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 篇 医学
    • 7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主题

  • 3 篇 创伤
  • 2 篇 sir模型
  • 2 篇 循证决策
  • 2 篇 爆发
  • 2 篇 中国
  • 2 篇 计算流行病学
  • 2 篇 循证医学
  • 2 篇 系统生物学
  • 2 篇 埃博拉出血热
  • 2 篇 灾难医学
  • 2 篇 系统仿真
  • 2 篇 系统评价
  • 1 篇 烧伤
  • 1 篇 分级聚类算法
  • 1 篇 数据
  • 1 篇 调控网络分析
  • 1 篇 地震伤
  • 1 篇 诊疗技术
  • 1 篇 病死率
  • 1 篇 早期复苏

机构

  • 5 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 2 篇 北卡罗来纳大学
  • 2 篇 泸州医学院
  • 1 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 1 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 1 篇 急救中心
  • 1 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 1 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急救中心急诊外科
  • 1 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 1 篇 新西兰怀卡托大学
  • 1 篇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
  • 1 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作者

  • 9 篇 江华
  • 7 篇 杨浩
  • 7 篇 曾俊
  • 6 篇 jiang hua
  • 6 篇 彭谨
  • 5 篇 yang hao
  • 5 篇 孙明伟
  • 5 篇 蔡斌
  • 4 篇 周志远
  • 4 篇 陈伟
  • 4 篇 cai bin
  • 3 篇 peng jin
  • 3 篇 zeng jun
  • 3 篇 潘海霞
  • 2 篇 charles damien l...
  • 2 篇 王文渊
  • 2 篇 sun mingwei
  • 2 篇 何路
  • 2 篇 sun ming-wei
  • 2 篇 胡卫建

语言

  • 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计算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组"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Meta回归算法评估烧伤临床营养系统评价的异质性
收藏 引用
中华烧伤杂志 2013年 第4期29卷 344-348页
作者: 蔡斌 江华 杨浩 孙明伟 王文渊 曾俊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计算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组 成都610101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创伤外科 成都610101
目的基于Meta回归算法对烧伤临床营养系统评价研究的异质性进行量化评估。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光盘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ochrane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注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渗溶液不能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病死率:系统评价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 第12期22卷 1388-1393页
作者: 孙明伟 刘婕 江华 彭谨 蔡斌 胡卫建 曾俊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计算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组 610101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急诊外科 61010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
目的系统地评价高渗盐溶液(hypertonic saline)复苏治疗对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TS)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2002年1月至2012年8月中英文7个生物医学数据库,建立随机对照试验(RCT)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鉴定。采用Cochra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基因表达和代谢调控网络扰动的可视化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 第6期22卷 591-596页
作者: 蔡斌 江华 潘海霞 蒋忠宁 陈伟 杨浩 周志远 胡卫建 Charles Damien Lu 彭谨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计算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组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急救中心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肿瘤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肠外与肠内营养科
目的应用系统生物方法,研发一种基于转录表达谱的基因网络可视化工具,以直观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的转录代谢调控的整体变化。方法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中心(NCBI)GEO数据库下载编号为GDS2331的一个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数据挖掘的地震创伤患者入院后结局预测模型
收藏 引用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年 第3期23卷 308-313页
作者: 孙明伟 江华 蔡斌 彭谨 杨浩 周志远 陈伟 Charles Damien Lu 曾俊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医院急诊与灾难医学研究所 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计算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组成都610101 急救中心 急诊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肠外与肠内营养科
目的模式识别技术(PRT)是一种挖掘重要信息的新型工具,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新的知识。基于汶特大地震中创伤患者的数据,笔者采用PRT建立地震伤员结局预测模型,旨在为提高灾难医学救援水平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数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筛选严重烧伤患者代谢紊乱的生物靶标
收藏 引用
中华烧伤杂志 2015年 第5期31卷 398-399页
作者: 张勇 蔡斌 江华 颜洪 杨浩 彭谨 王文渊 马思远 吴修文 彭曦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计算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组
近年来,尽管采用了一些新的诊疗技术,但严重烧伤患者的存活率并未显著提升,如何降低严重烧伤患者病死率仍然是烧伤医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大面积烧伤导致机体代谢模式发生显著改变,这些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
来源: 评论
基于计算流行病的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与爆发仿真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年 第9期23卷 974-978页
作者: 江华 潘海霞 孙明伟 彭谨 杨浩 周舜秦 陈伟 周志远 刘义涛 何路 曾俊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计算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组 成都610101 急救中心急诊外科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学院Lineberger癌症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肠外与肠内营养科 泸州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管理学院
目的本研究旨在模拟外来输入性埃博拉出血热(Ebolavirusdisease,EVD)病例出现后,不同的防控策略对该病在我国传播及爆发流行模式的影响,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一种循证决策依据。方法选用传染病SIR动力模型建模。模拟病毒输入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创伤性休克复苏研究的挑战与机遇:大数据分析、计算科学、系统生物创伤科学的融合
收藏 引用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 第2期15卷 186-189页
作者: 曾俊 杨浩 江华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计算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组四川成都610072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72
传统临床科研格局下的创伤休克救治研究,面临仅靠自身难以突破的障碍。但随着近年来大数据挖掘、计算科学以及系统生物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创伤休克救治水平的多学科研究方向已经确立,整个创伤科学研究的未来必然是向融合多学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创伤科学研究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创伤科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术年会
作者: 江华 曾俊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 计算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组
创伤研究面临的严峻挑战创伤是45岁以下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有重要意义。数十年来,国际上和国内的众多研究者对于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和降低病死率,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不少创新性的技术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计算流行病的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与爆发仿真研究
基于计算流行病学的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与爆发仿真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三届稿会暨第六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
作者: 江华 潘海霞 孙明伟 彭谨 杨浩 周舜泰 陈伟 周志远 刘义涛 何路 曾俊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计算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组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急诊外科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科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学院Lineberger癌症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肠外与肠内营养科 泸州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目的本研究旨在模拟外来输入性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EVD)病例出现后,不同的防控策略对该病在我国传播及爆发流行模式的影响,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一种循证决策依据。方法选用传染病SIR动力模型建模。模拟病毒输入区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