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法学
    • 5 篇 民族学
  • 4 篇 历史学
    • 4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2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3 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 篇 青藏高原
  • 1 篇 青藏高原考古
  • 1 篇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1 篇 中西文化交流
  • 1 篇 区域文明
  • 1 篇 基层社会治理
  • 1 篇 中华文明形成
  • 1 篇 共有精神家园
  • 1 篇 文化共享
  • 1 篇 碳中和
  • 1 篇 跨喜马拉雅
  • 1 篇 能源合作
  • 1 篇 习近平总书记
  • 1 篇 中国
  • 1 篇 能源命运共同体
  • 1 篇 古代交通
  • 1 篇 全局战略
  • 1 篇 禹的传说
  • 1 篇 比较考古学

机构

  • 11 篇 四川大学
  • 3 篇 四部委四川大学
  • 2 篇 中央四部委铸牢中...
  • 2 篇 云南大学
  • 1 篇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
  • 1 篇 四部委共建四川大...
  • 1 篇 西藏大学
  • 1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西藏民族大学
  • 1 篇 四部委铸牢中华民...
  • 1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 篇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
  • 1 篇 四部委铸牢中华民...

作者

  • 5 篇 李锦
  • 4 篇 霍巍
  • 2 篇 朱雄关
  • 2 篇 罗娜娜
  • 1 篇 李慧珍
  • 1 篇 贡布多加
  • 1 篇 达瓦央金
  • 1 篇 王刘怡
  • 1 篇 周娓
  • 1 篇 杨艳
  • 1 篇 周真刚

语言

  • 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四部委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从三星堆考古看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脉络
收藏 引用
思想战线 2024年 第5期50卷 76-83页
作者: 霍巍 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610064 四部委共建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三星堆六个祭祀坑的考古新发现,带给世人有关三星堆与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若干重大问题的新的思考。观察三星堆,需要从古蜀文明、三星堆与中原殷周文明的关系以及世界文明视野下的三星堆三个维度来开展。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三星堆文明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藏学 2025年 第1期 1-11,209页
作者: 李锦 周娓 罗娜娜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成都610064 四部委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成都610064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成都610064
青藏高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分。近20年,青藏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已成为藏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更是青藏高原文化保护非遗转向的理论支撑。对青藏高原非遗的历史和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考古发现再论西藏西吐蕃时代的对外交通路线
收藏 引用
中国藏学 2023年 第6期 37-48,214页
作者: 霍巍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成都610064 四川大学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成都610064
西藏西是吐蕃时代重要的交通要地。文章基于在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噶尔县的考古发现,认为经过史前时代、象雄时代的多年经营,在这个区域也形成了吐蕃通往中亚、南亚和西域的若干重要交通路线。这些路线所构织成的交通路网是高原丝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禹的传说”和中华文明认同的活态表达
收藏 引用
思想战线 2024年 第2期50卷 29-38页
作者: 李锦 罗娜娜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65 四部委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四川成都610065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610065
禹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之一,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具有重要意义。禹的传说及相关禹迹遍布各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禹的传说”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有较好的活态性,并以三重形态表达出来:一是汉语系统的民间传说、大禹祭祀和三官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绒”: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表述和实践
收藏 引用
中国藏学 2024年 第3期 140-153,217页
作者: 李锦 贡布多加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成都610064 四川大学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成都610064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成都610064 西藏大学图书馆
藏族传统的地理文化概念中,通常将广袤的青藏高原分为“绒”“卓”两种自然地理单元与经济文化类型,且相应衍生出了“绒巴”和“卓巴”两种人群分类概念。“绒”“卓”二区居民在生计模式、生活方式、性格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文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形式与逻辑——以天柱县“合约食堂”为例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11期44卷 171-179页
作者: 周真刚 杨艳 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兰州大学中国边疆安全研究中心 贵州贵阳550004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成都610225
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动力是有效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甘溪侗寨合约食堂治理模式为分析对象,深入探讨了内生动力的表现形式、逻辑机理和激励机制等内容。基层社会内生动力体现在采取以基层群众自治为核心的多元共治、基层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系列访谈之二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 2023年 第6期 14-15页
作者: 霍巍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研究基地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其中,尤其强调在新时代要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建设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共有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论丛
收藏 引用
中华民族论丛 2023年 第2期 3-14+175页
作者: 李锦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四川大学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包含中国各区域、各民族文化的整体,也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二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藏羌彝走廊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华民族论丛
收藏 引用
中华民族论丛 2023年 第1期 188-190页
作者: 李锦 四部委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23年7月26日至27日,由四川民族宗教事务员会、西昌学院指导,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藏彝走廊专会、四川民族研究会主办,四川民族研究所、西昌学院科技处、凉山州民族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藏羌...
来源: 评论
试论中原文化对青藏高原文明进程的重大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 第6期12卷 13-20页
作者: 达瓦央金 霍巍 西藏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这里生活着以羌族、藏族为主体的各个民族,他们的文化抉择与发展走向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国西南边疆的长期稳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青藏高原的文明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