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986~2022年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魔芋软腐病为主题发表的相关文献,利用CNKI和WoS自带分析工具以及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 6.1.R6,分析了魔芋软腐病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以期为我国魔芋软腐...
详细信息
基于1986~2022年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魔芋软腐病为主题发表的相关文献,利用CNKI和WoS自带分析工具以及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 6.1.R6,分析了魔芋软腐病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以期为我国魔芋软腐病研究领域提供理论支撑。结果显示:1986~2022年魔芋软腐病领域国内外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特别是2000~2010年间发文量增长明显,2010年后研究热度不减,总体发文量较稳定。研究领域内发文量较多的作者及机构间有一定的合作关系。国内外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魔芋软腐病的病原菌鉴定、抗病品种选育以及病害防治等三大方面。文献计量分析表明魔芋软腐病研究领域仍存在防控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优良抗病性品种培育亟待加强,其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研究方向。
林冠穿透雨空间异质性(即不同冠层位置穿透雨量的非均一性)及其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持续性(即时间稳定性)关系着土壤水分补给数量和效率,通过影响资源有效性作用于植物个体竞争和群落演替。本研究基于关键词检索并分析整理了Web of Scienc...
详细信息
林冠穿透雨空间异质性(即不同冠层位置穿透雨量的非均一性)及其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持续性(即时间稳定性)关系着土壤水分补给数量和效率,通过影响资源有效性作用于植物个体竞争和群落演替。本研究基于关键词检索并分析整理了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2022年发表的554篇相关主题论文数据,量化并对比了全球不同气候带和植物功能型的穿透雨数量、空间异质性及其时间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旱区穿透雨比例(72.0%±13.6%)小于湿润(75.1%±9.3%)和半湿润区(79.9%±10.4%),热带(80.9%±14.6%)高于暖温带(74.2%±7.5%)和冷温带(74.1%±14.6%),灌木(68.9%±14.9%)小于乔木(76.7%±9.1%),但阔叶植物(75.2%±11.1%)和针叶植物(75.1%±9.9%)、常绿植物(76.7%±10.0%)和落叶植物(74.7%±11.9%)的林冠穿透雨比例接近,其空间变异系数在上述不同干湿区、温度带和植物功能型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穿透雨空间分布格局易保持相对稳定,冠层结构是影响其时间稳定性的主导因子,但缺乏不同时间尺度上典型地理单元(即地理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空间单元)之间的对比。建议未来研究通过向上延展至基于全球的空间尺度规律汇总,向下延展至基于过程的时间尺度机制分析,刻画穿透雨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并统一观测规范来增进不同研究之间的可参比性,以高效推进林冠穿透雨研究,为保护自然、管理人工、恢复受损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水文依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