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69 篇 期刊文献
  • 14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6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65 篇 农学
    • 419 篇 植物保护
    • 39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37 篇 林学
    • 14 篇 畜牧学
    • 12 篇 园艺学
    • 9 篇 作物学
    • 6 篇 兽医学
    • 2 篇 草学
  • 492 篇 理学
    • 390 篇 生态学
    • 96 篇 生物学
    • 16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化学
  • 340 篇 工学
    • 148 篇 林业工程
    • 114 篇 公安技术
    • 23 篇 水利工程
    • 2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农业工程
    • 16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生物工程
  • 18 篇 医学
    • 1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6 篇 管理学
    • 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7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法学

主题

  • 69 篇 三峡库区
  • 63 篇 生物防治
  • 48 篇 气候变化
  • 39 篇 马尾松
  • 39 篇 森林火灾
  • 36 篇 松材线虫
  • 35 篇 松褐天牛
  • 33 篇 花绒寄甲
  • 31 篇 多样性
  • 30 篇 植原体
  • 30 篇 森林生态系统
  • 29 篇 生物量
  • 24 篇 消落带
  • 21 篇 栗山天牛
  • 20 篇 大兴安岭
  • 20 篇 物种多样性
  • 20 篇 华北落叶松
  • 19 篇 白蜡窄吉丁
  • 18 篇 六盘山
  • 17 篇 杨树

机构

  • 62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6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9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8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73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56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46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4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0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
  • 3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9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2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6 篇 遵义师范学院
  • 26 篇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
  • 25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25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24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作者

  • 162 篇 肖文发
  • 136 篇 杨忠岐
  • 131 篇 王小艺
  • 109 篇 刘世荣
  • 103 篇 张真
  • 84 篇 张星耀
  • 82 篇 王兵
  • 82 篇 舒立福
  • 81 篇 臧润国
  • 75 篇 王彦辉
  • 70 篇 梁军
  • 68 篇 孔祥波
  • 66 篇 yang zhongqi
  • 66 篇 wang xiaoyi
  • 63 篇 王鸿斌
  • 62 篇 唐艳龙
  • 61 篇 李迪强
  • 60 篇 黄志霖
  • 60 篇 wang bing
  • 60 篇 史作民

语言

  • 1,615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1616 条 记 录,以下是311-320 订阅
排序:
斑衣蜡蝉若虫寄生蜂地理种群遗传差异及早期快速检测
收藏 引用
昆虫 2020年 第2期63卷 218-228页
作者: 辛蓓 Atif MANZOOR 曹亮明 王小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目的】明确不同地理种群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若虫寄生蜂种群遗传差异,实现若虫被寄生早期的快速准确检测,以评估其对斑衣蜡蝉种群的控制作用。【方法】利用DNA条形码技术获得不同地理种群斑衣蜡蝉若虫寄生蜂COI和28S rDNA序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防治松褐天牛成虫的白僵菌菌株内筛选和鉴定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0年 第10期56卷 129-134页
作者: 贺然 崔夏 应玥 曲良建 王瑞珍 张永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北京市植物园北京市花卉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9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北京102300
【目的】筛选对松褐天牛成虫具有高致病力的白僵菌菌株,以期用于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方法】收集被病原真菌感染的松褐天牛幼虫,25℃条件下PDA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化病原真菌。使用25℃、相对湿度60%、光周期16 L∶8D条件下羽化5~10^天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温度和外源激素对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分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植物保护 2020年 第3期46卷 52-56,77页
作者: 胡帅 王小艺 杨忠岐 张彦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为探讨影响寄生蜂翅型分化的环境因素,促进天敌昆虫的利用,在内比较了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在21、24、27、30℃和33℃5个温度条件下翅型分化情况,并在24℃下通过对该蜂寄主麻竖毛天牛Thyestilla gebleri幼虫注射早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根际微生态调节对杨树根系活力及土壤有效P转化的效应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9年 第1期45卷 102-106页
作者: 梁军 王媛 焦一杰 张星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以盆栽毛白杨、北京杨为试验材料,采用均匀设计,将外生菌根真菌(美味牛肝菌、褐疣柄牛肝菌)、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和植物抗病诱导剂(水杨酸)以不同配比混合形成根际微生态调节物,并施于苗木根部,研究其对苗木生长、生物量、根系活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川西米亚罗林区主要树木生长对气候响应的差异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 2015年 第8期26卷 2237-2243页
作者: 郭明明 张远东 王晓春 刘世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40
为分析青藏高原东缘半湿润区不同树种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于川西米亚罗林区海拔3000 m左右(低海拔)采集铁杉、岷江冷杉、紫果云杉,海拔4000 m左右林线位置(高海拔)采集岷江冷杉、四川红杉,共计182棵树木年轮样芯,建立了不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五种重要吉丁虫名订正及再描述(鞘翅目:吉丁甲科)
收藏 引用
昆虫 2018年 第10期61卷 1202-1211页
作者: 王小艺 曹亮明 杨忠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目的】吉丁甲类昆虫是我国重要的农林害虫,但多年来国内文献资料包括一些高校教科书中存在诸多名问题,如国际上已修订的名国内长期未更新、错误鉴定、同物异名、种名误记等。本文对我国5种重要吉丁虫进行名修订。【方法】本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网络构建方法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4年 第6期34卷 131-133,139页
作者: 郭慧 王兵 牛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为了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地定量化评估,首先综合中国森林区划,退耕还林区、森林生态站和DEM数据,并与GIS空间分析相耦合构建了中国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网络。该网络包含130个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区,共布设1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主要生态地理区的林火动态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5年 第9期51卷 71-77页
作者: 田晓瑞 舒立福 赵凤君 王明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北京100091
【目的】研究中国主要生态地理区的林火动态,为开展林火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分类结果和森林火灾特点,把中国大陆植被区划分为寒温带湿润地区落叶针叶林区(R1)、中温带湿润地区森林区(R2)、中温带干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TM与ASAR遥感数据的扎龙丹顶鹤繁殖栖息地多尺度特征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 2012年 第2期23卷 491-498页
作者: 刘春悦 江红星 张树清 侯韵秋 陆军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13001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选取扎龙保护区Landsat TM及Envisat ASAR双极化(HH/HV)两种遥感数据源,利用丹顶鹤巢址GPS位点数据(n=28),在8个尺度(30~240m)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丹顶鹤繁殖栖息地选择模型,从而确定不同尺度下栖息地选择关键影响因子;并通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松褐天牛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航天诱变菌株的筛选
收藏 引用
昆虫 2014年 第11期57卷 1299-1305页
作者: 王曦茁 汪来发 马建伟 郭民伟 刘洪剑 董广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合肥230031
【目的】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我国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主要媒介昆虫。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松褐天牛病原微生物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本研究通过航天搭载诱变及内筛选,获得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