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5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9 篇 理学
    • 20 篇 生态学
    • 19 篇 生物学
  • 16 篇 农学
    • 11 篇 畜牧学
    • 5 篇 林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 篇 工学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7 篇 东北虎
  • 3 篇 微卫星
  • 3 篇 来源鉴别
  • 3 篇 西伯利亚狍
  • 3 篇 自然保护地
  • 2 篇 食物组成
  • 2 篇 遗传结构
  • 2 篇 华北豹
  • 2 篇 种群数量
  • 2 篇 生态廊道
  • 2 篇 穿山甲
  • 2 篇 形态学
  • 2 篇 野猪
  • 2 篇 环颈雉
  • 2 篇 目标检测
  • 2 篇
  • 2 篇 深度学习
  • 2 篇 线粒体dna
  • 2 篇 粪便显微分析
  • 2 篇 冬季

机构

  • 35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17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17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11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3 篇 东北亚生物多样性...
  • 3 篇 黑龙江东北虎林园
  • 3 篇 秦皇岛野生动物园
  • 2 篇 黑龙江兴凯湖国家...
  • 2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2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2 篇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
  • 2 篇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
  • 2 篇 哈尔滨华隆蓝狐育...
  • 2 篇 东北虎林园
  • 1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1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1 篇 萝北县林木种苗和...
  • 1 篇 湖南省生物多样性...
  • 1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1 篇 黑龙江太平沟国家...

作者

  • 28 篇 姜广顺
  • 25 篇 jiang guangshun
  • 15 篇 徐艳春
  • 15 篇 xu yanchun
  • 8 篇 杨淑慧
  • 8 篇 yang shuhui
  • 5 篇 ma yue
  • 5 篇 包衡
  • 5 篇 刘丹
  • 5 篇 liu dan
  • 5 篇 齐进哲
  • 5 篇 bao heng
  • 5 篇 李波
  • 5 篇 马跃
  • 4 篇 顾佳音
  • 4 篇 li bo
  • 4 篇 华彦
  • 3 篇 qi jinzhe
  • 3 篇 zhou yongheng
  • 3 篇 hua yan

语言

  • 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46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黑斑侧褶蛙蝌蚪皮肤抗菌肽最早表达时间的确定
收藏 引用
野生动物学报 2020年 第4期41卷 1000-1008页
作者: Martina OPALIN 王情 马跃 王碧霄 郭策 徐艳春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哈尔滨15004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 哈尔滨15004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40
两栖类动物的胚胎和蝌蚪期体表包被着由黏蛋白构成的胶体屏障,使其免受环境微生物的侵袭。这层屏障随着蝌蚪的发育逐渐变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与此同时,皮肤开始分泌抗菌肽作为补偿。但是,蝌蚪最早在哪个发育阶段开始分泌抗菌肽尚不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干DNA提取中四种细菌清除方法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野生动物学报 2020年 第4期41卷 924-929页
作者: 周永恒 马跃 崔靓玉 徐艳春 杨淑慧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哈尔滨15004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 哈尔滨15004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40
毛发(无根)作为一种非损伤性的生物样本,在保护遗传学和分子生态学研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毛干中提取的DNA为模板做PCR扩增时,mtDNA片段扩增效果较好,但核基因的扩增成功率极低。人们将其归因于核DNA质低量少所致。然而我们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混合模板筛选多态性微卫星的北极狐群体遗传学分析
收藏 引用
经济动物学报 2021年 第1期25卷 33-41+50页
作者: 刘丽 王东权 徐艳春 杨淑慧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群体遗传学研究中,微卫星是重要的分子标记之一,由于其在近缘物种间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因此常被跨物种使用,但测试其多态性的过程非常繁琐。本研究采用混合模板扩增的方法,快速简便地评估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为开展群体遗传学分析获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火干扰对大兴安岭同域分布鹿科动物种群密度与生境利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4年 第23期44卷 10535-10544页
作者: 祁远轴 黄保祥 翟鹏辉 李洋 包衡 姜广顺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40 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40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根河022300
火对森林生态系统中大型食草动物的生境利用和种间相互作用的驱动,可能受到时空尺度变化和火干扰后植被群落演替的影响。为了揭示火干扰对同域鹿科动物的生境利用与种间互作的影响,于2018—2022年在大兴安岭汗马国家自然保护区火干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Transformer的东北虎体侧条纹个体识别
收藏 引用
野生动物学报 2024年 第4期45卷 734-743页
作者: 马光凯 张静 戴文锐 刘梦雨 刘丹 姜广顺 东北林业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哈尔滨15004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哈尔滨150040 黑龙江东北虎林园 哈尔滨150028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猫科(Felidae)动物,同时也是濒危物种,其个体识别是回答进化生物学中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步骤。尽管目前已提出虹膜和DNA分析等传统方法用于东北虎个体识别,但这些方法在远程获取和样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粪便显微分析和DNA宏条形码技术在野猪食性分析中的应用和比较
收藏 引用
野生动物学报 2022年 第3期43卷 645-653页
作者: 宫爽 张萍 栾雪 包衡 姜广顺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哈尔滨150040 南江县林业局 南江635600 杭州禹创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杭州31000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40
有蹄类动物食性分析对基础生态学研究乃至大型濒危食肉动物保护与恢复有重要科学价值。食物组成定量化有很多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粪便显微分析和DNA宏条形码技术,但各有其优缺点。2014年12月—2016年3月,在珲春、汪清、黄泥河、天桥岭和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猫科动物通讯行为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野生动物学报 2021年 第4期42卷 1206-1210页
作者: 丁美琦 刘丹 姜广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枓动物研究中心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哈尔滨150040 黑龙江东北虎林园 哈尔滨150028
动物通讯行为是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讯行为,也是动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长期进化的结果。猫科(Felidae)动物大多是濒危物种,中国所有的野生猫科动物都是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猫科动物通讯行为的研究猫科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蓝狐母系起源及谱系重建
收藏 引用
野生动物学报 2021年 第4期42卷 1007-1014页
作者: 聂子涵 武晓宇 孙锴 樊攀 魏来 刘志平 李波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哈尔滨150040 哈尔滨华隆蓝狐育种有限公司 哈尔滨150129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 哈尔滨15004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40
蓝狐是圈养北极狐(Vulpex lagopus)的主要品种。因缺少科学有效的遗传管理,引进种兽后代逐年退化,造成反复引种的依赖性面。为保持蓝狐种群的优良性状,开展科学选种选育、降低近交的概率,分析122只引进芬兰蓝狐的线粒体DNA D-Loop区2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和CR序列的养殖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结构分析
收藏 引用
野生动物学报 2021年 第2期42卷 403-410页
作者: 魏宏达 李波 魏来 刘志平 姜春明 史迎秋 徐艳春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哈尔滨15004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 哈尔滨15004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40 哈尔滨华隆蓝狐育种有限公司 哈尔滨150040
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经过50年的人工驯养繁育,国内养殖种群不断扩大,但对其遗传多样性和结构了解很少,难以开展有效的遗传管理。本研究分析了东北、华北地区养殖貉种群(N=160)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例雉科鸟类跨属杂交及其亲本物种的鉴定
收藏 引用
野生动物学报 2020年 第4期41卷 1036-1046页
作者: 杜焓瑜 匡高翔 马跃 叶永红 李荣 李广龙 徐艳春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哈尔滨150040 重庆动物园 重庆40005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 哈尔滨15004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北京10001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40
动物园的混群饲养和展览模式导致鸟类跨种甚至跨属杂交频繁发生,明确杂交个体的亲本物种与其繁殖管理密切相关。2019年重庆动物园发现1只自然交配产生的雉科鸟类杂交个体,从其形态特征上初步推测亲本可能为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