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915 篇 期刊文献
  • 1,721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5,63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239 篇 理学
    • 2,887 篇 地质学
    • 181 篇 地球物理学
    • 102 篇 化学
    • 42 篇 地理学
    • 36 篇 物理学
    • 23 篇 生态学
    • 20 篇 海洋科学
    • 16 篇 生物学
    • 14 篇 天文学
  • 2,890 篇 工学
    • 2,458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9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3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7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5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7 篇 矿业工程
    • 3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3 篇 软件工程
    • 22 篇 水利工程
    • 1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3 篇 农业工程
    • 12 篇 机械工程
  • 70 篇 农学
    • 6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0 篇 管理学
    • 1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8 篇 经济学
    • 16 篇 应用经济学
  • 15 篇 教育学
    • 15 篇 教育学
  • 15 篇 艺术学
    • 15 篇 美术学
    • 14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0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历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372 篇 地球化学
  • 118 篇 流体包裹体
  • 117 篇 矿床成因
  • 101 篇 成矿作用
  • 95 篇 金矿床
  • 92 篇 地球化学特征
  • 91 篇 岩石学
  • 89 篇 锆石u-pb年龄
  • 88 篇 花岗岩
  • 85 篇 微量元素
  • 82 篇 年代学
  • 81 篇 地质构造
  • 74 篇 岩石成因
  • 73 篇 新疆
  • 65 篇 黄铁矿
  • 62 篇 地质特征
  • 61 篇 青藏高原
  • 58 篇 同位素
  • 57 篇 锆石u-pb定年
  • 57 篇 成矿流体

机构

  • 5,129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517 篇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
  • 149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
  • 113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102 篇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
  • 98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84 篇 北京大学
  • 83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
  • 81 篇 南京大学
  • 77 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 77 篇 西北大学
  • 72 篇 吉林大学
  • 6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9 篇 中山大学
  • 50 篇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
  • 45 篇 地下信息探测技术...
  • 42 篇 东华理工大学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 41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39 篇 长安大学

作者

  • 154 篇 邓军
  • 153 篇 罗照华
  • 130 篇 张招崇
  • 129 篇 郑建平
  • 127 篇 吕新彪
  • 126 篇 薛春纪
  • 125 篇 莫宣学
  • 117 篇 刘勇胜
  • 117 篇 胡兆初
  • 113 篇 李胜荣
  • 110 篇 赵志丹
  • 108 篇 刘家军
  • 106 篇 杨立强
  • 101 篇 刘俊来
  • 98 篇 成秋明
  • 89 篇 张达
  • 85 篇 蒋少涌
  • 84 篇 王国灿
  • 83 篇 顾雪祥
  • 82 篇 狄永军

语言

  • 5,635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5637 条 记 录,以下是4651-4660 订阅
排序:
含金剪切带型金矿床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矿业 2008年 第6期17卷 62-65,69页
作者: 蔡晓荻 张元厚 韩以贵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北京10001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韧性剪切带是热液活动的有利场所,对于金成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含金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对剪切带活动的阶段性对成矿的控制作用、金矿化产生的机制和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
来源: 评论
第四纪环境重建的良好代用指标——有壳变形虫记录与古生态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进展 2008年 第8期23卷 803-812页
作者: 秦养民 谢树成 顾延生 王军霞 周修高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4
有壳变形虫是一类广泛分布在淡水潮湿环境中的根足纲原生动物,具有较窄的生态幅、较短的生命周期,对环境变化敏感等特点,因此沉积物中保存的有壳变形虫化石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环境信息.有壳变形虫化石在古湖泊学与人类活动、古水文、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风化壳40Ar/39Ar年代学研究意义:进展、问题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地质论评 2008年 第4期54卷 494-504页
作者: 邓晓东 李建威 陈蕾 张伟 颜代蓉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武汉430074 中国地调局资源评价部 北京100011 湖北地质调查院 武汉430030
风化壳是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风化作用的环境和物质记录,其组成、厚度、成熟度、保存程度等是古气候条件、区域构造活动性及地貌演化的直接反映.风化壳的形成年代是风化壳研究的关键内容,精确的风化壳年龄数据是查明一系列区域甚至全球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腹地羌塘地体中新生代地层褶皱收缩量研究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年 第4期32卷 401-409页
作者: 孟艳宁 王国灿 王岸 曹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4
对夹持于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的羌塘地区,用平衡剖面法统计中新生代地层褶皱收缩量,结果表明中生代以来褶皱吸收的南北向的收缩量最小值为29.3%,与由褶皱的翼间角计算出的27.2%的南北向收缩量大体吻合。受来自印度板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床尾矿砂中重金属与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化学 2008年 第3期37卷 213-222页
作者: 黄康俊 谢淑云 鲍征宇 董志成 喻超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4
为了解铜绿山铜铁矿床尾矿砂中重金属元素的释放迁移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扩散范围,运用ICP-MS对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床尾砂库的尾矿砂及其相关的水系沉积物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稀土元素进行了测试分析。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研究区重金属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新生代主要隆升事件:沉积响应与热年代学记录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D辑) 2008年 第12期38卷 1575-1588页
作者: 张克信 王国灿 曹凯 刘超 向树元 洪汉烈 寇晓虎 徐亚东 陈奋宁 孟艳宁 陈锐明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武汉430074
利用在青藏高原及邻区近10年完成的1:25万地质填图资料,通过对全区92个古近系-新近系残留盆地分布格局、充填序列和时空演化分析揭示出,古新世-始新世藏南和新疆叶城地区是新特提斯残留海的一部分,青藏腹地为广阔的近海冲积平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秦岭-大别山及邻区盆-山系统演化与动力学
收藏 引用
地质通报 2008年 第12期27卷 1943-1960页
作者: 刘少峰 张国伟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9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受不同块体间的拼合碰撞及其之后陆内变形的控制,在造山带边缘和内部形成了不同的盆山系统造山带北缘响应北秦岭与华北板块的弧陆碰撞及其之后的陆内变形作用,形成了后陆逆冲与弧后前陆盆地系统。三叠纪至白垩纪,造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在鲤鱼耳石对环境响应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收藏 引用
地学前缘 2008年 第6期15卷 25-31页
作者: 闫丽娜 李胜荣 罗军燕 杜凤琴 马国林 王玉丽 王武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岩石材料开发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诊断科 北京100029
作为生命矿物文石和球文石的载体,鱼耳石(fish otoliths)记载了鱼体生长过程中大量的环境信息。近30年来,其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利用医学技术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文中尝试应用医学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对取自河北白洋淀和北京密云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夏地块古元古代基底的加里东期再造: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制约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08年 第3期53卷 335-344页
作者: 曾雯 张利 周汉文 钟增球 向华 刘锐 靳松 吕新前 李春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69 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 丽水323000
应用LA-ICP-MS U-Pb同位素原位微区定年方法及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对闽西北天井坪地区混合岩中花岗闪长质新成体的锆石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锆石具环带结构,Th/U比值较高(多数大于0.1),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左倾(富集HREE),具明显正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龙门山后山震旦系--古生界变形变质作用:松潘-甘孜造山带中生代伸展垮塌下的中地壳韧性流壳层
收藏 引用
地学前缘 2008年 第3期15卷 186-198页
作者: 颜丹平 刘鹤 魏国庆 周美夫 董铁柱 张维宸 金哲龙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100083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香港
中生代早期造山作用使松潘-甘孜地区地壳厚度加厚到约50-60km,因而随即经历了大规模区域性地壳伸展和减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对伸展和减薄事件的形成和发育机制还缺少深入了解。通过对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腹陆地区,特别是其中发育的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