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04 篇 期刊文献
  • 14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65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90 篇 农学
    • 428 篇 植物保护
    • 39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43 篇 林学
    • 14 篇 畜牧学
    • 13 篇 园艺学
    • 9 篇 作物学
    • 6 篇 兽医学
  • 503 篇 理学
    • 395 篇 生态学
    • 102 篇 生物学
    • 16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化学
  • 350 篇 工学
    • 151 篇 林业工程
    • 117 篇 公安技术
    • 23 篇 水利工程
    • 2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6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机械工程
    • 4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8 篇 医学
    • 1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6 篇 管理学
    • 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7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法学
  • 1 篇 经济学

主题

  • 69 篇 三峡库区
  • 63 篇 生物防治
  • 48 篇 气候变化
  • 39 篇 马尾松
  • 39 篇 森林火灾
  • 37 篇 松材线虫
  • 35 篇 松褐天牛
  • 33 篇 花绒寄甲
  • 31 篇 多样性
  • 30 篇 植原体
  • 30 篇 生物量
  • 30 篇 森林生态系统
  • 26 篇 消落带
  • 21 篇 华北落叶松
  • 21 篇 栗山天牛
  • 20 篇 大兴安岭
  • 20 篇 物种多样性
  • 20 篇 六盘山
  • 19 篇 白蜡窄吉丁
  • 18 篇 杨树

机构

  • 63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6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9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83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74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57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49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4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0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
  • 3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9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28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2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6 篇 遵义师范学院
  • 26 篇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
  • 25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24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作者

  • 164 篇 肖文发
  • 135 篇 杨忠岐
  • 131 篇 王小艺
  • 109 篇 刘世荣
  • 104 篇 张真
  • 83 篇 舒立福
  • 82 篇 王兵
  • 81 篇 臧润国
  • 81 篇 张星耀
  • 78 篇 王彦辉
  • 70 篇 梁军
  • 69 篇 孔祥波
  • 66 篇 yang zhongqi
  • 66 篇 wang xiaoyi
  • 65 篇 李迪强
  • 64 篇 王鸿斌
  • 62 篇 唐艳龙
  • 61 篇 黄志霖
  • 61 篇 史作民
  • 60 篇 wang bing

语言

  • 1,651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1652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三峡库区消落带回水区水淹初期土壤种子库特征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 第12期20卷 2891-2897页
作者: 王晓荣 程瑞梅 封晓辉 郭泉水 肖文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将三峡库区消落带回水区次生灌丛和弃耕地分成水淹区段、未水淹区段和对照样带,通过萌发法对其土壤种子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种子库储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次生灌丛种子密度为(6991±954)粒·m-2、弃耕地种子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功能性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0年 第21期30卷 5781-5789页
作者: 冯秋红 史作民 董莉莉 刘世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在南北样带温带区选择11个栎属树种的核心分布区,对各区栎属建群树种的功能性状(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重、叶片养分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以及种子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功能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南北样带温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Shannon-Wiener指数的中国森林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方法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8年 第2期21卷 268-274页
作者: 王兵 郑秋红 郭浩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针对森林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尚缺乏逻辑推理方法的现状,提出了更为客观合理的Shannon-Wiener指数评估法。此方法通过森林生态系统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林分面积,计算其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基于此方法,利用第六次全国森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峡水库峡谷地貌区消落带优势植物种群生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7年 第2期36卷 328-334页
作者: 简尊吉 马凡强 郭泉水 秦爱丽 肖文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采用相邻格子法布设样方,对三峡水库峡谷地貌区海拔155~181 m的植被进行调查。以植物重要值为指标筛选消落带优势植物,并计测消落带优势植物和非消落带同种植物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通过消落带与非消落带比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主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0年 第6期30卷 1615-1627页
作者: 王小艺 杨忠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寄生性天敌昆虫对不同寄主资源的适应能力是其存活和繁殖的必要条件,它们的寄主选择行为则是其重要的适应结果。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虽然对某种特定寄主资源的利用效率可能不如单寄主型寄生蜂,但却有利于拓展更宽的寄主范围,因此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FCC与神经网络的小蠹声音种类自动鉴别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年 第5期33卷 81-85页
作者: 罗茜 王鸿斌 张真 孔祥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昆虫发出的各种声音具有种间特异性,是非常可靠的分类依据。利用这一特性,本实验旨在探索一种对昆虫自动分类的新方法。本实验录制了红脂大小蠹、云南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和华山松大小蠹4种小蠹虫的胁迫声,利用Adobe Adition2.0对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昆虫翅型分化的表型可塑性机制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5年 第12期35卷 3988-3999页
作者: 王小艺 杨忠岐 魏可 唐艳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翅多型现象在昆虫中广泛存在,是昆虫在飞行扩散和繁殖能力之间权衡的一种策略,对种群的环境适应性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植食性昆虫中研究较多,有关寄生蜂的翅型分化鲜见报道。综述了昆虫翅型分化的表型可塑性机制。遗传因素和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北落叶松液流速率的优势度差异及其对林分蒸腾估计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5年 第1期25卷 8-16页
作者: 李振华 王彦辉 于澎涛 王艳兵 韩新生 曹恭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将实测的杨树液流速率和林木边材厚度(或胸径)经尺度扩展得到林分蒸腾,已成为常用的野外测定方法,但此法没有考虑其他树形因子的影响,当林分密度大、光竞争激烈时,会导致蒸腾估计误差偏大。为认识主要树形因子对液流速率的影响,并为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野外模拟酸雨胁迫下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幼苗的缓解作用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7年 第16期37卷 5418-5427页
作者: 于浩 陈展 尚鹤 曹吉鑫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外生菌根真菌能够提高宿主植物对外界环境胁迫的抵抗力。主要探讨野外条件下外生菌根真菌对酸雨胁迫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生长、养分元素以及表层土壤的影响,以期为酸雨严重区马尾松林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以2年生马尾松幼苗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亚热带不同林龄红锥人工林碳贮量与碳固定特征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 第2期23卷 335-340页
作者: 刘恩 王晖 刘世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采用乡土珍贵阔叶树种改造大面积针叶人工纯林已经成为我国亚热带地区人工林近自然化经营的有效模式.采用样地调查与生物量实测方法,研究了我国南亚热带广西3个不同林龄红锥人工林(10、20和27年生)的不同器官、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碳含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