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9 篇 期刊文献
  • 1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3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9 篇 工学
    • 13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16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 篇 机械工程
    • 5 篇 光学工程
    • 4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林业工程
  • 40 篇 理学
    • 35 篇 物理学
    • 5 篇 化学

主题

  • 24 篇 力学性能
  • 23 篇 空间电荷
  • 16 篇 介电性能
  • 13 篇 双马来酰亚胺
  • 10 篇 聚醚砜
  • 10 篇 低密度聚乙烯
  • 9 篇 纳米复合材料
  • 9 篇 聚酰亚胺
  • 8 篇 交联聚乙烯
  • 8 篇 复合材料
  • 8 篇 环氧树脂
  • 7 篇 光纤光学
  • 7 篇 局部放电
  • 7 篇 击穿强度
  • 6 篇 硅钢片漆
  • 6 篇 电树枝
  • 6 篇 电压稳定剂
  • 5 篇 性能
  • 5 篇 碳纳米管
  • 5 篇 耐热性

机构

  • 213 篇 哈尔滨理工大学
  • 48 篇 工程电介质及其应...
  • 11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篇 哈尔滨市香坊区疾...
  • 6 篇 哈尔滨市香坊区疾...
  • 3 篇 水力发电设备国家...
  • 3 篇 工程电介质及应用...
  • 3 篇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
  • 3 篇 哈尔滨哈普电气技...
  • 3 篇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
  • 3 篇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
  • 3 篇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
  • 3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3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3 篇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
  • 3 篇 工程电介质及其应...
  • 3 篇 哈尔滨大电机研究...
  • 3 篇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
  • 3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 篇 国家水利发电设备...

作者

  • 63 篇 赵洪
  • 40 篇 zhao hong
  • 29 篇 刘立柱
  • 26 篇 陈宇飞
  • 22 篇 杨佳明
  • 21 篇 翁凌
  • 21 篇 王暄
  • 18 篇 chen yufei
  • 17 篇 李忠华
  • 16 篇 张文龙
  • 14 篇 liu lizhu
  • 14 篇 滕成君
  • 14 篇 张晓虹
  • 14 篇 高俊国
  • 13 篇 张伟超
  • 13 篇 张明艳
  • 13 篇 张笑瑞
  • 12 篇 吴子剑
  • 12 篇 韩宝忠
  • 12 篇 yang jiaming

语言

  • 23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电介质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37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可温度自动跟踪的高精度光纤光栅电流互感器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年 第24期32卷 141-147,22页
作者: 刘杰 赵洪 王鹏 蒋亮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80 工程电介质及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80
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粘贴到超磁致伸缩材料(giant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GMM)上作为电流互感器的传感探头,用硅钢片构建磁路系统以约束并引导交变电流产生的磁力线进入传感探头,实现交变电流的传感,此传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熔体真空脱气对LDPE空间电荷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绝缘材料 2015年 第12期48卷 61-64页
作者: 张星宇 杨佳明 彭斯远 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80
研究了熔体真空脱气处理对低密度聚乙烯空间电荷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剂的添加会增加试样的同极性空间电荷注入量。熔体真空脱气处理能有效降低材料的杂质含量,使材料中的空间电荷量降低。
来源: 评论
不同密度聚乙烯直流介电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绝缘材料 2017年 第2期50卷 35-38,45页
作者: 刘丛吉 杨佳明 陈俊岐 赵洪 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80
为研究聚乙烯密度对其直流介电性能的影响,测试了LDPE、MDPE和HDPE的击穿强度、电导特性和空间电荷特性,探讨了结晶形貌及结晶度对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的结晶度和片晶敛集度对其电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密度增加,聚乙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制备工艺对SiO_2/LDPE纳米复合材料空间电荷特性和直流击穿强度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绝缘材料 2015年 第11期48卷 31-34,39页
作者: 宋宇程 杨佳明 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80
采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和转矩流变仪制备了Si O2/LDPE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两种工艺对纳米粒子分散情况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利用电声脉冲法(PEA)比较LDPE和Si O2/LDPE纳米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抑制能力,并测量了其温下的直流击穿特性。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工业用高压脉冲电场灭菌电源研制
收藏 引用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19年 第3期23卷 65-72页
作者: 魏新劳 王浩然 郭政良 朱博 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80 黑龙江特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150029 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 上海200433
针对高压脉冲电场灭菌设备工业化对脉冲电源的特殊要求,提出一种采用固态开关的新型高压脉冲电源。此电源通过对传统Marx高压脉冲发生器的结构进行改进,使新型电源具有良好的电压钳位功能,解决固态开关串联对于开关开断不一致性而导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硅-氧化铝共掺杂聚酰亚胺薄膜及其性能
收藏 引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年 第2期26卷 131-134页
作者: 刘立柱 翁凌 崔巍巍 朱兴松 雷清泉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及氧化铝溶胶,将溶胶混合后掺入正在反应的聚酰胺酸中,制得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氧化铝杂化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杂化薄膜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无机组分含量不同的杂化薄膜的力学性能、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测试导电复合材料直流电阻的四端电极法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年 第10期42卷 1677-1680页
作者: 韩宝忠 韩宝国 王艳洁 蒋慧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80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哈尔滨150090
为了探讨基于网状或环状电极的直流四端电极法在导电复合材料电阻测试中应用的可行性,比较了应用于不同基体、不同导电填料的导电复合材料直流电阻测试的两端电极法和四端电极法,提出了网状或环状电极与导电复合材料之间接触电阻的计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电荷特性
收藏 引用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2010年 第6期8卷 532-536页
作者: 孙志 韩柏 张冬 宋伟 何丽娟 王暄 雷清泉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哈尔滨150080 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80 黑龙江省电介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80
为了解微纳米尺度下聚合物绝缘材料表面电荷生成、发展规律和机理,利用电场力显微镜(electrostatic force microscope,EFM)研究了两种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电荷生成及其衰减特性.采用EFM的导电探针在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注入电荷,并对产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直流叠加冲击电压下HVDC电缆暂态电场分布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年 第24期36卷 6682-6692页
作者: 郑欢 刘乐乐 李忠华 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80 北京市电力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100031
运行中的HVDC电缆除了承受正常工作电压作用外,同时可能承受雷电和操作冲击电压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电缆绝缘结构设计时既要考虑稳态直流电场分布又要考虑冲击电压下暂态电场分布。由于HVDC电缆绝缘的电导率是电场及温度的函数,使得HVD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功能化石墨烯改性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微观表征及性能
收藏 引用
化工学报 2018年 第10期69卷 4456-4463页
作者: 陈宇飞 武耘仲 郭红缘 汪波涛 耿成宝 滕成君 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电介质及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哈尔滨市香坊区疾病控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分别采用水合肼、壳聚糖、KOH还原得到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并对三种还原方法做了对比,选择最佳方案;再通过离子液体(NH_2IL)对rGO功能化得到改性还原氧化石墨烯(NH_2IL-rGO)。以二烯丙基双酚A(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