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0 篇 期刊文献
  • 1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0 篇 工学
    • 2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0 篇 机械工程
    • 2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9 篇 光学工程
    • 9 篇 电气工程
    • 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8 篇 理学
    • 8 篇 物理学
    • 6 篇 化学
    • 3 篇 生物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0 篇 医学
    • 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队指挥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5 篇 静电驱动
  • 5 篇 微机电系统
  • 5 篇 mems
  • 4 篇 石墨烯
  • 3 篇 dna芯片
  • 3 篇 微型质子交换膜燃...
  • 3 篇 纳米金
  • 3 篇 基因型
  • 3 篇 加速度传感器
  • 3 篇 ingaas
  • 3 篇 微机电系统(mems)
  • 2 篇 铜离子
  • 2 篇 moems技术
  • 2 篇 微镜
  • 2 篇 组织工程
  • 2 篇 纤维支架
  • 2 篇 神经毒剂
  • 2 篇 表面张力梯度
  • 2 篇 斩波技术
  • 2 篇 垂直梳齿驱动器

机构

  • 3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2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8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5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4 篇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3 篇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
  • 3 篇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
  • 3 篇 上海科技大学
  • 3 篇 上海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2 篇 传感技术国家联合...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
  • 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作者

  • 23 篇 王跃林
  • 16 篇 吴亚明
  • 15 篇 赵建龙
  • 14 篇 李铁
  • 12 篇 李昕欣
  • 8 篇 毛红菊
  • 7 篇 熊斌
  • 7 篇 张熙贵
  • 7 篇 夏保佳
  • 7 篇 徐静
  • 7 篇 金庆辉
  • 6 篇 钟少龙
  • 6 篇 焦继伟
  • 5 篇 孙艳
  • 5 篇 陈涛
  • 5 篇 张永刚
  • 5 篇 赵峰
  • 5 篇 翟雷应
  • 5 篇 罗乐
  • 4 篇 刘翔

语言

  • 9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国家传感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97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基于柔性解耦梁和显微视觉的精密同轴定位系统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 2011年 第11期19卷 2685-2692页
作者: 陈涛 陈立国 潘明强 孙立宁 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
针对偶件装配对同轴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解耦梁和显微视觉技术的同轴定位调整系统。为满足同轴度在线调整和轴套的位姿保持,设计了一种"田"字型两自由度柔性解耦梁机构,并结合微动平台和夹具来实现同轴度调整时零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1年 第9期31卷 88-95页
作者: 王萍 毛红菊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上海200050
纳米技术的兴起,对生物医学领域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纳米材料是纳米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具有许多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独特的理化性质,因此在生物医学、传感器等重要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几类常见的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于痕量胺类同系物检测的谐振式微悬臂梁传感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 2011年 第9期24卷 1233-1237页
作者: 杨天天 于海涛 许鹏程 李昕欣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采用化学修饰法,将酸性羧基基团嫁接于高比表面的积的SBA-15介孔材料中,然后将该功能化介孔材料负载于集成谐振式微悬臂梁表面,制得一种高性能的挥发性胺类同系物传感器。胺类分子的吸附将导致质量型微悬臂梁传感器谐振频率的下降,传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电压驱动的MEMS F-P可调光学滤波器研究
收藏 引用
光电子.激光 2011年 第7期22卷 965-971页
作者: 翟雷应 徐静 李四华 吴亚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研制了一种新颖的光学腔与静电驱动器分离的Fabry-Pérot(F-P)可调谐滤波器。从光学设计、MEMS结构设计、制造工艺与器件测试等开展了F-P可调谐滤波器的研究,成功制备了工作在以1550 nm波长为中心、调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量试剂分配压电叠堆泵的设计与实验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 2011年 第3期33卷 382-385,389页
作者: 陈立国 邵超 刘德利 陈涛 朱永杨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上海200050
设计、研制了进行微量、快速、精确试剂分配的压电叠堆泵,研究了压电叠堆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解析法和有限元仿真分析法对泵膜、位移放大机构的静态、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研究了关键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对样机进行实验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目标拓扑优化设计在纳米定位平台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 2011年 第2期33卷 228-231页
作者: 陈立国 张洋 陈涛 荣伟彬 孙立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上海200050
纳米定位平台在微型机械和精密仪器的设计和制造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将拓扑优化引入到压电陶瓷驱动的一维纳米定位平台设计中,并利用多目标设计方法对平台的运动和结构需求进行了优化,采用楔形预紧结构对压电陶瓷进行紧密预紧。经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维掩膜硅各向异性腐蚀工艺释放微悬空结构
收藏 引用
微纳电子技术 2011年 第5期48卷 326-332页
作者: 黄占喜 吴亚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三维掩膜的硅各向异性腐蚀工艺,即利用深反应离子刻蚀、湿法腐蚀等常规体硅刻蚀工艺和氧化、化学气相沉积(CVD)等薄膜工艺制作出具有三维结构的氧化硅(SiO2)或氮化硅(Si3N4)薄膜,以该三维薄膜作为掩膜进行各向异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肿瘤微血管芯片的制备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11年 第5期17卷 505-512页
作者: 翟万银 吴蕾 贾春平 邵建波 徐元森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6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200050
肿瘤血管结构不同于正常组织血管,由内皮细胞松散地围成不完整的管道,呈高通透性。为建立体外简便、有效、低廉的肿瘤血管模型,本研究采用微加工技术,制作了肿瘤血管微流控芯片。芯片包括24 mm长50μm宽40μm深的微管道和一侧的微腔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静电力驱动的液滴数字传输芯片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10年 第2期16卷 131-136页
作者: 皋华敏 李铁 许磊 刘翔 王翊 周萍 王跃林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系统技术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50
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静电力驱动的数字微流芯片。通过优化芯片的结构,采用硅为衬底,TiW/Au为微电极阵列,较薄的氮化硅和碳氟聚合物为介质层和疏水膜层,驱动电压大为降低。目前已成功实现了在30V的驱动电压下,对去离子水液滴的两维驱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温度梯度驱动的液滴传输行为研究
收藏 引用
测试技术学报 2010年 第5期24卷 377-380页
作者: 高安然 李铁 刘翔 焦继伟 王跃林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系统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温度梯度驱动的液滴传输芯片,以实现对微液滴传输的精确控制.介绍了驱动原理和工艺流程,分析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该芯片利用温度梯度下液滴表面形成的表面张力梯度来传输液滴,采用玻璃作为衬底,Ti为电阻加热器,Au为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