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19 篇 期刊文献
  • 14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73 篇 医学
    • 774 篇 临床医学
    • 4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9 篇 中西医结合
    • 2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60 篇 工学
    • 40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7 篇 生物工程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机械工程
  • 19 篇 理学
    • 10 篇 生物学
    • 4 篇 数学
    • 3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0 篇 经济学
    • 10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世界史

主题

  • 36 篇 患者
  • 36 篇 心肌梗死
  • 34 篇 心房颤动
  • 32 篇 肺动脉高压
  • 31 篇 心肺运动试验
  • 30 篇 高血压
  • 28 篇 危险因素
  • 27 篇 心力衰竭
  • 25 篇 体外循环
  • 25 篇 冠心病
  • 24 篇 应用
  • 24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23 篇 方法
  • 23 篇 心血管疾病
  • 21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18 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 17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16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15 篇 心律失常
  • 15 篇 预后

机构

  • 19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16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9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50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4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2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32 篇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
  • 2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2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24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2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9 篇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
  • 18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17 篇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
  • 16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5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15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13 篇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作者

  • 96 篇 张澍
  • 78 篇 孙兴国
  • 53 篇 胡盛寿
  • 51 篇 李卫
  • 47 篇 王杨
  • 42 篇 唐跃
  • 39 篇 蒋立新
  • 39 篇 荆志成
  • 37 篇 华伟
  • 36 篇 李建军
  • 33 篇 陈柯萍
  • 33 篇 柳志红
  • 32 篇 谭晓越
  • 30 篇 郑哲
  • 30 篇 李守军
  • 29 篇 王浩
  • 28 篇 常谦
  • 27 篇 熊长明
  • 26 篇 崔永春
  • 26 篇 惠汝太

语言

  • 96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
961 条 记 录,以下是281-290 订阅
排序:
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概论Ⅱ:循环调控新视野
收藏 引用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5年 第4期31卷 302-307页
作者: 孙兴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心血管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目的:传统系统生理学对于循环调控的解读仅就血液循环单一系统而言,而基本不考虑其他系统,必然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人体是有机整体,只有从整体对循环功能调控分析才能更深入。方法:在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以循环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肺损伤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5年 第6期36卷 536-539页
作者: 黄小聪 薛庆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100037
背景保护性肺通气治疗可降低急性肺损伤(acutelung injury,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 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死率,但因损伤的肺组织未得到及时修复,其死率仍居高不下。目的审视干细胞疗法对ALI或AR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包剥脱术术前危险因素与转归分析
收藏 引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5年 第3期36卷 267-270页
作者: 黄小聪 薛庆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100037
背景心包剥脱术被证实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有效方法,但若干围术期危险因素影响术后患者短期及长期死率。目的识别围术期危险因素有利于合理评估围术期风险,改善管理策略。内容从心包炎因、心包钙化、心脏疾病相关因素、内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谈研究型医院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5年 第2期15卷 1298-1300页
作者: 俞莉萍 王晓建 惠汝太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创建研究型医院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一,是医院从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的最佳途径,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保持优势地位的关键。科研人员是研究型医院发挥创新力的最宝贵资源和最核心要素,他们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研究型医院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溶血磷脂酸预处理提高心肌梗死区移植干细胞存活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5年 第1期13卷 57-60页
作者: 侯剑峰 刘学彬 丛祥凤 胡盛寿 陈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预处理对心肌梗死后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早期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MSCs取自雄性SD大鼠,缺氧无血清条件下LPA预处理MSCs,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雄性SD大鼠心肌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脏再同步治疗20周年回顾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 第1期19卷 5-8页
作者: 华伟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2014年是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治疗( CRT)20周年。在此,本文回顾了CRT由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全过程,评论了目前患者植入CRT器械后专家需面对的问题。
来源: 评论
儿童Fontan术后应用降低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有益吗?
收藏 引用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5年 第4期22卷 306-310页
作者: 张雅娟 闫军 李守军 王强 闫鹏 姜睿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心 北京100037
目的评价靶向扩张肺血管药物治疗Fontan儿童患者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共42例在心血管病医院行Fontan手术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术前导管及超声资料,术前、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资料,血标本资料及术后应用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无导线起搏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 第1期19卷 74-75页
作者: 郑晓琳 陈柯萍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自1958年问世以来,起搏器已成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手段。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创新,起搏器由最初开胸植入单根导线起搏心,逐步发展为经静脉植入2∽3根导线以提供房生理性起搏甚至双心同步起搏。导线脱位、血栓形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老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 第2期19卷 111-112页
作者: 李玉秋 陈柯萍 樊晓寒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患者男,90岁,10年前(2004年)因心悸就诊于当地医院,心电图检查提示心房颤动(房颤),超声心动图排除心脏瓣膜,诊断为“阵发性房颤”,2d后转为窦性心律.患者有高血压史30年,2型糖尿史10年,高脂血症史10年,痛风史1年.根据C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导管无导线起搏器植入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 第2期19卷 145-146页
作者: 陈柯萍 戴研 郑晓琳 郭晓刚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作为起搏器家族的新成员,无导线起搏器将脉冲发生器与起搏导线微缩成可植入心腔的“胶囊”起搏器,避免了导线在静脉系统的长期留置,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本院植入国内首例无导线起搏器例.患者男,59岁.因“胸闷、气促6个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