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编辑技术(Genomeeditingtechnology)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在基因组水平对DNA序列进行改造的遗传操作技术,包括特定DNA片段的插入、敲除、替换和点突变。其中,依赖核酸酶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基因组的特定位置产生双链DNA断裂(Double-strandedbreak,DSB)后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或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的方式进行修复。随着对核酸酶更深入的研究,基因组编辑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最常使用的核酸酶主要包括巨型核酸酶、锌指核酸酶、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以及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Clustered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Cas)。文中在介绍上述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及作用原理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CRISPR/Cas9系统在基因功能鉴定、疾病模型建立、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目的】研究苦苣菜水提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肺炎模型中炎症相关因子及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苦苣菜水提物对小鼠肺炎的抗炎作用。【方法】制备苦苣菜水提物,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苦苣菜水提物低、中、高浓度组,空白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小鼠灌胃0.3 mL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小鼠灌胃0.3 mL 5 mg/kg地塞米松,苦苣菜水提物低、中、高浓度组小鼠依次灌胃0.3 mL 100、200和400 mg/mL苦苣菜水提物,持续灌胃给药1周后,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0.3 mL生理盐水,其余组小鼠腹腔注射0.3 mL 30 mg/kg LPS诱导建立小鼠肺炎模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肺中炎症信号通路(HMGB1/TLR4/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6含量显著上调(P<0.05),IL-10、TGF-β含量有所上调,肺脏中HMGB1、TLR4、NF-κB的分布及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苦苣菜水提物处理组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IL-6含量有所下调,抗炎因子IL-10含量有所上调,抗炎因子TGF-β含量极显著上调(P<0.01);在肺脏中HMGB1、TLR4、NF-κB大量分布在肺泡周围的上皮细胞上,与模型组相比,苦苣菜水提物处理组小鼠肺脏中HMGB1、TLR4、NF-κB的分布极显著下调(P<0.01),且表现出剂量依赖效应,HMGB1、TLR4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NF-κB蛋白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下调(P<0.05;P<0.01)。【结论】苦苣菜水提物能抑制LPS诱导的肺炎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IL-6的分泌及肺脏中信号通路HMGB1、TLR4、NF-κB蛋白的表达,促进小鼠血清中抗炎因子IL-10、TGF-β的分泌,表明苦苣菜水提物具有抗肺炎作用。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肿瘤治疗策略以手术切除、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主。单克隆抗体药物因具备高效性和低毒性等特点,逐渐成为肿瘤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药物类型。噬菌体抗体库技术(phage antibody library technology,PALT)是一种新型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其将免疫球蛋白可变区VH(variable region of heavy chain)/VL(variable region of light chain)基因重组后整合在噬菌体载体上,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将抗体表达到噬菌体表面,从而获得多样性抗体库。抗体库经过“吸附-洗脱-扩增”过程即可筛选获得到特异结合抗原的抗体分子及其基因序列。PALT具有抗体生产周期短、抗体结构可塑性强、抗体产量大、多样性高和可直接生产人源化抗体等优点,已应用于乳腺癌、胃癌、肺癌和肝癌等肿瘤标志物的筛选和抗体药物的制备等领域。文中综述了PALT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暂无评论