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1 篇 期刊文献
  • 5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3 篇 农学
    • 70 篇 园艺学
    • 3 篇 作物学
  • 71 篇 医学
    • 6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2 篇 中西医结合
    • 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4 篇 文学
    • 31 篇 新闻传播学
  • 30 篇 工学
    • 18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9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9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林业工程
  • 9 篇 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3 篇 化学
    • 1 篇 生态学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主题

  • 17 篇 食用菌
  • 17 篇 灵芝
  • 16 篇 香菇
  • 15 篇 民国时期
  • 9 篇 灵芝三萜
  • 8 篇 金针菇
  • 8 篇 生物活性
  • 7 篇 灵芝孢子粉
  • 7 篇 述评
  • 7 篇 科技期刊
  • 6 篇 菌丝体
  • 6 篇 编辑
  • 6 篇 三萜
  • 6 篇 子实体
  • 6 篇 栽培
  • 6 篇 多糖
  • 6 篇 国际化
  • 5 篇 西方
  • 5 篇 近代
  • 5 篇 传播

机构

  • 46 篇 上海海洋大学
  • 37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26 篇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
  • 20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15 篇 《食用菌学报》编辑...
  • 14 篇 农业部南方食用菌...
  • 12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12 篇 农业部南方食用菌...
  • 9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9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9 篇 <食用菌学报>编辑...
  • 8 篇 上海百信生物科技...
  • 8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8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7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6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5 篇 国家食用菌工程技...
  • 5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5 篇 吉林农业大学
  • 5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作者

  • 79 篇 张劲松
  • 57 篇 王瑞霞
  • 47 篇 杨焱
  • 43 篇 唐庆九
  • 42 篇 刘艳芳
  • 35 篇 冯娜
  • 29 篇 周帅
  • 26 篇 贾身茂
  • 25 篇 朱丽娜
  • 25 篇 汪雯翰
  • 23 篇 贾薇
  • 22 篇 唐传红
  • 22 篇 于荣利
  • 22 篇 冯杰
  • 19 篇 谭琦
  • 19 篇 尚晓冬
  • 18 篇 曹晖
  • 18 篇 吴迪
  • 17 篇 陈明杰
  • 16 篇 宋春艳

语言

  • 20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食用菌学报>编辑部"
206 条 记 录,以下是131-140 订阅
排序:
民国时期茯苓研究与生产、运销概况评述(上)
收藏 引用
食药用 2017年 第5期25卷 335-340页
作者: 贾身茂 王瑞霞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河南郑州450008 <食用菌学报>编辑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201106
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得出民国时期茯苓文献多为以安徽为主的国内茯苓人工栽培产区、技术、产量及流通的报告。综述民国时期茯苓文献概况,介绍作者特点,从生产、产区销售与流通、科学认识茯苓等方面评述文献的特点,探讨其刊发的意义。
来源: 评论
利用期刊资源加强学术期刊作者群建设策略
利用期刊资源加强学术期刊作者群建设策略
收藏 引用
第17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
作者: 于荣利 陈国荣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食用菌学报》编辑部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食用菌》编辑部
依据多年学术期刊编辑实践,分析利用期刊资源加强作者队伍建设的优势,并介绍利用4大期刊资源加强学术期刊作者群建设的相应策略。认为学术期刊编辑应重视利用期刊资源来加强期刊作者群建设。
来源: 评论
民国时期草菇生产概况与引种试验评述(下)
收藏 引用
食药用 2017年 第3期25卷 209-212页
作者: 贾身茂 王瑞霞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河南郑州450008 <食用菌学报>编辑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201106
4草菇的几种特殊栽培方法4.1捆束栽培曲辰在《草菇栽培法》一文中介绍草菇捆束栽培方法:“拿不易腐败的藁草(粳稻草)一握,每握以绳三五经,
来源: 评论
民国时期茯苓研究与生产、运销概况评述(下)
收藏 引用
食药用 2017年 第6期25卷 399-403页
作者: 贾身茂 王瑞霞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河南郑州450008 <食用菌学报>编辑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201106
3民国时期茯苓的产区销售与流通3.1我国茯苓的产区陈嵘在其《造林学各论》中提及:“吾国天然出产茯苓之地,当推云南。工人蕃殖茯苓之处,或以安徽为盛。”^([5])陈梅朋在《食用菌栽培》中记述:茯苓“在我国有野生的和栽培的两种”[11]。
来源: 评论
响应面法优化双孢蘑菇泥炭覆土技术
收藏 引用
上海农业学报 2017年 第2期33卷 71-76页
作者: 王倩 朱燕华 李正鹏 汪虹 宋晓霞 李晶 黄建春 陈辉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201403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州350002
以双孢蘑菇产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D-最优设计对双孢蘑菇A15泥炭覆土制作时的含水量(A)、搅拌时间(B)以及泥炭覆土厚度(C)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3个因素中,B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A和C。AB之间的交互作用强于AC之间的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的必要性和途径——以《食用菌学报》为例
收藏 引用
编辑学报 2016年 第S1期28卷 60-61页
作者: 王瑞霞 曹晖 于荣利 朱丽娜 马丹丹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用菌学报>编辑部 上海201403
以《食用菌学报》为例,从向作者约稿、对论文进行初审、选择审稿人和修改论文4个方面阐述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和专业化的必要性;并以《食用菌学报》的实践经验为例,指出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的途径。
来源: 评论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上海农业学报 2017年 第3期33卷 166-170页
作者: 马丹丹 汪雯翰 贾薇 张劲松 葛欣芸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201403 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淮安223000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对病毒、细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减少抗生素在养殖业的使用。多糖是天然大分子物质,药理作用非常广泛,其独特的活性和低毒效应在临床应用及养殖业中具有极大的潜力。多糖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猴头不同发育阶段产生的多糖结构特征及免疫活性
收藏 引用
物学报 2016年 第1期35卷 68-76页
作者: 唐川 吴迪 杨焱 刘艳芳 周帅 颜梦秋 唐传红 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上海201403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上海200234
采收猴头Hericium erinaceus 7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子实体,经热水浸提后分别采用20%、50%、70%的乙醇终浓度进行分级沉淀,获得21个多糖组分,对它们的结构特征及体外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猴头发育过程中,多糖总得率呈现先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鲍姆桑黄孔化合物对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物学报 2016年 第7期35卷 857-864页
作者: 张超 汪雯翰 杨焱 颜梦秋 冯娜 张劲松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201403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201306
利用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筛选具有降血糖活性的鲍姆桑黄孔丝体化合物,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从鲍姆桑黄孔大米发酵丝体中分离出的原儿茶醛、柚皮素和黄芩素3种化合物对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具有明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金针菇全基因组的赖氨酸合成途径关键酶分析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通报 2016年 第10期43卷 2225-2233页
作者: 刘建雨 王瑞娟 张丹 尚晓冬 谭琦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应用真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403
【目的】以金针菇全基因组测序数据为基础研究其L-赖氨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及其关键基因。【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2000和Roche454 FLX+两种方法完成金针菇单孢株Dan3的基因组测序,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筛选金针菇中赖氨酸生物合成的关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