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8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 篇 工学
    • 1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农学
    • 1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作物学
    • 1 篇 林学
  • 11 篇 管理学
    • 11 篇 公共管理
  • 9 篇 理学
    • 9 篇 生态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8 篇 土壤
  • 7 篇 重金属
  • 4 篇 红壤
  • 4 篇 沼液
  • 3 篇 土壤肥力
  • 3 篇 有机质
  • 3 篇 大气沉降
  • 3 篇 重金属污染
  • 3 篇 石灰
  • 2 篇 巨菌草
  • 2 篇 修复
  • 2 篇 磷灰石
  • 2 篇 旱地红壤
  • 2 篇 钝化材料
  • 2 篇 cu
  • 2 篇 水稻
  • 2 篇 ph
  • 2 篇 cd
  • 2 篇 改良剂
  • 1 篇 夏季

机构

  • 27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2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0 篇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
  • 7 篇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
  • 7 篇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
  • 6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6 篇 江西省重金属污染...
  • 6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
  • 5 篇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
  • 4 篇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
  • 3 篇 长安大学
  • 3 篇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
  • 2 篇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
  • 2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2 篇 安徽理工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江西省农业生态与...
  • 1 篇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

作者

  • 25 篇 周静
  • 15 篇 徐磊
  • 11 篇 梁家妮
  • 9 篇 崔红标
  • 8 篇 孙波
  • 8 篇 祝振球
  • 7 篇 郑学博
  • 5 篇 樊剑波
  • 5 篇 陶志慧
  • 5 篇 周俊
  • 5 篇 崔键
  • 5 篇 刘海龙
  • 4 篇 柳开楼
  • 4 篇 李辉信
  • 4 篇 陶美娟
  • 4 篇 何园球
  • 3 篇 高敏
  • 3 篇 章力干
  • 3 篇 蒋瑀霁
  • 3 篇 刘创慧

语言

  • 4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40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政策、法规和技术体系分析
收藏 引用
土壤 2014年 第1期46卷 7-14页
作者: 金辰 孙波 赵其国 李辉信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210095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鹰潭335211
针对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和应对全球变化的双重目标,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基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高值农业的原则,从政策、法规和技术3个方面促进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发展对策主要包括: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规模化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技术工程应用与展望——以江铜贵冶周边区域九牛岗土壤修复示范工程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4年 第3期29卷 336-343,F0002页
作者: 周静 崔红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鹰潭33521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文章以江西贵溪市贵冶周边重金属重度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为案例,分析了规模化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思路与技术的选择、工程取得的成效及工程实施中的重点与难点,对未来规模化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技术工程提出展望。
来源: 评论
镉污染下不同类型水稻土氮素供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土壤 2013年 第5期45卷 821-829页
作者: 周艳丽 吴亮 龙光强 孙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江西鹰潭335211
污染条件下的土壤氮素供应影响了作物生产和植物生态修复。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剂量镉污染下我国21种水稻土无机氮的供应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淹水10天后,不同水稻土土壤溶液无机态氮含量变幅为1.42~70.40 mg/L(平均值为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磷灰石和石灰联合巨菌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修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年 第7期32卷 1334-1340页
作者: 崔红标 梁家妮 周静 陶美娟 谷键云 徐磊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江西鹰潭335211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合肥23003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磷灰石(0.6%和1.2%)和石灰(0.2%和0.4%)对Cu/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石灰和磷灰石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溶液和土壤pH,且均表现为0.4%石灰>0.2%石灰>1.2%磷灰石>0.6%磷灰石>对照;同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品种和砷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 2013年 第1期50卷 157-164页
作者: 类成霞 陈长青 蒋瑀霁 周艳丽 孙波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南京210095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鹰潭33521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选取有机质含量和pH不同的2种水稻土(黄泥田和红泥田),通过盆栽实验研究砷(As)污染条件下,种植9个水稻品种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溶解性有机氮(DON)含量的影响,分析水稻品种、As污染和土壤类型的相对影响与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水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磷灰石等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研究
磷灰石等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暨场地污染土壤风险评价与修复研讨会
作者: 崔红标 周静 梁家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鹰潭 335211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鹰潭 33521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磷灰石、石灰和木炭在2008-2012年期间对Cu/Cd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改良剂处理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土壤溶液系统重金属活性(0.01mol/L CaCl2提取,以及Tessier分级),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改良效果逐渐下降
来源: 评论
水热条件和土壤类型对纤维素分解菌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壤 2012年 第1期44卷 84-89页
作者: 荣娟敏 孙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鹰潭33521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试验选择中国东部3个气候带上的主要农田土壤:寒温带黑龙江海伦的黏化湿润均腐土(黑土)、暖温带河南封丘的淡色潮润雏形土(潮土)和中亚热带江西鹰潭的黏化湿润富铁土(红壤),在海伦、封丘和鹰潭3个生态试验建立土壤置换试验,研究玉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期施用猪粪对红壤酸度的改良效应
收藏 引用
土壤 2012年 第5期44卷 727-734页
作者: 龙光强 蒋瑀霁 孙波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站江西鹰潭33521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土壤酸化严重限制了我国南方红壤区土壤的农业利用。本研究应用江西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长期猪粪养分淋失试验,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照处理:N 0 kg/hm2;低量有机肥:N150 kg/hm2;高量有机肥:N 600 kg/hm2;高量有机肥+石灰处理:有机肥N 6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田间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BIOLOG分析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 2012年 第5期49卷 1003-1011页
作者: 王晓玥 蒋瑀霁 隋跃宇 孙波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江西鹰潭33521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哈尔滨15004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对秸秆分解微生物演变机理的研究是调控秸秆还田、提高农田地力的理论基础。本试验基于土壤置换试验平台,利用BIOLOG方法研究在寒温带、中温带和中亚热带气候下,埋于黑土、潮土和红壤中的小麦和玉米秸秆在腐解过程中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种改良剂对铜和镉复合污染土壤的田间原位修复研究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 2012年 第3期49卷 508-517页
作者: 杜志敏 郝建设 周静 李辉信 高倩圆 崔红标 郑学博 马超 梁家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武汉430074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鹰潭33521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210095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郑州450001
研究了石灰、磷灰石、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冶炼厂周边Cu、Cd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效果。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作为田间修复植物,采用植物重金属吸收性、土壤重金属化学提取性及土壤溶液重金属浓度变化等作指标来评价修复效果,并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