伏安

机构

  • 169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5 篇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
  • 13 篇 教育部超轻材料和...
  • 11 篇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
  • 10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 3 篇 海装沈阳局驻葫芦...
  • 3 篇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
  • 3 篇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
  • 3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2 篇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
  • 2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2 篇 陆军装甲兵学院
  • 2 篇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
  • 2 篇 日本北海道大学
  • 2 篇 日本名古屋大学
  • 2 篇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
  • 2 篇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
  • 2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

作者

  • 27 篇 张密林
  • 24 篇 韩伟
  • 20 篇 曹殿学
  • 18 篇 刘瑞良
  • 15 篇 李梅
  • 14 篇 姜风春
  • 14 篇 颜永得
  • 14 篇 果春焕
  • 13 篇 黄晓梅
  • 12 篇 王贵领
  • 11 篇 潘忠成
  • 10 篇 张智嘉
  • 10 篇 李蒲民
  • 9 篇 程魁
  • 9 篇 叶克
  • 9 篇 张春红
  • 8 篇 金国
  • 8 篇 张中武
  • 8 篇 魏浩
  • 7 篇 殷金玲

语言

  • 19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教育部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198 条 记 录,以下是131-140 订阅
排序:
沉淀硬化不锈钢表面低温等离子渗碳层组织结构和性能
收藏 引用
金属热处理 2015年 第12期40卷 146-150页
作者: 刘瑞良 王帅 闫牧夫 乔英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精密热加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本研究对15-5PH和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进行了460℃等离子体渗碳处理。利用金相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对渗碳层组织和相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渗碳层的硬度,通过极化曲线研究渗碳层在3.5wt%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Ti/Al_3Ti制备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材料进展 2015年 第4期34卷 317-325页
作者: 程玉洁 果春焕 周培俊 曹阳 侯红亮 王耀奇 姜风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北京100024
新型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Ti/Al3Ti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刚度、低密度以及高的断裂韧性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及地面军用车辆的装甲防护系统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迄今为止,针对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Ti/A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示波冲击实验材料动态断裂韧度测试技术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强度 2015年 第1期37卷 149-153页
作者: 许振琦 朱世范 果春焕 王延春 姜风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哈尔滨150001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100072
采用预裂纹Charpy冲击试样,基于示波冲击试验建立了测试材料动态断裂韧度的试验方法。与以往预裂纹试样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不同,采用Timoshenko梁理论,提出了一种简单方法来计算三点弯曲试样的刚度K(a),由此建立了三点弯曲试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LiCl-KCl熔盐体系中镨(Ⅲ)在镍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4年 第12期35卷 2662-2667页
作者: 李梅 李炜 韩伟 张密林 颜永得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教育部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01
采用循环伏安、方波伏安、计时电位和开路计时电位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Pr(Ⅲ)离子在共晶LiClKCl熔盐中Ni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Pr-Ni合金化机理.结果表明,Pr(Ⅲ)离子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为三电子转移的一步反应.与惰性Mo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直径空心Hopkinson杆材料动态断裂韧性测试技术研究
大直径空心Hopkinson杆材料动态断裂韧性测试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力学大会-2015
作者: 果春焕 卢路 袁丁 姜风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两杆法加载测试材料动态断裂韧性是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的重大改进,具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受加载杆直径的限制,动态断裂试样几何尺寸难以满足平面应变的条件。本文提出用空心杆代替实心杆。针对建立的两杆法加载平面应变断裂韧性的80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直径空心Hopkinson杆材料动态断裂韧性测试技术研究
大直径空心Hopkinson杆材料动态断裂韧性测试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2015中国力学大会
作者: 果春焕 卢路 袁丁 姜风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01
两杆法加载测试材料动态断裂韧性是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的重大改进,具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受加载杆直径的限制,动态断裂试样几何尺寸难以满足平面应变的条件.本文提出用空心杆代替实心杆.针对建立的两杆法加载平面应变断裂韧性的80 mm...
来源: 评论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
收藏 引用
2015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
作者: 范壮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超轻材料和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中国
石墨烯是一种由sp2杂化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碳纳米材料,具有高的理论比表面积(2630 m2/g)、优良的导热性能、良好的电子迁移率和优越的力学性能,已成为了化学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在能源储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石墨烯在制...
来源: 评论
前驱体溶液pH值对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低温NH_3-SCR性能的影响(英文)
收藏 引用
燃料化学学报 2014年 第12期42卷 1455-1463页
作者: 董国君 张玉凤 赵元 白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育部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采用调节前驱体溶液pH值的方法制备了用于低温NH3-SCR的V2O5-WO3/Ti O2催化剂。通过XPS、Raman光谱、H2-TPR、NH3-TPD、NH3-DRIFT、XRD及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其脱硝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前驱体溶液酸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石墨修饰商品用纸负载金属钴的制备及其对NaBH4电氧化性能研究
石墨修饰商品用纸负载金属钴的制备及其对NaBH4电氧化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次全国电化学大会
作者: 宋聪颖 闫鹏 张栋铭 杨雪莹 王贵领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1-2]以NaBH4作为燃料,具有能量密度高,开路电位高,污染性低等优点.因此,DBFC的研究得到了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重视.
来源: 评论
泡沫镍载氧化亚铜/铜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水系混合电容器中应用
泡沫镍载氧化亚铜/铜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水系混合电容器中应用
收藏 引用
第十八次全国电化学大会
作者: 徐盼盼 刘继军 杜孟孟 程魁 叶克 王贵领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氧化亚铜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廉价,资源丰富等特点,因此有望作为商业化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1].金属泡沫镍集流体上直接生长氧化亚铜不仅可以加快离子的传输,还可以保持快速的电化学反应.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