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3 篇 期刊文献
  • 7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3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6 篇 工学
    • 20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7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8 篇 机械工程
    • 22 篇 电气工程
    • 9 篇 冶金工程
    • 6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5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 篇 建筑学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40 篇 理学
    • 29 篇 化学
    • 10 篇 物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生物学
  • 9 篇 农学
    • 3 篇 植物保护
    • 2 篇 园艺学
    • 1 篇 作物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主题

  • 29 篇 镁锂合金
  • 23 篇 力学性能
  • 13 篇 耐蚀性
  • 11 篇 腐蚀
  • 11 篇 微观组织
  • 9 篇 电化学行为
  • 9 篇 复合材料
  • 9 篇 显微组织
  • 8 篇 镁合金
  • 8 篇 电化学性能
  • 7 篇 mg-li合金
  • 7 篇 熔盐
  • 7 篇 熔盐电解
  • 6 篇 不锈钢
  • 6 篇 耐蚀性能
  • 6 篇 硬度
  • 6 篇 电沉积
  • 5 篇 恒电位电解
  • 5 篇 原位自生
  • 5 篇 氯化物熔盐

机构

  • 298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4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8 篇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
  • 14 篇 教育部超轻材料和...
  • 11 篇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
  • 10 篇 华东交通大学
  • 5 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 4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
  • 3 篇 湖南科技大学
  • 3 篇 哈尔滨理工大学
  • 3 篇 海装沈阳局驻葫芦...
  • 3 篇 黑河学院
  • 3 篇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
  • 3 篇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
  • 3 篇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
  • 3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3 篇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
  • 3 篇 安徽工业大学
  • 3 篇 中山大学

作者

  • 76 篇 张密林
  • 39 篇 韩伟
  • 28 篇 颜永得
  • 28 篇 zhang mi-lin
  • 24 篇 巫瑞智
  • 22 篇 曹殿学
  • 21 篇 李梅
  • 19 篇 黄晓梅
  • 18 篇 zhang milin
  • 17 篇 han wei
  • 16 篇 姜风春
  • 16 篇 刘瑞良
  • 14 篇 果春焕
  • 14 篇 薛云
  • 13 篇 孟国哲
  • 13 篇 王贵领
  • 12 篇 huang xiao-mei
  • 12 篇 叶克
  • 11 篇 金国
  • 11 篇 潘忠成

语言

  • 33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35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排序:
超轻变形Mg-Li-Al-Zn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
收藏 引用
铸造技术 2009年 第10期30卷 1256-1259页
作者: 吴利斌 孟祥瑞 崔崇亮 巫瑞智 张密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利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Mg-8Li-1Al,Mg-8Li-1Zn和Mg-8Li-1Al-1Zn超轻合金,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合金的力学性能在拉伸机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厚度为0.16 mm的Mg-8Li-1Al合金具有最高的拉伸强度(313.9 MP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金属氧化物涂层电化学性能表征的综合实验设计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年 第1期34卷 18-20,55页
作者: 龙萍 金国 薛丽莉 崔秀芳 哈尔滨工程大学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设计了表征金属氧化物涂层电化学性能的综合实验。以热分解法制备的Ru O2和(Ru,La)Ox涂层为研究对象,利用Tafel曲线(PC)、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等表征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La对钌基氧化物涂层电化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常温下镁锂合金浸锌溶液及一次浸锌
收藏 引用
腐蚀与防护 2008年 第12期29卷 752-755页
作者: 盛楠 张春红 黄晓梅 高丽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01
为了在常温下对镁锂合金表面进行浸锌,采用有机酸盐络合剂在传统浸锌溶液基础上制备新型浸锌溶液,对镁锂合金表面进行一次浸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分析仪对一次浸锌层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温下利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轻Mg-Li合金细晶强化与复合强化的研究现状
收藏 引用
铸造技术 2009年 第1期30卷 116-119页
作者: 孟祥瑞 巫瑞智 张密林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对镁锂合金细晶强化和复合强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强化方式对镁锂合金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控制凝固过程、添加晶粒细化元素和变形加工能够细化镁锂合金的晶粒,分析了各种元素对镁锂合金晶粒的细化作用;通过真空浸渗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石墨烯片层孔道设计及其结构调控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4年 第33期59卷 3306-3312页
作者: 盛利志 江丽丽 范壮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01
石墨烯——最薄的二维碳材料,因其具有卓越的机械、光学、电子和热性能,使其在复合材料、电子器件、能源储存和吸附分离等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石墨烯筛(graphene nanomesh)作为一种在石墨烯片层引入纳米孔的多孔石墨烯,除了具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o对Mg-9.7Li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09年 第11期37卷 46-50页
作者: 韩伟 赵全友 魏树权 哈尔滨工程大学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采用低温熔盐电解方法制备Mg-9.7Li-xHo(x=0,0.6,1.0,3.0)镁合金;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和腐蚀试验等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Ho对Mg-9.7Li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g-9.7Li镁合金中加入稀土Ho,明显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Ti/Al_3Ti的腐蚀行为
收藏 引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6年 第7期26卷 1420-1426页
作者: 王帅 韦宁霞 果春焕 刘郢 孟国哲 姜风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01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南京210093
以TC4钛合金箔片和纯Al箔片为原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单相金属间化合物Al_3Ti和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Ti/Al_3Ti。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等测试技术,研究对供货态的TC4、随炉热处理的TC4、单相金属间化合物Al_3T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gCl_2在LiCl-KCl熔盐中的电化学特性(英文)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 2013年 第8期29卷 1698-1704页
作者: 唐浩 颜永得 张密林 薛云 张志俭 杜卫超 何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01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150001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北京102413
研究了温度范围在723-908K的LiCl-KCl熔盐体系中MgCl2的电化学行为和热力学性质.循环伏安和方波伏安法研究表明镁离子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为包含了两个电子转移的一步反应.利用Berzins和Delahay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镁离子的扩散系数,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受控凝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金属学报 2018年 第5期54卷 669-681页
作者: 陈光 郑功 祁志祥 张锦鹏 李沛 成家林 张中武 南京理工大学先进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材料评价与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210094 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南京211167 哈尔滨工程大学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01
本文对作者所在课题组近20年来开展的受控凝固研究与应用工作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凝固前母相的熔体热处理、液/固两相区的半固态处理、非平衡材料的快冷顺序凝固、半固态快冷顺序凝固等,以及将受控凝固扩展到固态相变阶段的定向热处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材料进展 2016年 第2期35卷 141-151页
作者: 张中武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高强度低合金钢是在普通碳素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强度适中、加工性好且经济适用而在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以及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对钢材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焊接性能和低温韧性,因此铜沉淀强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