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5 篇 期刊文献
  • 5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0 篇 工学
    • 6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电气工程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生物工程
  • 57 篇 理学
    • 51 篇 化学
    • 3 篇 物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9 篇 密度泛函理论
  • 7 篇 甲烷
  • 6 篇 甲烷氧化偶联
  • 6 篇 甲烷部分氧化
  • 5 篇 反应机理
  • 4 篇 分子间相互作用
  • 4 篇 稳定性
  • 3 篇 氧化镧
  • 3 篇 单原子
  • 3 篇 碳酸氧镧
  • 3 篇 掺杂
  • 2 篇 二氧化碳
  • 2 篇 二氧化硅
  • 2 篇 dft
  • 2 篇 碱土金属
  • 2 篇 y2o3
  • 2 篇 分散
  • 2 篇
  • 2 篇 氧化铈
  • 2 篇 表界面化学

机构

  • 82 篇 厦门大学
  • 28 篇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
  • 5 篇 福建省能源材料科...
  • 4 篇 醇醚酯清洁生产国...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福建省理论与计算...
  • 2 篇 湖南科技大学
  • 2 篇 宁波大学
  • 2 篇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
  • 2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 篇 湖北大学
  • 2 篇 物质计算科学教育...
  • 2 篇 贵州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 篇 化学生物学福建省...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固体表面国家重点...
  • 1 篇 马克斯-普朗克煤炭...
  • 1 篇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
  • 1 篇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

作者

  • 30 篇 万惠霖
  • 27 篇 夏文生
  • 10 篇 翁维正
  • 8 篇 赵仪
  • 8 篇 侯玉慧
  • 7 篇 王斌举
  • 7 篇 苏培峰
  • 6 篇 wan huilin
  • 6 篇 吴玮
  • 6 篇 郑南峰
  • 6 篇 杨朝勇
  • 5 篇 曹泽星
  • 5 篇 陈明树
  • 5 篇 xia wensheng
  • 5 篇 张庆红
  • 5 篇 binju wang
  • 4 篇 袁友珠
  • 4 篇 段新平
  • 4 篇 zhang qinghong
  • 4 篇 张达

语言

  • 106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固体表面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省理论与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LaCoO3-TiO2纳米管阵列的构筑及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 2019年 第6期35卷 616-623页
作者: 弓程 向思弯 张泽阳 孙岚 叶陈清 林昌健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宁德市师范学院 特色生物化工材料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宁德352100
TiO2纳米管阵列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但可见光吸收弱,限制了其太阳能利用和环境应用。窄带隙的钙钛矿(ABO3)型氧化物能够吸收大范围波段的可见光,且稳定性高,但光催化活性低。本文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aCoO3纳米颗粒,然后利用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血红素铁酶中动态配位变化对C-H键选择性胺化反应的调控机制
收藏 引用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24年 第7期62卷 131-144页
作者: 张璇 刘佳 廖浪星 王子宽 王斌举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理论与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 浙江宁波315211 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 德国
氮杂环丙烷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生物碱中,具有杀菌、抗癌等作用.然而,目前关于生物体系在合成氮杂环丙烷结构过程中如何克服氮杂环丙烷高环张力带来的热力学不利因素,以及如何避免形成热力学更稳定的羟基化副产物的报道较少.TqaL_(NC)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氨羟化反应用于β-氨基醇的高效合成
收藏 引用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23年 第1期44卷 171-178页
作者: 胡瑞文 龚安界 廖浪星 郑颜欣 刘鑫 吴鹏 李福帅 郁慧丽 赵晶 叶龙武 王斌举 李爱涛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工业生物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理论与计算化学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0015
氨基醇是非常重要的手性砌块,广泛用于药物、天然产物、氨基酸及其手性助剂的合成.迄今为止,超过300000种含有此类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已被报道,其中包括2000多种天然产物、80多种已获批准的药物以及超过100种候选药物.鉴于β-氨基醇的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乙硼烷及其同系物的σ芳香性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 第3期55卷 305-308页
作者: 陈姝璇 陈秀梅 吕鑫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理论与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本文从理论上证明缺电子乙硼烷及其同系物X_2H_6(X=B,Al,Ga)中的四元环具有四中心四电子(4c4e)的环状σ共轭体系,尽管看似与休克尔芳香性规则相悖,但具有σ芳香性;类似地,X2(CH3)6(X=B,Al,Ga)等缺电子甲基化合物也有σ芳香性,但其σ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_4N_4和Se_4N_4中的跨空同共轭与同芳香性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 第6期55卷 793-796页
作者: 曾慧 陈秀梅 吕鑫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理论与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5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理论上证明了具有奇特双楔形笼状结构的S_4N_4和Se_4N_4分子具有同芳香性,其芳香性源于分立的NXN(X=S,Se)结构组元间极强的跨空同共轭效应.
来源: 评论
广义Kohn-Sham理论能量分解分析方法及其在金属配位体系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5期59卷 805-815页
作者: 黄大江 苏培峰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理论与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能量分解分析(EDA)方法是一种研究分子相互作用的定量分析理论方法,在分子自组装、药物设计、化学反应机理、力场发展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最近本课题组发展的广义Kohn-Sham能量分解分析方法(GKS-EDA)可以进行各种环境下化学成键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卷积神经网络在新型非富勒烯受体分子生成与性能预测上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5期61卷 777-785页
作者: 杨新玉 彭师平 赵仪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理论与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中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因其拓展了吸收光谱的范围、能够调节激子解离能量和具有灵活的给体-受体形貌等优点使得器件效率越来越接近产业化的目标.本研究借助本课题组之前构建的分子生成和性质预测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扰形式非马尔可夫随机薛定谔方程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5期59卷 791-804页
作者: 连曼 汪宇晨 赵仪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理论与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结果表明量子效应在各类光电材料超快动力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这些现象的理论研究促进了许多量子动力学方法的快速发展.和量子主方程相比,非马尔可夫随机薛定谔方程(non-Markovian stochastic Schr din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氢-苯并吲哚啉方酸染料晶体中电荷转移过程的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 第1期62卷 22-30页
作者: 彭吉生 汪宇晨 裴政 梁万珍 赵仪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理论与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由于具有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的强吸光性等优点,方酸类染料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之一.然而,其空穴迁移机制并不明确,较低的迁移率限制了器件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Ma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激发态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第1期63卷 24-33页
作者: 邵博孝 吴玮 苏培峰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理论与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目的]利用本课题组发展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激发态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以及不同类型的电子跃迁对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广义Kohn-Sham能量分解分析方法(generalized Kohn-Sham based energy decompositi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