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5 篇 期刊文献
  • 2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3 篇 医学
    • 82 篇 临床医学
    • 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6 篇 工学
    • 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5 篇 心房颤动
  • 10 篇 患者
  • 9 篇 方法
  • 5 篇 中国
  • 5 篇 随访
  • 4 篇 资料
  • 4 篇 心力衰竭
  • 4 篇 发生率
  • 4 篇 危险因素
  • 4 篇 预后
  • 4 篇 心血管病
  • 4 篇 心肌梗死
  • 3 篇 治疗情况
  • 3 篇 基线
  • 3 篇 评估
  • 3 篇 心血管事件
  • 3 篇 专家
  • 3 篇 死亡
  • 3 篇 收集
  • 3 篇 医院

机构

  • 21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11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9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5 篇 国家心脏病中心中...
  • 3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3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3 篇 北京市 北京协和医...
  • 3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 3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2 篇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
  • 2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2 篇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
  • 2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作者

  • 46 篇 杨艳敏
  • 43 篇 朱俊
  • 26 篇 王娟
  • 23 篇 黄毕
  • 19 篇 张晗
  • 19 篇 田力
  • 15 篇 梁岩
  • 14 篇 谭慧琼
  • 13 篇 邵兴慧
  • 9 篇 张澍
  • 9 篇 万槐斌
  • 8 篇 zhu jun
  • 6 篇 yang yan-min
  • 6 篇 zhang shu
  • 6 篇 邵兴惠
  • 6 篇 李建冬
  • 6 篇 yang yanmin
  • 5 篇 樊晓寒
  • 5 篇 于丽天
  • 5 篇 李守军

语言

  • 9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
9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不同时期中国非ST段抬高型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 第8期42卷 655-660页
作者: 白莹 梁岩 谭慧琼 乔树宾 张峻 杨艳敏 章晏 朱俊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 100037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100037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时期中国非ST段抬高型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了解时代变化对患者人群特点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两组例来自不同时期的两个国际大规模NSTE-ACS临床试验中所有接受冠状动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女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30 d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 第10期41卷 826-832页
作者: 宋雷 邱洪 吴元 张峻 张茵 谭晓燕 乔树宾 吴永健 颜红兵 高润霖 陈在嘉 杨跃进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100037
目的 了解再灌注治疗时代女性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入住冠心监护房的72 h内性心肌梗死患者471例,男性368例(78.1%),女性103例(21.9%),观察比较男性与女性患者临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血压史及基线血压水平对中国诊心房颤动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 第11期41卷 911-915页
作者: 王娟 杨艳敏 朱俊 张晗 邵兴慧 田力 黄毕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急重症中心 100037
目的 探讨高血压史及基线血压水平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发生)的影响.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全国20家医院连续入选诊就诊的所有房颤患者,无论是否为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性和亚性导线穿孔七例的临床特征与处理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 第10期41卷 862-865页
作者: 戴研 陈柯萍 华伟 浦介麟 任晓庆 张澍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目的 回顾性分析起搏导线所导致的性和亚性心脏穿孔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了解心脏穿孔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选择2006年至2011年起搏器置入术中及术后发生心脏穿孔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起搏器电学参数及胸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心房颤动血栓栓塞预防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 第5期42卷 370-371页
作者: 朱俊 杨艳敏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 100037
21世纪以来,高危非瓣膜心房颤动(房颤)的抗凝治疗得到空前重视.华法林虽已取得明确证据,但即使在发达国家,其使用率也仅在60%左右.我国的使用率更低,在最近的一项诊房颤的注册研究中,中国高危非瓣膜房颤的抗凝治疗率仅13.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肥厚型心肌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预测与防治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 第4期50卷 332-336页
作者: 徐唯 杨艳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阜外医院急重症中心北京100037
心房颤动(房颤)是肥厚型心肌(HCM)患者最常合并的一种心律失常,合并房颤的HCM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而血栓栓塞也是导致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尚缺乏关于HCM合并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有效的预测模型或评分系统。在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汉族人群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 第5期42卷 384-388页
作者: 娄莹 华潞 韩璐璐 李彦 张晓星 唐闽 禹海文 柳志红 王巍 许建屏 刘红 李一石 国家心脏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100037 国家心脏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100037 国家心脏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100037 国家心脏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外科中心 100037
目的 建立针对中国汉族患者的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 入选488例口服华法林抗凝的中国汉族患者,其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1.5~3.0,且INR均稳定达标,抗凝指征包括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及肺血栓栓塞症.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远程监测对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14年 第4期23卷 416-420页
作者: 孙筱璐 孙妍 王国干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急重症中心北京100370
目的 旨在评价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系统应用于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心电信号的有效性,评价心肌缺血的准确性,并探讨其在STEMI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入选2008年4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60例STEMI患者.所有受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高血压事业发展60年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 第2期43卷 101-103页
作者: 王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100037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健康,日益重视高血压的防治研究工作.在政府部门、专业团体、医疗机构、基层卫生机构及其有关人员共同努力下,高血压在流行学研究、人群防治、临床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和可喜成绩.本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4年ESC主动脉疾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 第S02期29卷 57-61页
作者: 高鑫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 北京市100037
自从2001年欧洲心脏学会(ESC)公布世界上首个有关主动脉疾的指南——《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治疗》以来,主动脉领域已有较大进步,包括影像学检查手段尤其是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术(CT)和磁共振(MRI)检查可以评价整个主动脉甚至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