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0 篇 期刊文献
  • 1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0 篇 工学
    • 2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0 篇 机械工程
    • 2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9 篇 光学工程
    • 9 篇 电气工程
    • 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8 篇 理学
    • 8 篇 物理学
    • 6 篇 化学
    • 3 篇 生物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0 篇 医学
    • 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队指挥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5 篇 静电驱动
  • 5 篇 微机电系统
  • 5 篇 mems
  • 4 篇 石墨烯
  • 3 篇 dna芯片
  • 3 篇 微型质子交换膜燃...
  • 3 篇 纳米金
  • 3 篇 基因型
  • 3 篇 加速度传感器
  • 3 篇 ingaas
  • 3 篇 微机电系统(mems)
  • 2 篇 铜离子
  • 2 篇 moems技术
  • 2 篇 微镜
  • 2 篇 组织工程
  • 2 篇 纤维支架
  • 2 篇 神经毒剂
  • 2 篇 表面张力梯度
  • 2 篇 斩波技术
  • 2 篇 垂直梳齿驱动器

机构

  • 3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2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8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5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4 篇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3 篇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
  • 3 篇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
  • 3 篇 上海科技大学
  • 3 篇 上海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2 篇 传感技术国家联合...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
  • 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作者

  • 23 篇 王跃林
  • 16 篇 吴亚明
  • 15 篇 赵建龙
  • 14 篇 李铁
  • 12 篇 李昕欣
  • 8 篇 毛红菊
  • 7 篇 熊斌
  • 7 篇 张熙贵
  • 7 篇 夏保佳
  • 7 篇 徐静
  • 7 篇 金庆辉
  • 6 篇 钟少龙
  • 6 篇 焦继伟
  • 5 篇 孙艳
  • 5 篇 陈涛
  • 5 篇 张永刚
  • 5 篇 赵峰
  • 5 篇 翟雷应
  • 5 篇 罗乐
  • 4 篇 刘翔

语言

  • 9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国家传感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97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Ink的状态对微型PEMFC氧电极Pt利用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电源技术 2006年 第8期30卷 617-620页
作者: 张熙贵 夏保佳 刘娟英 郑丹 徐乃欣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上海200050
电化学极化实验表明,Ink(催化剂与溶剂在超声条件下形成的墨水状浆料)为胶体时,对应的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氧电极极化性能相对于Ink为溶液时有明显提高。通过激光粒度实验和扫描电镜实验证实了Ink不同状态时对应的氧电极催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苯并环丁烯进行圆片级硅–硅气密性键合
收藏 引用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6年 第2期25卷 55-57页
作者: 刘玉菲 李四华 吴亚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微系统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应用苯并环丁烯(BCB)材料对硅片进行了圆片级低温键合,并研究了其在气密性封装工艺中的应用。测试表明:在250℃的低温键合条件下,封装后样品的气密性优于3.0×10–***3/sHe;剪切力达4.7MPa以上;封装样品合格率达94%以上;通过热循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质子膜表面粗糙化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性能改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6年 第4期23卷 472-476页
作者: 张熙贵 夏保佳 刘娟英 王涛 钦佩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上海200050
通过对Nafion117表面粗糙化和“预先溶胀法”制备技术提高了微型PEM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极化性能.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检测方法证明,Nafion117表面粗糙化后扩展了催化层/质子膜三相界面区域,增大了电化学反应的有效活性面积,降低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多种临床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基因
收藏 引用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6年 第6期24卷 372-377页
作者: 毛红菊 林东昉 徐晓刚 张宏莲 张婴元 汪复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上海20005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目的快速、准确、灵敏地检测临床常见的致病菌及其耐药基因。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利用细菌23S rRNA基因序列信息和某些耐药基因作为检测靶基因,设计针对不同菌属的寡核苷酸探针和耐药基因探针的基因芯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微机电系统技术制微型PEMFC及其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电源技术 2006年 第4期30卷 261-265,268页
作者: 陈聪 郑丹 张熙贵 杨辉 夏保佳 李昕欣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上海200235
采用氧化、光刻、KOH湿法腐蚀和溅射等一系列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在n型单晶硅片衬底上制作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mPEMFC)的精细流场,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形成的流场微观形貌。将加工好的流场板分别与不同的膜电极组件(ME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高灵敏度低功耗的磁场传感器设计与模拟
新型高灵敏度低功耗的磁场传感器设计与模拟
收藏 引用
第八届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术年会
作者: 刘玉菲 赵本刚 吴亚明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微系统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微系统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微系统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浙江大学 杭州310027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微弱磁场检测的新型MOEMS磁场传感器结构,包括MEMS微扭转敏感结构、磁性敏感薄膜和光学检测部分.文中分析了器件的磁敏感原理和光学检出原理,给出了器件的结构参数、模态分析和综合设计考虑,并利用Matlab进行了解析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带有静电自检测功能的高灵敏度加速度传感
收藏 引用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05年 第3期26卷 547-553页
作者: 程保罗 李昕欣 王跃林 焦继伟 车录锋 杨恒 戈肖鸿 宋朝晖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研究了一种带有自检功能的在平面内自限制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为实现该加速度传感器,提出了一套新的体硅微机械工艺,使用普通硅片取代SOI硅片来制作器件.传感器采用在深槽侧壁(悬臂梁弯曲的表面)制作压阻的方法,灵敏度比在硅表面上制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微机电系统技术制作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收藏 引用
电源技术 2005年 第10期29卷 663-667页
作者: 王涛 陈聪 张熙贵 夏保佳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上海200050
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在n型单晶硅片衬底上制作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μPEMFC)的流场板,并用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将它与用Nafion1135质子交换膜以传统热压方法制备的膜电极组装成H2/空气自呼吸式"PEMFC,该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年 第4期13卷 302-304页
作者: 金根娣 龚启明 毛红菊 徐道振 陆志檬 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病毒研究室 上海2000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地坛医院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输血后肝炎和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其中20%~30%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人类危害极大.10多年来,干扰素α曾被选择性地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丙肝)[1],它对于改善患者肝功能、预防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因芯片在丙型肝炎病毒分型检测中的评价
收藏 引用
现代免疫学 2005年 第1期25卷 42-44页
作者: 毛红菊 金根娣 刘康栋 赵建龙 陆志檬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传染科 上海200025
研究HCV基因分型芯片检测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型,以测序法进行对比,并探讨了IFN治疗慢性丙肝疗效与基因型的关系。采用基因芯片的方法对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型,并通过测序验证。结果基因芯片和测序结果完全一致。20例丙肝患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