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29 篇 期刊文献
  • 186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2,5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86 篇 农学
    • 73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75 篇 植物保护
    • 448 篇 林学
    • 31 篇 园艺学
    • 23 篇 作物学
    • 17 篇 畜牧学
    • 9 篇 兽医学
  • 759 篇 理学
    • 580 篇 生态学
    • 144 篇 生物学
    • 38 篇 大气科学
    • 9 篇 化学
    • 6 篇 地理学
  • 585 篇 工学
    • 271 篇 林业工程
    • 110 篇 公安技术
    • 56 篇 水利工程
    • 47 篇 农业工程
    • 4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6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9 篇 城乡规划学
    • 1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7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建筑学
  • 45 篇 管理学
    • 20 篇 公共管理
    • 16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0 篇 医学
    • 1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9 篇 经济学
    • 6 篇 理论经济学
  • 5 篇 法学
  • 2 篇 教育学

主题

  • 87 篇 三峡库区
  • 70 篇 气候变化
  • 63 篇 生物防治
  • 61 篇 马尾松
  • 44 篇 森林生态系统
  • 42 篇 生物量
  • 40 篇 松材线虫
  • 37 篇 松褐天牛
  • 37 篇 华北落叶松
  • 37 篇 花绒寄甲
  • 35 篇 多样性
  • 33 篇 植原体
  • 33 篇 物种多样性
  • 32 篇 森林火灾
  • 30 篇 消落带
  • 30 篇 人工林
  • 29 篇 土壤有机碳
  • 25 篇 土壤养分
  • 25 篇 环境因子
  • 25 篇 群落结构

机构

  • 72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0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6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4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9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26 篇 江西农业大学
  • 78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5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53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51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4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2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
  • 40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39 篇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
  • 3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6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36 篇 北京林果业生态环...
  • 35 篇 鄱阳湖流域森林生...

作者

  • 240 篇 肖文发
  • 143 篇 刘世荣
  • 135 篇 王小艺
  • 126 篇 王兵
  • 110 篇 王彦辉
  • 108 篇 wang bing
  • 101 篇 杨忠岐
  • 99 篇 臧润国
  • 98 篇 李迪强
  • 89 篇 liu shirong
  • 84 篇 张真
  • 81 篇 史作民
  • 80 篇 黄志霖
  • 79 篇 程瑞梅
  • 76 篇 xiao wenfa
  • 74 篇 牛香
  • 73 篇 孔祥波
  • 72 篇 舒立福
  • 71 篇 wang xiaoyi
  • 71 篇 于澎涛

语言

  • 2,5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516 条 记 录,以下是251-260 订阅
排序:
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天然林景观中主要木本植物关键种的潜在分布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07年 第6期31卷 1079-1091页
作者: 张志东 臧润国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生态位模型是预测物种潜在分布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探讨在热带天然林景观中木本植物(限于乔木和灌木)主要关键种的潜在分布,在对海南岛霸王岭的热带天然林进行按公里网格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演替地位和最大潜在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适应白洋淀湿地健康评价的IBI方法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2年 第21期32卷 6619-6627页
作者: 陈展 林波 尚鹤 李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天津自然博物馆 天津300074
IBI指数法是美国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国内应用较少,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学者尝试了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和鱼类完整性指数进行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试图建立适合白洋淀地区的生物完整性指数湿地健康状况评价的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袋护坡技术在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0年 第21期40卷 7941-7951页
作者: 简尊吉 郭泉水 马凡强 秦爱丽 程瑞梅 肖文发 康义 梁洪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 承德068450 重庆市巫山县林业局 重庆404700
通过对三峡水库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和巫峡镇段消落带开展生态袋护坡复绿试验7年后,生态袋上(内)、生态袋堆叠处上方和左侧消落带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的种群密度、表型生长性状、地上和地下生物质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探讨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0年 第3期28卷 263-268页
作者: 臧润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中国高等植物中受威胁物种共3,879种,占评估物种总数的10.84%(覃海宁等,2017)。由于可利用的资源有限,不可能同时保护所有的物种,只能针对亟需保护的物种优先开展保护行动。为便于保护和管理,原国家林业正式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W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伏牛山三种天然林的树干茎流季节差异及胸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24年 第3期37卷 169-174页
作者: 牛保亮 刘彦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开封475004
[目的]探讨伏牛山三种森林类型的树干茎流差异及与林木胸径的关系,分析相同量级降雨的树干茎流季节差异。[方法]在伏牛山宝天曼地区选择三种典型天然林(华山松针叶林、锐齿栎阔叶林、华山松-鹅耳枥针阔混交林)的标准木,实测并收集树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生空间”视角下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应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1年 第11期32卷 3933-3941页
作者: 勾蒙蒙 刘常富 李乐 肖文发 王娜 胡建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明晰社会经济快速转型背景下的"三生空间"演变过程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对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1980、2000、2018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为基础,基于"三生空间"视角,采用地学信息图谱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亚热带混交人工林树种丰富度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0年 第22期40卷 8265-8273页
作者: 宋战超 王晖 刘世荣 胡佳佳 明安刚 陈海 李朝英 伍俊廷 史作民 卢立华 蔡道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凭祥532600
森林植被与土壤微生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以往多在天然草地和森林生态系统开展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但人工构建的多树种混交林生态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峡库区秭归段消落带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22年 第5期35卷 22-32页
作者: 陈天 程瑞梅 肖文发 沈雅飞 曾立雄 王丽君 孙鹏飞 张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目的]分析比较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差异,研究消落带金属污染现状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以2008年、2014年和2018年的秭归段三峡库区的淹水区(高程145~175 m)和未淹水区(高程175~185 m)消落带土壤为研究对象,使用消解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龄对马尾松人工林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的影响机制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 第1期35卷 153-160页
作者: 胡建文 刘常富 勾蒙蒙 陈会玲 雷蕾 肖文发 朱粟锋 斛如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明晰人工林林分发育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的积累模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SOC)的贡献有助于理解土壤碳循环和固碳机制。本研究以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分析了幼龄林(6 a)、中龄林(13 a)、近熟林(29 a)、成熟林(38 a)和过熟林(57 a)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林坡面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
收藏 引用
山地学报 2018年 第1期36卷 43-52页
作者: 刘泽彬 王彦辉 徐丽宏 邓秀秀 田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受气象、地形、土壤、植被因子的影响,土壤水分具有坡面位置变化和空间尺度效应,需对此深入理解和精细刻画,以便为精细化森林管理、坡面生态水文研究中的代表性样地选择和尺度转化提供科学依据。在宁夏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选择一个设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