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94 篇 期刊文献
  • 4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3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9 篇 理学
    • 138 篇 生态学
    • 125 篇 大气科学
    • 66 篇 地理学
    • 17 篇 地质学
    • 14 篇 地球物理学
  • 358 篇 工学
    • 121 篇 农业工程
    • 118 篇 水利工程
    • 10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6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6 篇 城乡规划学
    • 38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 篇 建筑学
  • 326 篇 农学
    • 22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94 篇 林学
    • 23 篇 畜牧学
    • 22 篇 草学
    • 18 篇 作物学
  • 113 篇 管理学
    • 62 篇 公共管理
    • 21 篇 工商管理
    • 1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0 篇 经济学
    • 32 篇 应用经济学
    • 9 篇 理论经济学
  • 16 篇 历史学
    • 15 篇 中国史
  • 11 篇 教育学
    • 11 篇 教育学
  • 6 篇 法学
  • 5 篇 医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45 篇 气候变化
  • 37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32 篇 青藏高原
  • 30 篇 可持续发展
  • 25 篇 黄土高原
  • 23 篇 土地利用
  • 23 篇 中国
  • 22 篇 土壤侵蚀
  • 15 篇 影响因素
  • 14 篇 遥感
  • 13 篇 时空变化
  • 12 篇 土地利用变化
  • 11 篇 城市化
  • 11 篇 水土保持
  • 11 篇 人类活动
  • 11 篇 时空格局
  • 11 篇 土壤水分
  • 10 篇 地理探测器
  • 10 篇 研究进展
  • 10 篇 降水

机构

  • 778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0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33 篇 北京大学
  • 32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9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3 篇 中山大学
  • 21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21 篇 青海师范大学
  • 18 篇 应急管理部-教育部...
  • 17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17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5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15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4 篇 西南大学
  • 13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12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12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12 篇 兰州大学
  • 12 篇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
  • 12 篇 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55 篇 赵文武
  • 53 篇 刘焱序
  • 51 篇 宋长青
  • 41 篇 傅伯杰
  • 34 篇 程昌秀
  • 30 篇 张光辉
  • 29 篇 何春阳
  • 29 篇 高培超
  • 27 篇 史培军
  • 25 篇 王帅
  • 25 篇 叶思菁
  • 21 篇 黄庆旭
  • 20 篇 张科利
  • 20 篇 刘绍民
  • 19 篇 徐自为
  • 19 篇 张强
  • 19 篇 鲁瑞洁
  • 17 篇 刘宝元
  • 17 篇 邹学勇
  • 17 篇 沈石

语言

  • 834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835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空间商品化驱动下甘南高原乡村生产空间重构逻辑过程及作用机制
收藏 引用
经济地理 2024年 第12期44卷 165-176页
作者: 尹君锋 叶思菁 宋长青 高培超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 北京100875
文章从乡村空间商品化视角切入,在剖析乡村生产空间分析框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甘南高原乡村空间商品化各阶段中乡村生产空间重构的历程与特征。同时,以安果村为典型案例地,详细探讨了乡村空间要素商品化过程具体参与乡村生产空间的作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耦合文本挖掘与高维排序权重法的综合指数算法及中国省级发展评价应用案例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 2023年 第10期42卷 2556-2573页
作者: 王元慧 宋长青 王翔宇 高培超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 北京100875
科学实用的综合指数算法对监测区域发展状况有重要意义。综合指数算法的关键在于权重量化,其中以主观权重的量化最为困难。少数个体的主观权重量化难以进行精确的数值化且缺乏代表性;群体的主观权重量化中存在意见收集过程繁杂的困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牧交错区草地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方法、挑战、不足与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草地学报 2024年 第5期46卷 120-131页
作者: 吕鑫 李晓兵 张辰昊 党东良 王凯 娄安如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100875
土地利用变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驱动因素,农牧交错区耕地-草地界面变化对草地生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系统梳理相关研究进展,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空间尺度、研究层次、研究方法和应用决策4个角度对农牧交错区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校理工科实验室防呆设计——以地理科学实验室为例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4年 第4期43卷 263-268页
作者: 刘春玲 龚吉蕊 魏欣 刘莹莹 刘瑛娜 高晓飞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高校实验室承担着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重任,其安全管理及规范运行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能否顺利开展,关系着师生安全乃至社会的稳定。其中,理工科实验室具有分布散、环境危险属性复杂、危险源种类多、总量大、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而且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79-2021年中国南海海表风速和大风事件的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4年 第3期43卷 696-710页
作者: 李晨轩 韦志刚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最新的第五代再分析资料ECMWF Reanalysis v5(ERA5),定义了大风事件,使用经验正交分解等方法分析了1979-2021年中国南海海表风速和大风事件的变化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雅鲁藏布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7期45卷 3157-3168页
作者: 薛宝林 周璇 王国强 阿膺兰 王运涛 刘焱序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卫星应用创新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雅鲁藏布江流域内植被茂盛、种类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水能资源,是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典型代表区之一.水源涵养功能是生态系统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功能,研究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对该地区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北黑土区流域洪峰流量计算方法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5年 第2期23卷 227-238页
作者: 赵云龙 符素华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流域洪峰流量是土壤侵蚀模型以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数。目前国内对洪峰流量计算公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东北黑土区罕有提及。建立适用于东北黑土区的洪峰流量公式,有助于厘清东北黑土区流域汇流规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丘陵沟壑区切沟形态特征对放水流量的响应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 2024年
作者: 杨扬 陈薪伊 黄烨 王健衡 刘瑛娜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
切沟侵蚀是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主要泥沙来源,系统研究不同放水流量条件下的切沟形态特征,对于理解切沟侵蚀机理、构建和完善切沟侵蚀预报模型,以及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选取典型坡面开展野外原位冲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22年 第10期38卷 111-118页
作者: 陈磊 张科利 李业桐 王国鹏 张卓栋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块石出露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典型的地貌景观特征之一。为探索喀斯特坡耕地中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3个坡度(15°、20°、25°)、3个面积(小、中、大)、5种形状(斜条形、横条形、近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5℃全球气候主张对中国土地系统长期影响的模拟与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5年 第2期55卷 468-484页
作者: 吕佳婴 宋长青 高怡凡 叶思菁 高培超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 北京100875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议题.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6次缔约方会议上,各缔约国达成旨在为控制全球2100年平均气温上升1.5℃内作出更积极贡献的气候承诺.土地系统变化是土地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响应.中国作为缔约国之一,近年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