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相关影响因素及多种因素联合暴露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数据与中国肿瘤登记数据链接、匹配后的数据库开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结直肠癌病例755例,1∶4匹配对照共3 004例。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因素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并基于弗明汉风险评分函数计算每个个体不同因素联合暴露评分。[结果]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目前吸烟(OR=1.765,95%CI:1.408~2.211)、目前饮酒(OR=1.370,95%CI:1.122~1.674)、日均静坐时长超过4 h(OR=1.843,95%CI:1.382~2.456)、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超重(OR=1.241,95%CI:1.027~1.501)或肥胖(OR=1.564,95%CI:1.217~2.009)、每天吃红肉类食物(OR=1.445,95%CI:1.185~1.763)、不经常吃蔬菜(OR=1.650,95%CI:1.196~2.278)、患有高血压(OR=1.634,95%CI:1.350~1.978)和糖尿病(OR=1.749,95%CI:1.389~2.204)以及有癌症家族史(OR=1.880,95%CI:1.324~2.668)为结直肠癌发病危险因素。联合暴露评分结果显示,最高四分位数组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为第一四分位数组的4.186倍(95%CI:3.192~5.490)。[结论]目前吸烟、饮酒者、久坐、超重或肥胖且有不良饮食习惯者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有癌症家族史者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应重点关注。此外,上述多种危险因素联合作用会更为显著地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共识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为我国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以及指南/共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Web of Sci...
详细信息
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共识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为我国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以及指南/共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Network,并同时检索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美国癌症学会等刊登的筛查指南/共识作为补充,选择2020年9月1日前发表的所有中、英文结直肠筛查指南/共识。采用开发指南/共识研究和评估工具Ⅱ(AGREEⅡ)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IGHT)对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共识进行质量评估。结果经过质控后共纳入19部指南/共识,主要由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韩国以及国际组织发布,其中美国发布的指南/共识最多(7部);AGREEⅡ评价结果显示,19部指南/共识整体质量较高,各指南/共识得分均值在范围和目的、清晰性领域得分较高,分别为87.5%和89.6%,但在参与人员(47.0%)、严谨性(42.3%)、应用性(47.5%)和独立性(50.2%)领域表现不佳。其中,整体得分≥50.0%的有12部,推荐等级达到A级的有13部、B级的有2部、C级的有4部;RIGHT评价结果显示,各领域平均报告率分别为基本信息(76.3%)、背景(77.0%)、证据(55.8%)、推荐意见(59.4%)、评审和质量保证(26.3%)、资金资助和利益冲突(43.4%)、其他方面(49.1%)。亚组分析显示,中国6部指南/共识质量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结论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共识发布数量呈上升趋势且整体质量较高,但在报告规范性方面有待提高。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